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李子柒一樣生活嗎?這個鄉村振興的「示範田」,了解一下

2019-10-14     產業成都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當代年輕人開始崇尚有機生活

產爺的好朋友胖胖就是有機生活者之一,趁著假期,約著來到天府農業博覽園(以下簡稱天府農博園),說是要帶產爺好好體驗一哈。

原以為就是一次單純的農家樂之旅,到了之後發現,這個「農家樂」之旅有點不一般……

綠道、田園再加上河流,這裡環境簡直好的沒話說。

有機生態農場、共享農莊、特色風情街道、特色斑竹林景區……吃的、耍的、體驗的想整哪樣整哪樣!

吃驚之餘,產爺對這個大名鼎鼎的天府農博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決定好好研究研究!

深入了解後才知道,這個天府農博園可是有點來頭的~

2017年8月,四川省委省政府採納了將四川農業博覽會辦在田間地頭的建議,把四川農博會的永久會址確定在新津縣興義鎮,規劃出一個總面積129平方公里,核心區面積11平方公里的天府農博園。

同年10月,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即《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從12個方面對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地實施進行了總體布局。

新津縣按照鄉村振興戰略的要求,以天府農博園建設為載體,進行推進農商文旅體融合發展的實踐探索,規劃提出以天府農博園核心區的創新發展帶動鄉村振興的探索與實踐,助推四川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

2018年以天府農博園建設為載體的鄉村振興工作初見成效,被評為全省鄉村振興示範點

從規划上來看,天府農博園將塑造一個北田、中展、南鎮格局,形成一島一脈兩區多廊的空間結構。

每個區域都有不同的特色功能劃分。

農博會展島農業產品博覽、農業科技示範、農耕文化為主要功能,已經建成的天府農博創新中心和已經開工的天府農博園主展館項目都在這裡。

農博大田展區將依託北部大田資源和特色林盤,融入農博產業,重點建設現代農業、特色農業、生態農業、都市農業四類大田展區,全力打造國內外新型農 業經營主體同台競技的舞台。

農博興義小鎮則將圍繞農博論壇服務、農業產業促進、農旅濱水休閒、 農民品質生活四大核心功能,建成集會議、研討、培訓、農業技術推廣、雙創為一體的風情水鎮

天府農博園主展館項目效果圖

天府農博園主展館項目打圍現場

看到這裡有些看官可能要問了,說的這麼熱鬧,是不是真有這麼好呢?

別急,產爺跟你一樣的好奇,所以好好的在核心區好好轉了轉,打探了一番~

搭平台、展技術

推動項目創新、產業融合

產爺最先來到的就是天府農博創新中心,作為天府農博園最新、最具特色的農業展示平台,這裡果然沒有讓我失望。

天府農博創新中心

創新中心空間不大,但裡面包含的農博園信息卻不少,新津及整個天府農博園的規劃、打造情況;天府農博園及其周邊區域打造點位的實景沙盤,各個點位的空間布局、地理位置,在這裡都能看到。

不過最能吸引產爺的還是創新中心裏面展出的無土栽培有機蔬菜活體、魚菜共生系統、稻蝦養殖等新型農業養殖技術。一個個高科技、騷操作,簡直刷新了產爺對農業種植的看法。

魚菜共生系統展示

據工作人員介紹,這些現代農業新科技都是園區內鼓勵項目創新、產業融合發展的成果,園區通過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各大高校等機構合作,為農戶、企業提供技術支持,推動農業科技創新,積極探索新技術、新模式。

就拿漁耕田魚菜共生農場來說吧,將魚和菜放在同一個系統里,魚池裡的水循環到菜槽里,魚糞充當菜的養料,水通過設備循環回魚池,一個系統里既養魚又種菜,既生態又環保。

但技術的創新只是產業融合的第一步,當魚菜共生技術成熟後,再批量化生產魚菜共生魚缸,利用網際網路進行進行線上交易;線下開設親子農場,提供體驗、學習、餐飲等服務;同時,在全國各地開辦培訓班,轉讓魚菜共生技術。

漁耕田魚菜共生農場大棚

這麼一頓瘋狂操作之後,魚菜共生系統的產業鏈得到了延長,利潤也大幅度增長,也成功實現了產業融合。

做民宿、辦學院

「空心村」逆襲成為「熱點村」

隨著我國城市化和工業化的快速發展,大量的農村青壯年都湧入城市打工,一年中大部分時間都工作、生活在城市。農村常住人口的減少有如大樹之空心,因此這些村莊被稱為「空心村」

天府農博園核心區里的張河社區曾經也是一個「空心村」,不過隨著共享農莊的開設,成功逆風翻盤,成為廣大人民節假日休閒度假的新寵兒~

集趣 · 農博園共享農莊別墅

集趣 · 農博園共享農莊別墅就是天府農博園開啟的「網際網路+共享農莊」模式的探索成果,農莊就在張河社區之中,可以說是近距離體驗農家生活,吃的是農家飯,看的是田野風光,逛的是村民自產的農夫集市,如果感興趣還可以自己動手在幾何花園裡犁犁地、種種菜。

