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憑藉5295萬人次的旅客吞吐量
繼續穩坐航空第四城的寶座
單憑一個雙流機場成都就有如此成績
要是再加一個天府國際機場呢?
2年後,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預計投入使用~
這座我國最大的民用運輸樞紐機場,未來將負責成都出港的全部國際航線,可以滿足年旅客吞吐量9000萬人次需求。
也就是說,未來成都可以接納將近1.5個億的遊客吞吐量。
既然公共航空運輸產業都這麼得行,那麼通用航空產業作為航空產業的另一部分,當然也不能梭邊邊了!
知識科普:
我們平時說的「民航」包括了 「公共航空運輸」和「通用航空」兩大部分。
公共航空運輸:是指公共航空運輸企業使用民用航空器經營的旅客、行李或者貨物的運輸。
平時我們出去耍坐灰機,就是公共航空運輸的一種~
通用航空運輸:是指包括從事工、農、林、漁和建築業的作業飛行以及
醫療衛生、搶險救災、氣象探測、海洋監測、科學實驗、教育訓練、文化體育等方面的飛行活動。
你們經常耍的啥子跳傘啊、滑翔機啊,都是通航的一小部分~
7月19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四川省通用航空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提出,未來四川省將著力構建「一核兩翼、多點N網」的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總體布局。
什麼叫「一核兩翼、多點N網」?
「一核」是指強化成都通用航空產業發展核心,重點發展大中型通用航空飛機、工業級無人機和航空發動機研發製造等。
「兩翼」是指以自貢、瀘州、宜賓等為重點的川南地區為南翼,重點發展通用航空零部件、航空運動飛行器、航空新材料等;
以德陽、綿陽為重點的環成都地區為北翼,重點發展通用航空零部件研發製造、教育培訓、航展賽事等。
「多點」是指建設多個通用航空小鎮(產業園區)及飛行營地。
「N網」是指布局建設N個通用航空網絡。加快推動建設通用航空研發製造基地、無人機試飛基地和航空教育培訓基地,布局建設應急救援、低空旅遊、短途運輸、工農作業四大重點網絡體系。
光從總體布局中我們就能看出,成都,在這次的《規劃》中再次C位出道。
究竟怎麼建設,下面產爺給你仔細說一說。
"成德綿同城化"背景下的航空產業布局
規劃原文
以產城融合發展為指引,依託成都、德陽、綿陽等具有通用機場且條件成熟的區域科學布局建設通用航空小鎮(產業園區),廣泛開展各類「通用航空+」作業和通航相關服務業。重點發展通用航空飛機整機及零部件研發製造、教育培訓、低空旅遊等。
看看!成、德、綿三兄弟又一次捆綁亮相。建通用航空產業園區?這可難不倒「三兄弟。
先從成都看起走,成都啥子不多,產業功能園區多的是!66個產業功能區拿出來翻一哈,符合標準的就有4個!
彭州市的成都航空動力產業園、新都的成都軌道航空產業功能區等通航產業功能區、簡陽市(未來的簡陽區)的天府國際臨空經濟產業功能區,還有一個就是《規劃》重點提及的金堂縣成都通用航空產業園!
如果我們將這四個產業區比作一個偶像團體
那麼成都通用航空產業園就是當之無愧的門面擔當!
依託成都市唯一獲得軍方、民航等單位批覆同意的水陸兩棲通用機場,成都通用航空產業園未來將建成中西部地區通用航空樞紐、國家千億級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範園區、國際知名的航空文化旅遊小鎮。
除了成都通用航空產業園,其餘三個航空產業區也都有自己的特色所在:
成都航空動力產業園:動力維修擔當
成都軌道航空產業功能區:整機、零件研發製造擔當
天府國際臨空經濟產業功能區:運輸流通擔當
再來看德陽,完整的通航產業鏈再加上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加持,德陽通用航空產業的發展可以說是相當巴適了,航空人才的培養也成為德陽通航產業園手上的一張王牌!
最後我們再說說綿陽,N多年前,綿陽科技城(北川)通用航空產業園已被國家體育總局航管中心授牌為全國首批「航空飛行營地」。依託這一稱號,綿陽近幾年的通航產業也是快速發展,成為了四川省內通航產業發展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
《規劃》關於通用航空產業園區建設的再提出無疑是在現有基礎上對「三兄弟」進行了又一次的包裝和推廣,省級平台、政策加持,"成德綿同城化"背景下航空產業未來的發展可想而知。
讓全世界都用上成都造的航空裝備
規劃原文
以工業級無人機系統研發為重點,依託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雙流西航港經濟開發區、成都高新區、金堂通用航空產業園,加快培育裝備製造骨幹龍頭企業,提升通用航空研發製造能力,鼓勵引進全球裝備製造知名企業到成都建設製造基地和研發中心,打造西部規模最大、核心競爭力最強的通用航空裝備製造產業集聚區,建設國際知名的無人機研發製造基地。
說到無人機系統研發,成都雖然不能隨便飛無人機,但在研發製造方面還是說得上話的!!!
無論是「帥炸天」的「翼龍」、「雲影」軍用無人機還是讓中國的純電無人機研究躋身世界領先水平的「X-Swift」無人機都是純正血統的成都研發製造!!!(哪怕去23魔方吐泡口水測基因也不帶怕的~)
因為抱著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中航工業成飛的大腿,我們的中大型飛機製造也不在話下。
我們不僅給波音、空客、麥道和法國達索提供民用飛機的零部件,還研製出來了殲10、殲20、梟龍……
成都現有的實力已經擺出來了,再加上《規劃》的buff,未來打造西部規模最大、核心競爭力最強的通用航空裝備製造產業集聚區,建設國際知名的無人機研發製造基地,就不是一句空話。
建設運輸網絡
規劃原文
構建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至省內支線機場短途運輸網絡,依託九寨黃龍、稻城亞丁、自貢鳳鳴、西昌青山、攀枝花保安營等支線機場和通用機場,重點發展應急物資、航空物流等短途運輸。
今年5月,省內首條通航短途航線「成都-自貢」正式開通,從成都到自貢只需要45分鐘左右(悄悄咪咪告訴你據說票價也只在200元左右哦)!!!
短途運輸未來將廣泛運用於短途客貨運輸、商務包機及學員教練機。
換句話說,以後想吃攀枝花的芒果、西昌的醉蝦、自貢的冷吃兔、阿壩州的氂牛肉都是分分鐘的事~
想學開飛機的同學,也可以開始制定學習計劃了。
建設短途運輸網絡,帶動經濟發展是一個方面,同時它還承載了另一個相當重要的社會功能。
近日,持續不斷的高強度降雨又給了四川致命一擊,汶川、大邑等地均遭受了地質災害的摧殘,作為地質災害頻發地區,這也是《規劃》中重點發展應急物資短途運輸的原因。
未來航空網絡的完善,也將更有利於開展及時快速的救援行動和物資補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