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老齡人口再攀新高,對於「無人農業」,我們已看到未來

2019-09-17     有農有藝

「無人農業」是伴隨著智慧農業一起出現的農業形式,因其適應了越來越貴的人工成本的現實,成為備受各國歡迎的農業形式。日本作為老齡人口最為嚴重的國家,農業用工成本極高,再加上由於農業自身的屬性,需要較多的精力與體力,日本開始發展「無人化農業」。小型無人機、無人駕駛農機和小型農用機器人等智能設備正逐漸代替傳統的人力耕作方式。

日本總務省最新數據顯示,截至9月15日,日本65歲以上的老齡人口數達3588萬人,老齡人口比例為28.4%,兩項數據皆刷新了歷史記錄。

為推動無人機的進一步普及和安全使用,日本農林水產省在今年5月首次制定了農業領域普及小型無人機計劃,包括擴大小型無人機在生產狀況分析、農藥化肥噴洒、防治鳥獸害等領域的使用。該計劃稱,到2022年要將無人機噴洒農藥的面積從目前的兩萬公頃擴大至100萬公頃。此外,日本還專門成立了由政府和民間代表組成的聯席會議,以進一步普及小型無人機。

除小型無人機之外,無人駕駛農機也是農業人工智慧化的重要領域。日本農林水產省在全國進行小型無人機和無人駕駛農機的智能農業試點工作。這項試點選出了遍布各地的69個項目,涉及不同條件的農地,實驗內容包括水稻耕作、旱地耕作、蔬菜栽培、畜牧業等。試點工作將持續兩年時間。農林水產省將根據相關試點數據,推廣相關技術。

日本農機企業久保田公司在2017年發售了一款在人工監視下可進行無人駕駛作業的拖拉機。該公司還計劃在今年推出新款無人駕駛拖拉機、插秧機,並計劃在2020年發售新款無人駕駛聯合收割機。

此外,日本農機企業還在研發新型智能插秧機、可遠程操作的小型挖掘機等。其中插秧機可以通過安裝在車輪上的傳感器瞬時檢測田地內土壤的深度及肥沃程度,從而在插秧的同時播撒適量的肥料。小型挖掘機操作者只要佩戴防風鏡形狀的顯示器,就能藉助3D影像遠程駕駛。

不少小型企業正在加緊研發各種小型農業用機器人。位於神奈川縣鎌倉市的一家創業公司將於今年夏天發售一種機器人,不僅能採摘蔬菜,還能診斷病蟲害和土壤狀況。

我們經常感慨日本的農業為何總是充滿了「黑科技」「高智能」,那是因為日本存在的農業現狀不容樂觀,逼迫著日本各農業相關部門、企業、人員想盡辦法、用盡資源去創新、研發、生產,將所有不可能都變成可能,日本才能有今天的發達農業的位置。

此文由《有農有藝》全球農業研究室編寫,轉載請註明來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csSmQm0BJleJMoPMsbs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