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怕點什麼,有人怕選擇,有人怕催婚。
但是,身在職場的我們,最怕的一般都是我們的老闆。
職場山,怕老闆的人真的不是少數,很多人都有過類似這樣的經歷:
看到老闆在等電梯,趕緊繞道;
開會時,儘量選擇離老闆最遠的位置;
老闆讓你單獨彙報工作,你還沒走近辦公室就開始緊張了。
那麼,我們為什麼見到老闆就緊張呢?怎麼做才能做到在老闆面前自信滿滿呢?
首先,為什麼老闆讓我們望而生畏呢?
讓我們來看看用來描述CEO和高管們用的最多的5個詞,它們分別是:
「數據狂」、「毫無耐性」、「攻擊性強」、「時間壓力大」、「氣場可怕」。
這5個詞概括出了老闆的兩大特點:「掌控一切的權利慾」和「冷酷的大局觀」。
這分別對應了兩類老闆,一種是在大公司從底層員工摸爬滾打,一層一層殺上來的職業經理人,;一種是白手起家創業的公司創始人。
他們很可能在半夜發一份20頁的郵件給你,並且表明立即回復;
也可能在休息日的早晨給你打電話;也可能他們壓根都沒打算跟你說話。
也就是說很多老闆都不是一開始就接觸過系統的管理課,而是在實踐中摸索,又或許他們是優秀的專業人員,擁有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但是,跟下屬的溝通卻不是他們的強項。
除了沒有接觸過系統的管理培訓之外,還有什麼讓老闆看起來「兇殘」的原因呢?
《哈佛商業評論》的報告顯示:CEO上任後如果公司股價在一年內下跌,那麼,他被炒掉的機率包括83%,遠遠高於你丟掉一份工作的可能性。
成功的管理者在確定組織和個人目標的時候,一般是現實主義的,很少有人情味。他們的時間和精力太寶貴,不允許浪費在低效率的事情當中。
拿破崙就曾經說過:「我只喜歡成功的將領,我從不支持敗軍之將!因為,我對失敗或者錯誤的原因一點都不感興趣」。
經驗、能力、思維方式的不同,決定了員工和老闆確實是兩種不同的生物。我們在與老闆接觸的時候,總是會表現的不太自在,主要還是不自信的心理在作祟。
那麼,建立自信最快最有效的方法是什麼呢?
就是去做你害怕的那件事,直到獲得成功的經驗。學會與老闆相處是每一位職場人士的必修課,下面,就給你提供4種方法,教會你如何跟老闆相處:
第一,與老闆進行有效溝通,一定要弄清楚他真實的的想法和意圖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說過:「假如人際溝通能力也是跟糖、咖啡一樣的商品,我願意付出比任何東西都貴的價格去購買這種能力」。
由此可見溝通到底有多麼重要,而有效溝通又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化解矛盾的關鍵,跟老闆進行有效溝通,過程當中不僅能夠弄清老闆的真實意圖,也能夠跟老闆準確傳達你的真實意圖和想法,是一件雙向受益的事情。
如果給你一次在公司大會上發言的機會,時間是5分鐘,你將有機會讓CEO、兩大副總、三大總監、十來個中層經理同時推銷一個想法,你會怎麼說呢?
你的使命就是提供信息、分析價值、列舉可執行項以及說出下一步的請求。
讓我們來看看著名作詞人方文山是怎麼做的:
方文山開始他的求職之路之後,他翻遍了半年裡他所有的CD內頁,找出來最紅的歌手和製作人,把集成冊子的原創歌曲郵寄給他們,每次都寄100份。
為什麼要寄這麼多份?方文山是做過計算的,他估計經過前台、企宣和製作人的層層傳遞,大概最終只有五六份被目標人物收到。
這樣的求職行為持續了一年多,直到有一天他接到了大老闆吳宗憲的電話。如果方文山寄出去的不是100多份的歌詞集,而是一份求職簡歷,簡歷上僅僅是類似於「將音樂視作生命、團結同事、吃苦耐勞」之類的沒有特色的詞,你覺得他還會有機會嗎?
