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空難:一切從來都和人命無關,只和鈔票有關

2019-12-14     微觀系列


這幾天波音公司正在美國國會進行密集「聽證」,聽證是要弄清兩件重大空難的來龍去脈,包括技術原因,公司管理原因,以及政府監督原因

波音這款飛機,737MAX系列,在2019年停飛前,全球共在飛374架,另外有4636架已經下訂單正在製造


2018年10月29號,印尼航空的一架737MAX,起飛後13分鐘墜毀於爪哇海,機上人員全數遇難


五個月後,2019年3月10日,衣索比亞航空一架737MAX客機,起飛後6分鐘墜毀,機上人員全數遇難,該飛機是全新飛機,機齡僅4個月

半年不到,兩起重大事故,造成346人死亡,波音這款飛機,有大問題

這個大問題主要是——舊瓶裝新酒

737MAX客機的嚴重問題


時間回到2016年1月,那天波音總裁雷蒙德.康納,驕傲的對媒體宣布

737MAX的成功首飛,證明了波音跨越了一個新世紀的門檻,我們波音人用同樣的激情和創造力讓公司擁有了更輝煌的百年歷史

我們非常自豪可以開始這款新機型的試飛,它將向我們全球市場的客戶提供一個前所未有的燃油效率

波音總裁的話,講的慷慨激昂,但實則波音737MAX,就是一個資本家為了節約成本而搞出的「舊瓶裝新酒」的詭計

舊瓶,50年前的舊飛機機體設計

新酒,21世紀新的發動機LEAP-1B


當年印度航空的老波音機型

波音將一款21世紀的新發動機,裝在了50年前設計的飛機機體上

為了硬塞下這款新世紀的發動機,波音開始對50年前的老機型進行了多處「修補」,(記住這個修補)

但不管你怎麼「修補」,這老東西的身子是為50年前的發動機設計的

就好比你硬要給一個老頭裝上一顆年輕心臟,可老頭的身子骨還是七八十歲的,然後你要老頭跑,飛快的跑

那老頭的心臟能跑,可身子跑到一半骨折了,摔了,然後……死了


同樣的機型,裝上不同發動機後的大小對比,可以看到21世紀的發動機明顯比上一代的大了很多

波音它就是這麼個操作,當它們將21世紀的發動機裝上50年前設計的機身時,發現這個飛機飛起來會不停的仰頭仰頭,當飛機機頭拉的太高的時候,飛機就會面臨失速墜毀的危險

為了解決這個老身子骨不斷「仰頭」的問題,波音在「自動控制」上,動了腦筋

他們給機身加裝了數個傳感器,這些傳感器一旦感知到飛行過程中飛機出現了不斷仰頭的狀況,就會自動幫飛機「壓頭」


波音希望通過藉助「人工智慧」的能力,來挽救這副老骨頭

但人工智慧並沒那麼「智能」

安裝在機身上的傳感器,收到了錯誤的信號和數據,人工智慧以為飛機正在仰頭(實則飛機在正常飛行)

於是機器給飛機下達了「壓頭」的指令

在正常行駛的飛機,突然開始「壓頭」,飛行員數次試圖抬拉機頭,但飛機卻依然在壓頭壓頭,最終導致飛機以一種俯衝的高速,直接撞向地面


在衣索比亞的空難中,飛機高速撞入一片田地,撞擊力道之大,讓機上157人沒有一具完整遺體

最後家屬只能挖田裡的焦土,然後送交給DNA檢測,通過檢測焦土裡的DNA來確認自己的親人在哪裡

或許有人會問,既然「人工智慧」判斷錯誤,不斷給飛機壓頭,而飛行員不斷試圖把頭拉起來,那為什麼機長不直接關了人工智慧?

這也是波音的罪惡所在,波音在培訓駕駛員的過程中,並沒有將737MAX所存在的巨大風險,告知駕駛員

所以駕駛員根本不知道飛機上有個不斷給你壓頭的智能系統的存在

當你根本不知道有這麼個東西時,又何談關閉呢?


