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孩子的金錢教育,不是培養孩子成為「守財奴」,而是教會孩子理性對待金錢,懂得如何對待獲取和擁有金錢。
作者:言料吧(爸媽精讀主筆)
01
10月2日,在安徽阜陽的一家寵物醫院內,發生了一件令人氣憤的事。
一位年輕的爸爸,竟然當著10歲女兒的面,把家裡的寵物狗重重的摔在地上。他還在狗的頭部狠狠地踹了幾腳,他這麼做,是為了逃避付給這隻狗治病的300元錢。
在旁邊的女兒瞬間就被他的暴虐行為嚇呆了,在反應過來以後,她奮力推開了爸爸,阻止了他對狗的進一步虐待。可是這時,狗已經奄奄一息了。
據寵物醫院的醫生回憶,這條狗是在幾天前被視頻中的爸爸和女兒帶來醫院治病的。狗之前一共治療了四天,爸爸花了幾百塊錢,但還欠了醫院300元左右治療費。
今天他們來接這條狗時,爸爸發現這條狗不僅沒有好,醫生還讓他把之前的治療費結清了帶狗回家。
沒想到,這個爸爸就突然發怒了。他僅說了一句,狗死了你就不收錢了是吧,就搶過自家狗狗重重地摔在地上。
爸爸在沒有與女兒商量的情況下,選擇用這種暴虐的方式結束自家狗的生命,也不願意支付給狗治病的300元錢。不是因為人窮,而是因為心窮。
有人說:人窮不可怕,心窮才可怕。
爸爸最後雖逃掉了治療費,但他親手毀掉了自己該有的善良和仁愛。
他的逃費行為,也會使女兒終身有怨,成為一個心窮的人。物質上的匱乏可以用金錢來彌補,若是心窮了,就很難再去矯正。
哲學家培根說,金錢是個好僕人,但在某些場合也會變成惡主人。
父母有不正確的金錢觀,就教不出內心富足的孩子。一個內心不富足的孩子,是沒法過好這一生的。
02
8月,一則兒子因結婚彩禮而逼死母親的新聞上了熱搜。
在天津的一個普通家庭中,父母傾盡所有並借債30萬,為兒子買了婚房。
可是兒子又向父母要 6萬元的彩禮錢。這次,一直習慣伸手要錢的兒子沒拿到錢,因為他的父母已實在借不到錢。
兒子覺得委屈,每天都在家把氣撒在父母身上。母親說,兒啊,你再等等,我們再省省,再湊湊,會給你錢的。
兒子不領情,他說,都怪你們沒錢,沒錢你們生我幹嘛?
母親說,兒啊,你這樣說是逼媽去死啊?
兒子沒有安慰母親,而是冷漠地說,那你就去死吧?
萬念俱灰的母親被逼上了絕路,縱身從五樓跳下,當場死亡。
面對本該兒子自己去賺取的婚房和彩禮,這對父母可以置之不理。可是他們卻把兒子的事攬上身,結果賠上了性命。
這兒子也因為一向以來養成的好逸惡勞,淪為了被金錢奴役的機器。不懂怎麼賺錢,對父母也沒有絲毫的感恩。
還記得那個覺得父母給的生活費太少而在網上發帖的大一女生嗎?
