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感覺疲軟無力可不是「懶」的,中醫上看,是3個部位變虛了

2019-07-25     熊貓營養課堂

中午午休後來到辦公室,看見同事一副沒有睡好的樣子,調侃他說:「人家都是秋乏,你怎麼一年四季都乏。」打趣歸打趣,但是確實是有不少的人存在這種情況,一年四季度都是在犯困中度過的,睡的也不少,但是總覺得身體疲軟。

很多人覺得自己這樣可能是階段性的犯懶,過一段時間就會變好了。其實事實並不是這樣的,很多人覺得容易累,睡不醒,其實是因為體虛的緣故。常常感覺疲軟無力可不是「懶」的,中醫上看,是3個部位變虛了。

書中說,「百病生於氣」,說的就是人體各種疾病都和我們氣的運行有密切的關係。從中醫的角度來說,經常性的出現乏累,不想做事,不想說話,只想懶洋洋的躺著的情況,實際上是體虛中氣虛的表現。氣虛會導致你精氣神不足,出現慵懶沒有力氣的現象。中醫上所說的氣虛也就是我們人體內的氣不足,主要的表現就是臟腑功能低下,氣息非常的弱。從舌頭也能看出是不是氣虛,如果你的舌頭邊緣有滿滿的牙齒印痕,說明我們已經出現了氣虛的現象,還伴隨有精神不振,常常犯困,四肢無力,還經常性的出虛汗,頭暈耳鳴等症狀。一般來說體虛之氣虛表現在腎、脾、肺等內臟器官氣虛弱。

第一:肺氣虛弱

主要表現為呼吸不暢通,說話的聲音也很小,還常常冒虛汗,特別容易感冒等。

第二:腎氣虛弱

主要表現為經常的腰酸背痛,手腳涼,腎氣不足等。

第三:脾氣虛弱

主要表現為腹瀉,消化不良,四肢無力等。

經常出現慵懶,犯困並不是季節的原因,而是體虛導致的,如果不及時治療的話,就會嚴重的損害身體健康。針對體虛之氣虛的治療辦法就是吃補藥,補氣血,多鍛鍊,提高免疫力,再一個就是通過飲食調理,黃芪是最好的補氣良方。

【本文由「熊貓營養課堂」新媒體原創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江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sP-xLGwBmyVoG_1ZiyV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