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氣候,正墜入不可逆的零界點

2019-12-09     微觀系列

​地球從來不需要拯救,對地球來說人類只是個屁,人類要救的,只有自己——《文明的毀滅》


這兩天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COP 25)正在西班牙舉行,這場或許是事關人類未來重要命運的會議,在中美兩國都未引起重視,即便有也只是一筆帶過

但實則這場會議在很多科學家眼中非常重要,它或許將成為我們人類挽救自身命運的最後機會


這是一場一開始就頗為不順的會議,從圖上我們看到的是COP25 CHILE(智利),原計劃這場會議在智利召開,但智利因物價上漲爆發大規模遊行而取消了會議

馬德里臨時頂上,承接了這場會議

智利也曾是個應對氣候變遷的模範生,智利是全世界一流的光伏和風電項目投資地

智利政府在大規模示威沒發生前宣布了2040年完全淘汰煤炭,並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碳總排放量為零,意為排放多少就採取其他節能措施來抵消排放)

智利曾經的積極態度讓人驚喜,但如今這已是個連氣候峰會都沒法順利舉辦的國家了


在這次馬德里峰會上,沒有看到更多的承諾,有的全是老調重彈

以及,對於過去十年人類阻止氣候變化的失敗和沮喪

在過去十年(2009-2018)全球溫室氣體計劃每年減少排放量3.3%

但這一目標在過去十年從未實現,它非但沒有實現,反而一步步增加

在過去十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每年增長1.5%

從每年計劃減少3.3%,到每年實際增長1.5%,這一來一回近4.8%的差距,直接告訴了我們一個殘酷的現實

去年2018年,二氧化碳的總排放量到了人類有記錄以來的最高峰值,突破了553億噸

這553億噸碳排放,主要來自世界20個國家,也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G20,占到總排放量的78%

再再細分的話,最主要二氧化碳的排放國家是

美國、中國、印度、日本


聯合國科學家提供的最新報告指出,在未來十年,也就是2020-2030年間,人類如果還想控制氣候變遷的惡化程度,就必須達到每年7.6%的減排目標

每年7.6%?

上個十年每年3.3%都沒做到過,你怎麼可能期待人類在未來實現每年翻一倍的7.6%減排目標?

這是一個令人極度悲觀且沮喪的數字

那麼如果達不到會怎麼樣?

如果未來十年人類無法完成每年7.6%的減排目標,會發生什麼呢?

上一次氣候峰會在哥斯大黎加舉辦,那年的口號是

Who said it is impossible(誰說這不可能)


誰說像災難片中的場景不會發生在真實的世界?誰說災難就不會發生在我們身邊?

