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對外發布《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做好穩外資工作的若干意見》。這是繼2018年《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促進外資增長的若干意見》 以來,浙江再一次出台重大外資政策。
此次出台的政策具有反映基層呼聲、保障外商權益、為基層政策落地預留空間等特點。
《意見》共9條21項內容,包括擴大對外開放、強化要素保障、加大投資促進、優化營商環境、完善機制保障等5個方面內容。一起來了解~
一
進一步放寬市場准入
全面落實外商投資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
積極引導外資參與浙江「四大建設」,鼓勵外資投向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新材料、航空航天等產業。
加快落實國家關於外資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業開放政策,爭取率先在浙江落地。
二
聚焦特色產業加快建設高能級開放平台
加快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等開放平台建設。推進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區建設,推動下放省級經濟管理權限。
推動開發區創新發展。對各類開發區、產業集聚區、工業園區進行實質性整合,打造20個左右高能級平台,建設一批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園區。
三
加強外資企業要素保障
加大財政精準支持力度。2020-2022年,對地方政府當年吸收實際外資超過5000萬美元服務業項目(房地產業、金融業及類金融業項目除外,下同)、超過3000萬美元製造業項目、超過1000萬美元跨國公司總部或地區總部項目,以及重點開放平台、投資促進活動開展情況,納入有關考核並按規定給予激勵。
加大金融支持服務力度。
加強外資項目要素保障。
四
支持外資企業研發創新
支持外資研發機構發展。外資研發機構參與浙江研發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和政府科技計劃項目,符合條件的享受與內資研發機構同等待遇。
優化外資企業科技創新服務。加強對外資企業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指導和服務,強化省市縣聯動,加強政策輔導培訓與解讀。優化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流程,利用「科技大腦」數據共享服務平台,提高信息共享水平,減輕外資企業申報負擔。
落實外資企業研發創新稅收優惠。
五
提高外商來浙工作便利度
提供外國人來浙工作簽證便捷服務。
優化外國人來浙工作管理服務流程。
六
加大投資促進工作力度
加強投資促進機構隊伍建設。加快在歐美、日本等已開發國家和地區派駐商務代表。加強海外聯絡處與友好商(協)會網絡建設,整合海外浙商、僑商人脈資源,發揮浙商、僑商在投資促進中的作用。
積極開展招商引資活動。創新招商引資方式方法,發揮網際網路平台優勢,積極開展網上招商會、洽談會、簽約會等活動。
提升投資促進服務水平。加快建設國際投資「單一窗口」,完善重點外資項目全流程跟蹤服務系統,定期編制和發布各類外商投資指南、相關法律法規等,為外國投資者提供服務和便利。
加大招商引資工作激勵。各地可根據實際對招商團隊中非公務員崗位實行更加靈活的激勵措施,建立「保障+激勵」薪酬體系。
七
優化外商投資營商環境
保護外資企業合法權益。規範各地招商引資行為,認真履行在招商引資等活動中依法簽訂的各類合同,健全支持外資企業發展的法治環境。
落實外資企業國民待遇。各地在制定政府採購、標準制定、稅費減免等政策,以及應對地震、傳染病等突發事件支持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時,應當依法平等對待外資企業。
優化外資項目規劃用地審批程序和信息報送渠道。全面啟用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台(3.0版),全面推進工業項目「標準地」制度,推進規劃用地「多審合一、多證合一」審批改革,優化外資項目規劃選址和用地審批程序。
提供外商就醫、子女就學等生活便利。外資企業高層次人才(包括高級管理人員和高端研發人才)的子女需在浙江入托或在中小學就讀的,本著就近就便、適當照顧的原則,由所在地政府協調有關學校提供便利。完善國際醫療服務體系,大力引進國際醫療機構和國際化醫療管理團隊。
八
加強外資企業智慧財產權保護
建立健全智慧財產權快速協同保護和信用聯合懲戒機制,積極推進中國(浙江)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研究和服務中心等建設,加快布局建設一批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和快速維權中心。
進一步完善智慧財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機制,依法平等保護中外智慧財產權權利人的合法權益,鼓勵外資企業參與組建智慧財產權產業聯盟。
九
加強穩外資工作保障
建立省市縣三級重大外資項目專班機制,推薦10億美元以上外資項目列入國家重大外資專班項目,爭取國家政策支持;擇優推薦5億美元以上外資項目列入省級專班項目,優先列入省重大產業項目;擇優推薦1億—3億美元外資項目列入市、縣(市、區)專班項目,並推薦列入省重大產業項目。
編輯:李為民
責編:李洲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