張河社區街景

目前集趣·農博園共享農莊共開發成型兩期,由於1期正在做改造升級,未來將與農夫集市連接成片區,所以產爺探訪的時候共享農莊可供居住的有23棟(1期5棟,2期18棟)。

共享農莊改造升級打圍現場

住在共享農莊隔壁的張姐告訴產爺,平時來共享農莊玩的人比較少,可一到節假日,共享農莊基本都是滿員,想來住的都要提前預定才得行。

真的有這麼火爆?產爺抱著懷疑的態度在攜程網上搜了一下,共享農莊是真的挺受歡迎的~

圖片數據來源:攜程網

除了統一建設的這二十多棟小屋可以用來做共享農莊之外,張姐還告訴產爺,如果有村民家裡的房子空著的,也可以統一交給文旅公司進行管理,只需要提供房子,每年就可以拿分成。

(這不就是產爺做夢都想要的躺著掙錢嗎!?)

更令人羨慕的是,由中國農業領域的龍頭企業——新希望集團牽頭,與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國農科院培訓中心)和新津縣人民政府在天府農業博覽園內共同成立「天府希望綠領學院」還時不時的給當地居民發放培訓福利!!!

綠領學院的建立旨在打造農業教育培訓的「新搖籃」,為四川培養一大批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新農夫、新廚師、新農工)。

「只要想學,報名就可以去,還是多好的,我家女兒就去參加了廚藝培訓的。」王婆婆告訴產爺,隨著共享農莊帶來的人流量越來越大,不少當地的居民也做起了飯館的生意,經過綠領學院的培訓,生意做的是有聲有色。

倡生態、做有機

川台農業合作助推「三生」產業

成都,農家樂的發源地。

1986年,成都郫縣友愛鎮農科村的徐家大院誕生了中國第一家農家樂。

三十多年過去了,成都的農家樂也與時俱進,進行了升級更新,現在這些「農家樂」大部分改名為「生態農場」。

在百度地圖裡,輸入「成都」、「生態農莊」這兩個關鍵詞進行搜索,得到的結果共有90條。

天府農博園裡就有這麼幾家農場,在「土地流轉」、「鄉村振興 、三權分置」等一系列的宏觀政策和鼓勵措施下,在綠水青山中建立有機農業生產基地,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成功推進一二三產業的融合,推動發展以融合為特徵的生活、生產、生態「三生」產業

其中被授予「川台農業合作示範基地」的成都翔生大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翔生有機生態農場)和成都桃園湖觀光農業有限公司(番薯藤TINA莊園)就是發展「三生」產業的重要助推者。

番薯藤TINA莊園

位於斑竹林景區內的番薯藤TINA莊園,巧妙的滿足了遊客在觀賞完農村生態景觀之後,對農家生活和農業生產的體驗需要。

北歐風格的裝飾,讓農莊成為拍照打卡的好選擇;有機的蔬菜的採摘,有機食物的烹飪,給遊客最深入的有機生活體驗;用有機食物做出來的甜點,則是遊客帶回家的最佳伴手禮。

據番薯藤TINA莊園工作人員介紹,目前進入農莊體驗的遊客大多數都是玩完斑竹林之後才過來的,十一國慶大假期間,隨著斑竹林景區接待人數的增長,番薯藤TINA莊園一天也能接待400-500名遊客。

番薯藤TINA莊園及斑竹林景區位置圖

翔生有機生態農場更加注重於有機產品產業鏈的完善,翔生有機生態農場在天府農博園翔生有機生態農場規劃了15000畝有機種植體系,涵蓋有機植物工廠、有機香草、有機蔬菜、有機水果、有機芽苗菜等超過300個來自不同地域和國家的有機作物品種。可以說是種類齊全,選都選不過來~

農場分為前院和後院,前院有採摘區、遊玩區、餐廳和接待中心等,後院純生產,不對外開放。在這裡,有機愛好者吃、喝、玩、賞的需求都可以的到滿足~

翔生有機生態農場餐廳招牌

為了進一步推動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翔生有機生態農場還將生產出來的有機蔬菜進行加工包裝,在線上、線下進行售賣。

除此之外,翔生有機生態農場還創辦了翔生學院,以其全球化的眼光和思維布局中國有機教育市場,為中國孵化從田園到餐桌有機產業鏈創業人才,將青年勞動力留在鄉村。

對了,9月24日,中國天府農業博覽園項目在成都開工建設。此次集中開工的29個項目,主要包括天府農耕文明博物館、農民工博物館、扶貧攻堅博物館、藍城農旅融合發展示範項目,建成之後對四川農博會承載能力具有決定性意義!

農博會的承載能力擴大了,帶來的流量也會更多,天府農博園「農博引領+鄉村振興」的路也將越走越寬!

最後不得不承認,探訪完天府農博園後,產爺「酸」了,作為一個每天穿梭於鋼筋、水泥森林裡的社畜,農博園裡的鄉村生活才是我的理想生活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m4poy20BMH2_cNUgp4SD.html













成都動漫夢

20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