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鬧」的國外無人機市場……

2019-09-04     有農有藝

近年來,無人機在農業中的使用越來越頻繁,無人機的種類也隨著實際應用變得更為豐富,不僅我國,國外農用無人機市場也相當「熱鬧」……

美國是農業航空應用技術最成熟的國家之一,已形成較完善的農業航空產業體系。據統計,美國農業航空對農業的直接貢獻率為15%以上。目前美國有農用航空相關企業2000多家,已成立國家農業航空協會和近40個州級農業航空協會,有來自於46個州的會員1800個。

國家大力扶持農業航空產業的發展是美國農業航空發達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國從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研究航空噴施作業技術參數的優化模型,用戶輸入噴嘴、藥液、飛機類型、天氣因素等,通過對內部資料庫調用,即可預測可能產生的飄移、霧滴的運動和地面沉積模式等。

歐美國家在無人機技術領域一直處於領先地位,然而由於政策和法律原因,無人機發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在歐洲,所有無人機飛行,需要向歐洲航空管理局提出飛行申請,執飛飛行器與操作人員需要資質認定,且質量不得超過20kg。

俄羅斯地廣人稀,擁有數目龐大的農用飛機作業隊伍,數量高達1.1萬架,作業機型以有人駕駛固定翼飛機為主,年處理耕地面積約占總耕地面積35%以上。

澳大利亞、加拿大、巴西農業航空的發展模式與美國類似,目前主要機型為有人駕駛的固定翼飛機和旋翼直升機。加拿大農業航空協會目前共有會員169個。

巴西作為發展中國家,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包括農業航空在內的通用航空發展迅速,農業航空協會目前共有單位會員143個。

日本農民戶均耕地面積較小,地形多山,耕地面積較小,不適合有人駕駛固定翼飛機作業,因此日本農業航空以直升機為主。日本是最早將微小型農用無人機用於農業生產的國家之一。1990年,日本山葉公司推出世界第一架主要用於噴洒農藥的無人機。

無人機在農林業方面的應用發展迅速,日本農用無人機航空協會目前共有單位會員11個。據日本農林水產省統計,從2004年開始,水稻生產中微小型農用無人直升機的用量已超過有人駕駛直升機。日本目前用於農林業方面的無人直升機以YAMAHARMAX系列為主,該機被譽為「空中機器人」,植保作業效率為7~10公頃/小時,主要用於播種、耕作、施肥、噴洒農藥、病蟲害防治等作業。目前,採用微小型農用無人機進行農業生產已成為日本農業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

未來,隨著人工成本越來越高,農用無人機的市場將越來越廣闊,提升農用無人機的自動化水平成為我國無人機發展需要解決的問題,優化飛行算法,提高飛行穩定性和抗風險能力,科學規劃農用無人機的作業流程,切實提升作業效率。

此文由《有農有藝》全球農業研究室編寫,轉載請註明來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slpfsW0BMH2_cNUgt6B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