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卡索唯一認證的色彩大師,他的筆下呈現了愛情最好的模樣

2019-12-26     手望Sowarm



​…

曾聽說這樣一句話:「比藝術家的作品更驚世駭俗的,估計只有藝術家的愛情了。」愛情里的浪漫與自由似乎和塵世中的柴米油鹽天生就是相互消磨的敵對,愛上一個浪漫主義的藝術家看上去更是如此。

但是,超現實主義畫家馬克·夏加爾(Марк шагал)卻把愛人和藝術放在了同等高度的重要位置上。妻子貝拉,不僅是夏加爾最忠誠依戀的愛人,更是他畫中的繆斯。從他們結婚那年到貝拉逝世,夏加爾每年都會在她生日那天為她作畫。

夏加爾和妻子貝拉


1887年7月7日,馬克·夏加爾出生於白俄羅斯小鎮維捷布斯克的貧窮猶太家庭,他的父親是一個普通的工人,母親靠著一家小雜貨鋪貼補家用。作為長子的夏加爾,還有八個弟弟妹妹。

夏加爾從小就對繪畫有著濃厚的興趣,並表現出敏銳的觀察力。在捉襟見肘的生活下,母親不能理解兒子對於藝術的狂熱,認為夏加爾應該選擇一個實際點的職業。然而夏加爾執著地走上了繪畫的道路,揣著口袋裡的20盧布,義無反顧地離開家鄉到聖彼得堡學習。

夏加爾筆下的維捷布斯克


1909年,在聖彼得堡學習美術的夏加爾遇到了照亮他困頓生活的「生命之光」——貝拉。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正當妙齡的少男少女在相望第一眼,就彼此認定對方是生命中的唯一,隨後電光火石般墜入愛河。

然而,這段熱烈的感情並不像開始般順利。與夏加爾不同的是,貝拉的家裡從事珠寶生意,非常富有。貝拉作為家中最小的一個女孩子,從小就是家人們的掌上明珠。巨大的家世懸殊,使得夏加爾一度怯步。

最後,在貝拉的鼓勵下,夏加爾懷揣著對藝術的追求和對貝拉的承諾,離開了家鄉和心愛的姑娘,獨自前往巴黎進修。希望學成歸來,可以得到貝拉家庭的認可。


夏加爾作品《戀人》


初到法國,不會說法語的他終日在畫室苦練畫畫,同時也思念著遙遠的家鄉和遠在家鄉的戀人。巴黎的藝術氛圍深深地吸引著夏加爾。他開始接觸更多前衛大膽的藝術思潮,在一些藝術學校跟隨一些著名的畫家學習,參觀畫廊和美術館,出入藝術沙龍。

厚積薄發,在巴黎每年的獨立沙龍和秋季沙龍展出作品之後,1914年夏加爾在柏林現代派出版物《突擊》的畫廊里舉行了他的第一次個展——40幅油畫和160幅水粉畫,這次展覽取得了外界普遍認可。

畢卡索曾稱讚他為「馬蒂斯死後唯一理解色彩的藝術家」。

夏加爾的畫受猶太神話影響,多以夢幻和象徵為主。超現實主義的布局和色彩,使得他的畫作在現代繪畫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比如,這幅夏加爾創作的《我與村莊》實際上畫的是家鄉維捷布斯克。但是,綠色的人和藍色的動物對視,最誇張的還有遠方翻轉的女人和村莊。這樣摸不著頭腦的畫面卻讓人感受到,它似乎真的來自夏加爾的記憶。

夏加爾作品《我與村莊》


他的畫作色彩具有錯綜複雜和交相輝映的最終特性,形象往往也稀奇古怪,經常上下倒置,任意放在畫布的某個地方。這樣的效果讓人覺得他一邊刻意交融夢境與現實,一邊又故意將現實與夢境的界限呈現給你。

夏加爾是個高產畫家(高產還有一部分原因是老爺子擁有98歲高壽),作品範圍包括繪畫、鑲嵌畫、舞台設計、織錦畫等,許多公共建築物,如巴黎歌劇院及紐約聯合國總部等都有他的作品。

總之,終於闖出了一片天地的夏加爾迫不及待地趕回家鄉向貝拉求婚。這對戀人終於修成正果,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由於一戰的爆發,夏加爾和妻子在故鄉停留了八年之久,但是在畫里,夏加爾卻帶著貝拉,飛翔在各個城市的上空。


夏加爾作品《飛躍艾菲爾鐵塔的情侶》


貝拉是夏加爾彩色的夢,夏加爾創作的「愛人」系列,分別以顏色命名《薔薇色的戀人》《藍色戀人》《灰色戀人》《綠色情人》,這四幅畫都是送給貝拉的禮物。畫中的她是春天欲放的薔薇,是藍色大海的夢幻,是綠色萬物的生機。

夏加爾「愛人」系列作品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百合花下的戀人》是夏加爾熱戀時期的作品。一對熱烈親吻的情侶,深情地凝視著對方,沒有羞澀,大膽而直白。男生的腦海里映出了馥郁芬芳的百合,白色花朵的純潔,粉色花朵的嬌美,像他懷中少女同樣的熱烈而美好。