那波音為什麼要搞出這麼個「舊瓶裝新酒」的玩意兒?

講白了,是資本的貪婪,以及對手的競爭

LEAP-1B這款高效率發動機,裝在波音737MAX,空客A320,以及中國的C919上

波音的老飛機設計於上世紀50年代,空客的設計於上世紀80年代,空客的身子骨比波音年輕了30歲,中國的就更年輕了

所以空客的身子裝上新發動機,沒出現那些問題,A320裝上新發動機,燃油效率更高,更節油更省錢


當時擺在波音面前兩條路,一條重新設計個新機型來適應21世紀的大型發動機

另一條,就是「舊瓶裝新酒」

波音管理層在充分衡量經濟利益後,決定繼續用「舊瓶子」

畢竟設計個新機型,人力物力資金投入巨大不說,市場也會立刻被對手吞占

當波音人沒日沒夜的設計新機型時,民用航空的市場會被對手空客大肆吞噬

這是波音難以接受的,於是管理層一咬牙,拍板決定不設計新的,拉出50年代的設計,「修修補補」,做了各項改動和調整,就是為了塞下這台21世紀的大發動機


波音出事後直接面臨兩個問題,不是賠償,不是停產

而是一,怎麼再修補;二,何時能復飛

根源問題當然是「舊瓶裝新酒」,但波音認為這個問題依然可以修補,只不過我們沒有「修補」到最好而已

既然重大事故的出事點是「傳感器的偵測」,以及「人工智慧」的應對,那很簡單,我們就多加幾個傳感器,就升級人工智慧軟體

這樣就能盡最大可能的降低「傳感器」偵搜數據的錯誤,以及人工智慧的誤判可能


另外,我們還要嚴格加強飛行員的培訓,清楚告知每一個737MAX的飛行員,飛機上有這麼個會自己「發作」的人工智慧存在,一旦你覺得苗頭不對,隨時可以關閉人工智慧,改為手動操作

講到底,波音打死都不肯扔了這個「舊瓶」

「新瓶裝新酒」是不可能的,新瓶的錢你來出啊?製造新瓶的時候市場給對手搶去了,誰負責啊?

老員工站出來踢爆內幕

波音前高級經理皮爾斯來到美國國會作證,他早在兩起重大事故發生前,就多次向公司高層發出安全警告

這飛機不安全,有問題,但公司高層對危險置若罔聞




作為老員工,我向公司高層反應公司問題,然後公司高層找法務來和我談話,這是什麼操作??

是要用各種手段,恐嚇要挾我,不把公司的醜事說出去嗎?

當2018年10月第一起事故發生後,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介入調查

當時的調查報告是,如果波音不去修正出問題的傳感器和人工智慧軟體(MCAS),那在未來的30-45年里,還將發生最多15次類似的重大事故,造成3000人死亡


這是美國聯邦航空總署在10月份第一起空難發生後出具的報告,但顯然這份報告過於樂觀了

因為短短5個月後,就發生了第二起重大事故

可就算是報告里說的30-45年15次重大事故,對於一家飛機製造商來說也是難以接受的「天大的數字」

要是世界上有哪家客機,30年摔15次,還都是機毀人全亡的重大事故,那這飛機,還有誰敢買

要知道,波音出事前,737MAX的訂單,我們說的是尚未付款的訂單,已經付款的不說

僅尚未付款的訂單,就超過5000億美元

5000億美元,這筆錢足夠買下一個人,一家公司,甚至一國政府的良心了

於是美國政府,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開始幫波音這個親兒子擦屁股

最重要的一點是,FAA的首份報告,30年摔15次的這個評估,決不能漏出去

這麼恐怖的數字一漏出去,誰還敢買?

美國政府悄悄修改了這個報告,將30-45年摔15次的評估給刪了,刪了……

然後抱著僥倖心理,FAA告訴波音,你要快點改你的問題,改好了就什麼事都沒了,你的飛機照飛,你的錢照賺

然而現實情況比美國政府預估的,還要嚴重得多

5個月後,波音第二架飛機就摔了

作為一個旁觀者,你說美國政府在這件事上有沒有責任?