不僅如此,方文山在歌詞集的第一頁是這樣一封言辭懇切的信:
這是我去污存金之後的作品,已經預埋了音樂韻腳,並且充分考慮了流行音樂承轉結構要求。
這才是給領導看的求職信,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溝通方式,既充分考慮的對方的需求,也充分展現了自己的價值。
第二,有主見的迎合,讓老闆知道你有想法
在職場上,怎樣迎合領導可是一門學問。
《鹿鼎記》里的韋小寶是一個不學無術的小混混,一路的發展秘訣就是迎合大老闆康熙給他設定的要求,聽話的去操作。他盡力的完成領導的每一次任務,指哪打哪,但是他絕對不是一個隨波逐流、沒有主見的人,處事的果斷也是沒有人可以比擬的。
雖然韋小寶出身草莽,很多品質難以拿到檯面上來討論,但是從他隨機應變、八面玲瓏的職場風格,我們至少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示:
對於上級安排的工作要嚴格遵守執行,個人意見可以通過正常渠道反饋,自己職責之內的工作自己有決定權,但是當領導有不同意見的時候,要先以尊重領導的意見為主,然後再斟酌自己的想法是否有疏漏。
第三,提升職業素養,給出專業性和建設性的建議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點》里曾經說道:要想不在當秘書,最好的做法就是把現在的秘書工作做好。
同理,要想在職場上「吃得開」,獲得領導的認可,最基本的一點還是提升工作能力。
畢竟,領導聘用你,最看中的是你有沒有用,好不好用。只有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提高個人綜合能力和專業技能,才能在思想上跟領導無限的靠近,才能在判斷和解決事情的時候,給出專業性的意見。
唐代著名宰相魏徵就以敢於向皇帝直言進諫著稱,不管在什麼時候,大老闆唐太宗有不對的地方,魏徵就會據理力爭進行勸說。
有一年唐太宗派人徵兵,有人建議,不滿18歲的男子,只要身材高大,也可以應徵。唐代宗當時急著擴充兵力,就同意了。但是,這份詔書卻被魏徵扣住了。唐太宗大發脾氣,立即派人把魏徵叫來,訓斥道:「我的詔書你為什麼扣住?」魏徵說:「我聽說,把湖水抽干捉魚,雖然也能捉到不少,但是,到明年湖裡就無魚可撈了。把樹林燒光捉野獸,也是可以捉到野獸的,但是,到明年就無獸可捉了。同樣的道理,如果把那些身材強壯又不滿18歲的男子都征來當兵,以後還從哪裡再徵兵呢?國家的雜役由誰來負擔呢?」這一番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說的唐太宗啞口無言,於是唐太宗又重新下達詔書,免徵不到18歲的男子。
後來魏徵去世,唐太宗更是說出了「失去一面鏡子」的千古名言。
第四,打開格局和思維方式
在派地·傑金斯導演的電影《女魔頭》中,是什麼讓安妮·海瑟薇飾演扮演的安迪最終得到了女魔頭的認可呢?很顯然,單純的努力是不夠的,更多的是他不同於其他助理的思維模式和人生格局。
工作初期,受到了冷麵女魔頭的一系列打擊之後,安迪並沒有屈服或者消沉,而是選擇了改變。從一套賽過一套的時尚形象再到做事的效率和結果,於是他獲得了到老闆家送書的機會,這是老闆對他努力的認同。但是,隨後難題又來了,老闆讓他為自己的雙胞胎女兒搞到《哈利波特》還沒有出版的手稿,這個難度可不亞於現在弄到當紅熱劇《長而十二時辰》的全集。這裡,安迪再次展現了了他成功的法寶,況且不說他是利用各種人際關係成功弄到手稿的,重點是拿到手稿以後的一系列舉動。
他考慮到老闆家的孩子是雙胞胎女兒,於是複印了兩份,又加裝了封面,使他們看起來不像手稿,為了以防萬一,還多準備了一套,這才交到了老闆的手上。
安迪整整比老闆多考慮了3步,這是安迪這樣的責任心、積極性還有縝密的思維才為他最終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老闆就是需要這樣的人才,說一步,走三步,在任務名確之前,發揮自己的主觀作用,把任務完成到極致。
總結一下,我們今天分析了你為什麼害怕跟老闆接觸,還列舉了4種跟老闆接觸的方式。第一,與老闆進行有效溝通,一定要弄清楚他真實的的想法和意圖;第二,有主見的迎合,讓老闆知道你有想法;第三,提升職業素養,給出專業性和建設性的建議;第四,打開格局和思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