如果未來十年不能達成每年7.6%的減排目標,那人類永遠失去在2050年前,將全球氣溫上升減少在1.5-2度以下的機會

這是一個經過科學家仔細評估後的數字,將未來地球平均氣溫的升幅控制在1.5-2度以內,這也是巴黎氣候協定的主目標

當年全球200多個國家共同簽署了《巴黎氣候協定》,當然也包括最主要的G20國家,但如今看來要達成這份協議訂的目標,近乎是不可能的了

巴黎氣候協定正面臨的失敗,對人類而言是一場生死存亡的挑戰

這並非危言聳聽


全球最權威的科學期刊《自然》雜誌發表了最新文章,題為——

——《地球氣候正墜入不可逆的零界點》

這話其實沒講清楚,對於地球來說人類就和鳥啊,細菌啊,樹啊等生物沒區別,人類死不死,滅不滅絕地球都始終在那

人類還沒有偉大到可以決定地球死活,人類能決定的只是自己的死活

所以這份報告的真正名字應該是——

——《適宜人類生存的地球氣候,正墜入不可逆的零界點》

一旦突破這零界點,那地球氣候將越來越不適宜人類生存

大批的氣候難民出現,以後出現一個新的階層叫氣候階級,有錢有權者才配住在適宜人類生存的氣候環境中,其他底層屁民,是死是活,誰會在乎


在文章中科學家詳細描述了

當人類減排目標終於失敗

當控制全球氣溫上升失敗

當《巴黎氣候協議》失敗

這三大失敗後,人類將直接面對的九大氣候失控臨界點

這九大臨界點是


1,亞馬遜雨林的乾旱,成為常態

2005年亞馬遜雨林曾發生100年來的最嚴重乾旱,如果人類阻止暖化失敗,未來亞馬遜雨林的乾旱將常態化,甚至可能走到沙漠化的邊緣

亞馬遜雨林素稱「地球之肺」,其乾旱與沙漠化的風險將對全球氣候帶來災難性的影響


2,北極海冰大面積縮小

在過去40年里,北極夏季海冰面積減少了一半,在最新的氣象模型中,預計2025-2028年,人類將第一次面對北極在夏季完全無冰的情況

科學家稱如果能將全球平均氣溫上升控制在2度以內,那麼北極夏季無冰的情況,會每10年發生一次

如果控溫失敗,那北極夏季無冰,也將成為常態

根據氣象研究結果顯示,在125000年前,北極曾出現過無冰之夏,當時無冰的北極帶來的是全球海平面比現在要高4到6米

全球海平面升高4-6米,足以讓上海和紐約浸沒在海水之中


3,大西洋環流持續減速

在電影《後天》中,因為「大西洋環流」突然停止流動,導致「大西洋暖輸送帶」停擺,引發災難性的極寒急凍天氣

「大西洋暖輸送帶」,將洋流在熱帶獲得的熱量輸送至北美,格陵蘭,西歐北歐,為沿岸國家帶來溫暖潮濕的氣候


大西洋環流的減速,將導致受影響區域夏季變得出乎意料的熱,冬天變得前所未有的冷,它影響了地球正常的氣候循環系統,使得極端氣候出現的頻率大幅增加

如果大西洋環流徹底停止,那如電影《後天》般的場景,就會上演


4,北美針葉林會因為山火和蟲害大面積減少

今年也許是我們親眼見證過的山火最嚴重也最多的一年


亞馬遜雨林大火

美國加州大火

澳大利亞山林大火

這些失控的大火都有一個共同的背景,氣溫升高導致天乾物燥,整片山火蔓延的速度極快,短時間內都難以控制

未來隨著全球氣溫日漸升高,類似的山火蔓延失控的狀況會頻繁發生


5,珊瑚礁大規模死亡

因海水過暖造成的珊瑚礁大面積白化死亡

2016年全世界最大最遼闊的大堡礁在一波波熱浪後,死亡了三分之一

2017年情況繼續惡化,根據統計,在過去30年間,由於海水變暖,全球的珊瑚礁死了一半

而如果全球平均氣溫上升2度,那全世界99%的熱帶珊瑚礁都會消失

珊瑚礁,是海洋生態系統的基石,沒有珊瑚礁海洋生態系統也將崩潰

雖然珊瑚礁覆蓋海底面積不到1%,但有至少25%的魚類在生命周期的某個階段,需要仰賴珊瑚礁


而海洋生態系統的崩潰會帶來另一個更嚴重的後果是,人類的呼吸

目前有80%的氧氣是在來自於海洋,而不是陸地

我們傳統的認知說,森林提供新鮮氧氣,但實際上森林提供的氧氣會很快被細菌等微生物,以及在食物鏈流通過程中的其他生物給消耗掉

而海洋里的藻類等所釋放出的氧氣,則不會有此消耗過程,海洋的氧氣都是凈產出

所以珊瑚礁的大面積死亡,乃至海洋系統的崩潰,影響到的將是人類吸入的氧氣


6,格陵蘭冰蓋融化、消失

2019年8月5-10日,這6天內,格陵蘭冰蓋融化了20億噸,這個重量相當於340座金字塔,80000個自由女神像

這也是格陵蘭島的夏季融冰,創歷史記錄的一年

曾經格陵蘭島是世界第二大的永久性凍結冰面,但如今「永久凍結」已成為奢望

現在就是融多融少的問題了

假設人類能達到《巴黎氣候協議》的「溫控目標」那未來十年格陵蘭冰面會損失10-25%,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1.8米