從帖子中看出,女孩的母親在她的教育上很捨得投資。這給女孩造成了錯覺,她認為父母對她的愛就是在金錢上的有求必應。
母親每月給她2000元大學生活費,她還說父母小氣,根本沒有考慮家庭情況。
她希望母親給她4500元,因為她不願去吃食堂,她想買很多東西。她已經習慣了奢侈生活,染上了攀比的毛病。
父母以前在經濟上的溺愛,不僅養壞了她的胃,還腐蝕了她的心。她沒想著自己該去想辦法賺錢,而是一貫向父母伸手。當父母未能滿足她的需求時,她便有了埋怨。
生活在物質世界中,金錢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是,別再只用金錢來充實孩子的生活,這樣會讓他們心窮。
03
在親子節目《媽媽是超人3》中,霍思燕就給了兒子嗯哼恰當的金錢教育。
節目中,嗯哼不但對錢沒有任何概念,還把硬幣背後的圖標錯認為鎧甲勇士。這讓霍思燕哭笑不得,她也認識到教嗯哼認錢的重要性。
在教嗯哼認錢時,霍思燕先給嗯哼講了一元、五元、十元等錢幣上所印刷的圖案的含義,然後告訴他錢幣所對應的物品價值,例如五元可以買飲料、十元可以買酸奶……
通過平日裡熟知的物品的價格,嗯哼明白了錢的意義和金額大小的區分,對錢有了基本概念。
為了啟發嗯哼,讓他明白錢不是憑空就有的,而是要付出智慧、體力和努力才能得到的,霍思燕還給嗯哼勞動報酬,讓他動手給貓貓換乾淨的尿墊。
當嗯哼在超市撿到100元錢時,霍思燕讓嗯哼自己主動把錢交給「穿制服」的收銀員,並告訴嗯哼拾金不昧行為的含義。
在咖啡廳喝下午茶時,嗯哼單獨去買了飲料。回來時,他害怕媽媽餓,就順手拿了餅乾沒有付錢。一向溫柔的媽媽霍思燕知道後,突然間就嚴肅起來。
她耐心給嗯哼講買東西就應該主動問價格並付錢的道理,並鼓勵嗯哼自己去前台為餅乾買單。最後,嗯哼自己重返咖啡廳,為之前拿的餅乾買了單。
在節目中,媽媽霍思燕循序漸進地給兒子嗯哼樹立了良好的金錢觀,並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嗯哼拾金不昧、熱愛勞動等優秀品質。
霍思燕對嗯哼在金錢方面的教育,堪稱「經典」,值得學習和借鑑。
教育家默克爾說:「金錢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是兒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錢是家庭的重心一樣。」
04
如何樹立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卡耐基在《不要為工作和金錢而煩惱》中說,人類70%的煩惱都跟金錢有關,而人們在處理金錢時,卻往往意外地盲目。
在教育孩子方面,很多父母都忽視了金錢教育,他們認為孩子金錢觀的形成是水到渠成的事。還有一些父母,會因為自身的貧窮而羞於和孩子談錢。
其實,不管你是「富爸爸」還是「窮爸爸」,對於孩子的金錢教育都刻不容緩。
1、讓孩子知道家長的錢是怎麼賺來的。
朋友王潔是保險經紀人,每周末她與客戶談保單、處理客戶的理賠時,都會帶上6歲的女兒妞妞。
妞妞總是一邊靜靜地看書,一邊暗暗地觀察媽媽工作。小小年紀的她,已經懂得了媽媽各項工作的流程,也深諳了媽媽的辛苦和不易。
科學調查發現,多達64%的孩子都不知道父母的錢是怎麼來的,更不知道自己的父母賺錢有多辛苦。
父母帶孩子去近距離感知自己的工作,讓孩子明白錢來得有多麼不容易,孩子就會開始珍惜錢,不再亂花錢了。
2、讓孩子學會存錢和花錢。
兒子的作文上稿了他們班級的公眾號,我獎勵了他10元稿費。兒子就問我,他能不能拿這錢去買奧特曼卡片送給弟弟。
我告訴他,錢是他的,該由他自己來決定是先存著還是花掉。當他覺得花錢購買這個東西的意義配得上他賺錢所付出的努力時,他就可以大膽去買。
對於孩子的金錢教育,不是培養孩子成為「守財奴」,而是教會孩子理性對待金錢,懂得如何對待獲取和擁有金錢。
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說,金錢就是價值觀。
擁有正確的金錢觀,孩子才會成為「三觀正」的人。
作者簡介:言料吧,富書專欄作者,兩個孩子的媽媽,願知識激勵身邊的人,望文字照亮前行的路,本文首發爸媽精讀;爸媽精讀系頭條號簽約作者,文章來源:爸媽進化論(ID:bmjhlc),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