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廣西頻道報道(陳惠):位於南寧市良慶區那馬鎮的那派易地移民搬遷安置小區,一棟棟統一規劃建設的連排新屋成了最亮眼的風景線。「住進了新房,移民安置條件得到改善,以後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早日實現脫貧。」住在該小區的貧困戶韋美雙信心滿滿地說。
與韋美雙一起住在這裡的,還有譚旺成夫婦。十幾年前因移民開發,他們一家從河池市東蘭縣搬到南寧。這個小區的移民幾乎都來自河池市,除了來自東蘭縣的,還有來自大化、都安等縣的移民。
在南寧,與韋美雙、譚旺成夫婦一樣入住「新家」,開啟幸福新生活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目前已有63133人。其中,易地扶貧搬遷應拆舊房8290戶,截至2月底,已拆除1947戶,拆除率23.49%。
易地扶貧搬遷是脫貧攻堅工作中最難啃的「硬骨頭」,其中,對易地扶貧搬遷遷出區舊房實施拆除並復墾,是難中之難。為指導各縣區做好易地扶貧搬遷拆舊復墾工作,高質量打贏易地扶貧搬遷硬仗,南寧市扶貧搬遷專責小組還專門成立易地扶貧搬遷拆舊復墾政策指導小組。易地扶貧搬遷拆舊復墾政策指導小組將不定期組織相關單位赴各縣區開展易地扶貧搬遷拆舊復墾政策指導工作,確保易地扶貧搬遷拆舊復墾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為強力推進易地扶貧搬遷拆舊復墾工作,南寧市還要求各縣區以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為目標,以趕超全廣西進度為重點,迅速研究制定舊房拆除工作目標計劃,對工作任務倒排工期;從3月份開始,每半個月對各縣及有拆舊任務的鄉鎮、安置點進行「紅黑榜」排名通報,其中對連續多次在全市排名通報中列入「黑榜」的縣、鄉鎮、安置點,將按程序提請約談相關責任人。
「今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易地扶貧搬遷是脫貧攻堅最重要的一項工程,是解決『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問題的根本之策。當前,南寧市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重心已經從建設搬遷向後續扶持轉移,從『搬得出』向『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轉變。」近日,南寧市委副書記楊維超在廣西南寧市易地扶貧搬遷拆舊復墾工作推進現場會暨全市拆舊復墾攻堅工作大會上強調。
目前,南寧市各縣區正有序推進後續扶持工作,扶持搬遷戶發展產業項目或轉移就業、自主創業等就業創業項目。南寧市良慶區那陳鎮移民安置小區把握緊鄰鎮區優勢,為移民提供在鎮區就業的機會,同時採取多種扶持措施,強化技能培訓,為務工人員提供穩定就業及增收創業崗位;南寧市良慶區大塘鎮太安村那廖坡「老鄉家園」移民安置小區依託本地特色產業,在周邊創辦了多個「扶貧車間」,幫助越來越多的搬遷戶走上脫貧致富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