它不光有責任,還負有極大的責任

就連美國眾議員在質問FAA局長的時候,也氣憤的這樣說






民主黨議員質問FAA局長,出事前早就收到有問題的電郵,但卻什麼都不做,放任不管,置若罔聞,直到第二起災難發生

美國政府袒護自己的親兒子一點也不奇怪,相反如果政府真的公事公辦,那才奇怪

波音可不是一般公司,它是美國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同時深耕華盛頓幾十年,政商兩界的人脈枝繁葉茂


波音總裁米倫伯格(Dennis Muilenburg)在特朗普剛當選的時候就先後五次親赴白宮「疏通關係」

2018年美國中期選舉,波音花費至少2000萬美元進行政治遊說,此外波音向多位「國會議員候選人」及其政治組織輸送每年450萬美元資金

波音也是美國政府最重要的「國防合作企業」,2014-2018年間,波音與美國政府間的合同交易額高達1040億美元

除了向政府和官員送錢外,波音還向政府送人


美國前國防部長沙納漢(Shanahan)是「老波音人」,在波音乾了31年,從沒有任何的政府工作經驗

但卻因為是「老波音人」,是美國政府的波音人,就直接被提名為國防部長

波音能向美國政府直接「送人」當個國防部長,那一個小小的FAA,就更不在話下

FAA只是美國運輸部下面的一個機構

美國航空總署FAA內,有多少人是「波音人」,多少前波音的工程師

波音高管被聘請為FAA的官員,來監督美國的民用航空體系

他們對外的說辭是,這些老波音人乾了一輩子航空事業,比誰都更懂飛機,聘請他們來航空總署任職,合情合理!

話是這樣講,但這不就是明顯的「即當球員又當裁判嗎?」

老波音人有經驗是沒錯,但當他來到了監管機構,你又該如何保證他不會和老東家聯繫密切,你又怎麼能保證他不偏袒老東家呢?

事實證明,你無法保證


FAA內部就是有大量的波音人在「即當球員又當裁判」,要不然他們又怎麼會毫無阻力的幫助波音修改真實報告,隱瞞駭人的評估數字呢?

要不是在短短5個月內,連續發生兩起重大的墜機事故,要不是發生了這麼嚴重的事,波音的醜聞還真可能被壓下來

就連美國的「運輸委員會主席」也這麼說




崩壞的「飛安文化」,瀰漫在波音和FAA內部,讓正確的判斷和程序難以執行,最終造成慘痛事故

波音的明年

3月份發生了第二起事故,隨後全球禁飛波音737MAX這款機型

原本波音打算繼續修修補補,把「老骨頭」的問題修補好,在年底復飛

但現在美國聯邦官員透露,FAA年底肯定不會批准復飛,至少要等到2020年的1-2月份,才會批准復飛

2020年1-2月份,波音737MAX系列,大機率復飛!

但和復飛相比,波音更關心的顯然是航空訂單


根據統計,11月份波音一開始賣出63架飛機,但後來買主因為各種原因,不要了52架,最終波音11月只賣出11架

而反觀勁敵空客,11月賣出222架飛機,同時交貨了77架

11比222,這個懸殊的差距,讓波音真的急了

它想盡一切辦法,都要馬上讓飛機復飛

復飛,代表著風險已在可控範圍,更能提振買家信心


在國會聽證的現場,家屬們帶著遇難者照片來抗議,他們希望不僅僅得到經濟賠償,更應該起訴波音管理層以及美國聯邦航空官員

是這些身居高位者的不負責導致的這兩場災難

但這個希望落空了,外界都認為雖然空難死了346人(包括8個中國人),但不會有任何一個管理層被起訴和定罪

美國搞這個國會聽證的目的,也不是為了起訴誰,而是希望企業和管理機構向大眾承認錯誤,大家認個錯,虛心接受,認真改正

一切從來都和人命無關,只和鈔票有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uJwRDm8BMH2_cNUgXDZ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