如果不能達到,或者溫控持續失控的話,那在未來500-1000年內,格陵蘭冰蓋將完全消失,屆時全球平均海平面將上升5-8米


7,凍土層解凍

8,東南極冰蓋消失

9,威爾克斯冰下盆地融冰

南極「東南極冰蓋」,被科學家稱為「沉睡的巨人」,那是全球最大的冰層,涵蓋地球上大約一半的淡水資源

那地方大約已經有13萬年沒有融化過了,但是當巴黎氣候協議的努力失敗後,這個地球上最古老的「沉睡的巨人」,將被熱醒


如果全球氣候墜入不可逆的零界點,那將是對整個人類文明的嚴重威脅

而對此各主要「排放大國」都視若無睹


美國不用說了,特朗普直斥氣候變遷是一個大騙局,誰信誰是傻子,特朗普似乎比聯合國那麼多專家都更專業,似乎比羅列出的那麼多真真切切的數字和數據,都更權威

特朗普更是退出了《巴黎氣候協定》


丹麥雕像:氣候難民

未來,「氣候難民」是必然出現的一個群體,這個群體的人數可能高達幾億人

他們和戰爭難民不一樣,戰爭難民還有一個可以等戰火平息了回去的家,而氣候難民,逃了就是逃了,他們的家園將永遠的不適合人類生存

當然像特朗普這種有錢有權的權貴是不會成為「氣候難民」的,他在台上唯一的目的就是賺取自己的政治利益和經濟利益


傻乎乎的底層選民愛聽氣候變遷是騙局,他就高喊是騙局,因為那能煽動民粹,騙取選票

可真等到災難來臨的那天,現實是怎麼樣的呢?今年的加州大火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範例

你和有錢人,在面對氣候危機時,是極不平等的


加州大火肆虐時,富豪住宅區都有野火防禦系統(Wildfire Defense Systems),這個防禦系統由私人僱傭的專業消防小組負責

私人消防隊在大火來臨前就替富豪們挖好了數條防火渠,清理易燃碎片,噴洒防火阻燃劑

最終整個富豪街區在大火中免於損失


而相比之下,窮人的小破房子,就只能任憑大火肆虐,付之一炬了


氣候災難確實是不公平的,它就像當面臨重大疾病時,富人能獲得最好的醫療和救助,存活率會大幅上升,而窮人只能幹巴巴的瞪著天花板等死

未來,當極端氣候越來越多時,有錢人依舊可以安享舒適,他們可以搬到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地區去

可窮人屁民,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家園毀於一旦,然後成為悲催的「氣候難民」

一部分富人當然抵制《巴黎協定》,巴黎協定的各項減排指標會直接影響他們的財富收入和資產成長,所以他們厭惡這個協定

而當屁民和有錢人站在了統一戰線,共同大聲疾呼氣候變遷是騙局時,富人的心理恐怕在想:

這些傻子,不會真以為我和他們一樣吧?

這是美國,那讓我們來看看日本

日本這幾年在環境保護上的所作所為,讓人大跌眼鏡


在峰會召開期間,日本經濟產業大臣,偽山弘志公開說:

我認為日本應該繼續保留強大的火力發電,以及化石燃料發電


看到日本依舊如此高調的支持火力發電,國際組織直接頒發了一個「化石獎」給日本,以譏諷日本在環境保護上態度消極和無所作為

日本獲得「環保態度最消極獎」這有點顛覆我們的傳統認知,日本人不是最講環保的嗎?日本青山綠水,一直是外界眼中做環保做的最好的國家之一


要知道日本是全世界最多災的國家,全球氣候變遷日本受到的傷害,也是最深最大的

那麼日本到底怎麼了,對環保態度來了個180度大轉彎?

原來在311福島核事故之後,日本的核能發電長時間處於「零」的狀態

日本人談核色變,開始抵制核能發電,但作為一個高度發達的經濟體,不用核能發電,難道用愛發電?

於是日本無奈之下只能大幅度提高對於火力發電的依賴


根據日本官方數據,日本的電力中,火力發電占比高達76%,核能僅剩6.2%,再生能源占比16.9%


而在火力發電中煤炭占比31%,石油占比7.3%,這兩個高污染的發電方式占比接近40%


全日本目前有超過90座煤炭發電廠,未來更打算興建30座煤炭發電廠,很快日本全國將有120座煤炭發電廠

日本大興高污染的煤炭發電,大開環保倒車,被世界視為在環保領域「最消極的國家」


而在歐洲,先前歐洲議會以429票贊成,225票反對的結果,成為了全球第一個正式宣布進入「氣候緊急狀態」的多國集團

歐洲宣布進入「氣候緊急狀態」等於是給自己身上背負了一個巨大的壓力

歐洲為什麼這麼做?

今年5月的歐洲議會大選中,綠黨(環保黨)大勝,成為本次歐洲議會的最大贏家,(第二大贏家是民粹勢力)

大量支持巴黎協定的議員進入歐洲議會,推動該宣言快速通過


氣候變遷從來都不是一個單獨現象,其背後所牽連出來的是社會動盪以及政治動盪

科學家警告,氣候變遷正處於危險的「臨界點」,倘若人類無法將未來十年的減排量提高到每年7.6%的話

那我們將親眼見證更多的不幸,更多的氣象災難,以及更多的不可逆轉

也許,我們真就是那見證文明轉折點的一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5myz824BMH2_cNUgxx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