夏加爾作品《百合花下的戀人》


貝拉在少女時期也接受過高等教育,自己還很喜歡寫作,大學期間就經常為莫斯科報撰寫文章。貝拉後來用意第緒語寫過兩本回憶性的小書,詩般優美。如果說夏加爾的愛情融於顏料,那麼貝拉的愛情就鑲嵌在她的文字里。

她在《初遇》中寫道:「他的眼睛讓我驚訝,它們像天空一樣蔚藍……看得我垂下自己的眼睛。我們誰都沒說話,各自感覺著心臟的搏動。」無獨有偶。夏加爾也初見時坦言:「她的沉默、她的眼睛,一切都是我的。她了解過去的我、現在的我,甚至未來的我。」

與君初相識,猶如故人歸。


夏加爾作品 《蠟燭下的戀人》


加繆曾經說過:「愛,可燃燒,或存在,但不會兩者並存。」

夏加爾和貝拉卻用婚後的漫漫時光證明:好的愛情,未必是熊熊燃燒的烈焰,還有可能是彼此溫柔的燭火,互相鼓勵,互相成就,點亮彼此的一生。

《點亮》是貝拉的另一本書。

「你輕盈躍起,伸展著四肢,向著天花板飄浮起來,你轉過頭,也把我的頭轉過來……我們倆就一起在裝飾好的房間裡飄浮,我們終於飛起來了。窗外的白雲和藍天似乎在召喚著我們。」這句話經常和夏加爾最著名的作品《生日》放在一起。

夏加爾作品 《生日》


畫中的女人穿著優雅的黑色長裙,捧著鮮花,驚喜的瞪大了雙眼,似乎這個漂浮在半空中的男人,是趁她望著窗邊分神之時,偷偷地吻住了她。這對親吻的戀人像泡泡一樣不由自主的向天花板飄去。

「只要一打開窗,她就出現在這兒,帶來了藍天、愛情和鮮花。」

同時看看情侶周圍的環境,明亮的房間,鮮艷的紅色地毯,還有充滿了生活情趣的裝飾性掛毯和桌布。這樣整潔而溫馨的家庭也是夏加爾和貝拉愛情保鮮的原因之一吧。

「你以色彩的風暴擄獲了我的心,我倆合而為一,在裝飾十分漂亮的房裡朝窗邊飄去,彷佛隨時要飄出窗外似的。」貝拉如是說。飛翔的夏加爾和貝拉就這樣漂浮在五彩繽紛的畫布中。

《城市之上》也是一幅漂浮的畫,夏加爾和貝拉飛翔在家鄉維捷布斯克的上空,隨著微風,愜意地在天空中擁抱。他們互相擁抱著彼此,飛過草地、屋頂、院子和教堂。

夏加爾作品《城市之上》


最後,他們降落在了小鎮旁邊的山丘之上,綠野遍地,夏加爾牽著自己還在漂浮的美麗妻子,露出無比幸福的微笑,《漫步》這幅畫中鋪天蓋地的綠色充滿了朝氣蓬勃的熱烈。

幻夢般的飛行加上地氣十足的野餐布,超現實主義畫家夏加爾揭露了愛情的真相:真實生活的點點滴滴再加上一點浪漫的想像。

夏加爾作品《漫步》


如此超出常理的畫作卻從未得到過真實性的質疑,每個人都能從夏加爾的畫里感受到他內心的幸福。畫面雖然恍若幻夢,但是那些夫妻之愛、家庭之樂的美好,卻沒有被放大一絲一毫。

然而,那些幸福而絢爛的飛翔隨著那個年代的藥物匱乏戛然而止。1944年,貝拉不幸因肺部感染,猝然逝世。

這無疑是夏加爾生命中一次巨大的打擊,長達九個月的時間,他都無法重新握牢畫筆。

再動筆,《獻給過去》整幅畫作都是暗藍的色調。暗藍,憂鬱的大海。從前畫中的明麗與甜蜜不復存在,那些被譽為「自由之光」的色彩,隨著貝拉的離世黯淡,我們只能看著那些夏加爾內心深處的悲傷,沉默著。


夏加爾作品《獻給過去》


原來,愛情是夏加爾最好的顏料,愛情穿越那個年代的灰暗與炮火,帶來了超越現實的明媚。

直到貝拉離開40年之後,95歲的夏加爾才重新創造出了一幅溫暖色彩的畫作 《Artist over Vitebsk》,畫中的夏加爾和妻子甜蜜相擁,山羊還在,鮮花也一如在 1914 年的那個夏天裡一般鮮艷燦爛。但這都是耄耋之年的夏加爾的想像,在想像中,暖紅和現實冰冷的深藍界限分明。

夏加爾作品《Artist over Vitebsk》


夏加爾和貝拉的愛情像極了天空中的輕盈雲朵,在浪漫主義色彩的藝術世界裡漂浮了整整一個世紀。維捷布斯克小鎮以此為驕傲,甚至在夏加爾和貝拉結婚100周年紀念日的時候,舉辦了一場夏加爾畫作紀念展,以此紀念維捷布斯克作為這場夢幻愛情的發生地。

夏加爾說:「愛,是最美的顏色。」而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把愛你留在我的畫紙上。


參考文獻:

藝術探索《夏加爾——夢想的騎士》文/流馬

美術大觀《馬克夏加爾》文/ 李麗

文化月刊 《永遠的夏加爾》文/伍月


內容為『手望Sowarm』出品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uxqpT28BMH2_cNUgdHb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