新發現:生死觀念互相矛盾,我們至今深受其害

2020-08-24     感知主義者

原標題:新發現:生死觀念互相矛盾,我們至今深受其害

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論第五部》(22)

改變了一切的人類為什麼不改變生命?

從生命立場出發,以生存為理由改變了一切的人類,為什麼就不改變生命的意識?這本身就是一個相當弔詭的問題,以生命為理由來改變世界的人類,能反過來改變生命的理由嗎?這顯然超出了我們運用邏輯的範圍,也超出了我們的智力範圍。生命是我們存在的理由,我們怎麼如此存在著又反過改變這個理由?我們依據什麼來改變這個根本的理由?我們吃夠了生命的苦頭,我們早就已經領會到了生命觀念的矛盾性質,我們不是沒有懷疑過生命觀念的合理性,也不是不想換一種更合理更合適我們的觀念來生活。但是,我們既找不到證明生命是荒謬的理由,更找不到放棄生命理念而改換其他理念的可能性,直到現在,我們都沒有質疑生命的能力,甚至沒有質疑生命存在的意識。

我們因為生存創造了世界,我們的一切努力及一切行為都用在了這個世界對於生存的應用性上,即我們的行為是讓我們更安全、更順利、更方便、更舒適地生存,生存是我們無可爭議的動機,我們憑什麼在生存中來質疑或試圖改變這個動機呢?所以,人的智慧是用來實現目的的,我們沒想到要用它來改變目的。因此,任人類的聰明智慧如何發展、如何提高,我們都絕對想不到用它來改變生命的理念,用智慧來改變生成智慧的原因,這顯然不合邏輯。所以,生命觀念數萬年紋絲不動。

正因為這種邏輯關係,我們只得默然承受生命帶給我們的種種磨難,並將這些磨難歸結於不可改變的客觀事實。我們所能做的,是補充生命邏輯的不合理之處,比如,為了補充死亡意義的空白,我們從道理上將死亡變成對人的一種懲罰。我們發明了以死亡來維護人間秩序的方法,於是,生命變成了人間最大的利益,生命成為獎賞,死亡成為最大的懲罰。哪些人該活著?哪些人該死去?這種存在本來絕對沒有的選擇判斷降臨到人的身上。一些人決定另一些人該不該擁有生命,這種本來絕不可能出現的行為發生了,這是生命概念引發的違反生物倫理的重大異常行為。死亡被我們賦予了人為的意義,死亡不但是人間最嚴重的制裁措施,死亡還意味著罪惡的結果以及對人所作所為的最終裁決。在邏輯上與生命相對的本來沒有意義也沒有目的的死亡概念被我們賦予了若干意義,其結果成為每個人不可承受的生命之重。

生命邏輯的任何一處紕漏都會如此引發一系列的連鎖反應,由生命觀念存在引發的一系列問題就這樣構成人類社會的矛盾衝突,我們在這些錯綜複雜的矛盾反應中應接不暇。身處矛盾之中,我們幾乎沒有餘地來追究矛盾發生的根由,只能不遺餘力地對付矛盾問題。儘量將生命存在合理化,儘量將生命先天性的邏輯缺陷作倫理化修正,用倫理來彌補邏輯的錯誤是我們的智慧措施。於是,人間各種各樣的倫理道德接踵而出,將生命理念分解成為細緻的條條框框和清規戒律,成為規範人、管理人們行為的依據。當我們將矛盾重重的生命邏輯落實為約束人行為的生命倫理,當我們用倫理道德來要求人的一切具體行為,我們還會用存在的根本去追究生命邏輯的合理性嗎?

我們無法改變生命理念是我們越不過生命造就的事實,生命邏輯的不合理性卻造就了現實生活的合理事實。數千年來的文明生活已經使生活的一切細節都已經合理化,這種合理的生活是我們的智慧編織的,無論生老病死還是愛恨情仇都有倫理與理性進行合理化處理,否則我們不可能在矛盾重重的生命理念之下,還能將人類的文明發展史打造得如此多姿多彩、燦爛輝煌。但有一個至關重要的真相被我們忽略,彌合生活中顯現的生命矛盾裂隙的,是我們痛苦的付出。我們用汗水、眼淚和鮮血來粘合生命理念撕開的生活裂口,人類無窮無盡的衝突、災禍、戰爭就是我們為生命的不合理邏輯付出的沉重代價,我們一直在用苦難的生活為生命理念的邏輯不通買單。

我們還沒改變生命是還沒有來得及改變,我們接受了生命的挑戰,我們用改變世界來應對生命的發難。如果我們能夠放下被生命舉起來的世界,如果我們能夠從忙亂的現實生活中騰出手來,改變生命理念易如反掌。但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放下用兩隻手攥得緊緊的生命的現實。(接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rPeGHnQBeElxlkkaD8_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