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宋是一段神奇的歷史,皇帝個個是奇葩,所以下面的官員日子都不好過。
今天講講南朝宋名將沈慶之的故事。
他是一個有能力的好員工,想早點退休,但皇帝堅決不幹,給了他各種賞賜讓他幹活,最後,他終於在80歲的門檻上,被小皇帝殺了。
他用生命證明了一個道理:不怕神一樣的敵人,就怕神坑的老闆。
1.30歲進入職場
沈慶之出身於吳興沈氏。
這個家族雖不是頂級豪門,卻陸陸續續出現了很多牛人,據記載,沈氏「子孫見史者一百五十八人,三十八人有正傳,一百二十人附焉」。
沈慶之30歲才開始混職場,然後因為自己很能打仗,一路混到了皇帝劉義隆身邊,並在40多歲時,當上了淮陵太守,成了正員將軍。
然後沈慶之就遇到了拉幫結派的問題。
領軍將軍劉湛想要拉攏他,對他說:你在下面基層乾了這麼多年,我要推薦你,讓你得到提拔。
沈慶之回答道:「下官在省十年,自應得轉,不復以此仰累。」
我都熬了這麼多年了,自然應該要調動啦,不勞煩您費心。
為何沈慶之要拒絕劉湛?因為劉湛對皇帝懷有二心,皇帝正在考慮怎麼解決呢。
一天,皇帝連夜召沈慶之進宮。
沈慶之過去之後,皇帝震驚了:你為啥穿著戎裝?
沈慶之說:「夜半喚隊主,不容緩服。」
老闆,你大晚上著急把我喊過來,肯定有緊急的事情要我辦!
皇帝果然下令,讓沈慶之捕殺劉湛的黨羽劉斌。
由此可見,沈慶之很會揣摩老闆的意思。僅僅是穿衣這件小事,就讓皇帝對他刮目相看。
2.地方蠻族的剋星
被皇帝看中後,沈慶之有了很多表現機會。
雍州境內有蠻族作亂,皇帝派沈慶之去。沈慶之不負眾望,先大破緣沔諸蠻,活捉7000多人,然後繼續攻打湖陽蠻,又俘虜了10000多人。
武陵王劉駿被任命為雍州刺史,去上任的路上,又遇各種蠻族作亂。沈慶之又打得蠻族近20000人投降。
誰料劉駿椅子還沒坐熱乎,又有蠻族打起來了。這次是實力兇悍的鄖山蠻,之前別人打了很多次都打不贏,結果沈慶之一去,又活捉了30000多人。
沒過幾年,雍州再次出現蠻族叛亂,沈慶之又率兩萬多人去討伐。一通虛虛實實,聲東擊西,那些蠻族就跪下唱征服了。
這一次,沈慶之「斬首三千級,虜生蠻二萬八千餘口,降蠻二萬五千口,牛馬七百餘頭,米粟九萬餘斛」。
但,蠻族永遠有幹勁。這邊的蠻族才安分,那邊的又鬧起來了。沈慶之還沒歇口氣,又率軍去征討幸諸山犬羊蠻。
這裡的蠻族占據險要地勢,還把防禦工程做得很好。
沈慶之下令在山下紮營,軍營之間相連,他還讓大家在營內挖出水池,預防敵軍火攻。
果然不出他所料,蠻族趁夜黑風高悄悄跑下山,準備火燒連營。大家從軍營中的水池取水滅火,用弓弩反擊,對方趕緊溜走。
時逢雨季,沈慶之也不強行上山,就在山下穩居。時間一長,蠻族缺糧食,只好乖乖下山投降。
沈慶之有頭風病,所以喜歡戴一頂狐皮帽子。蠻族怕他恨他,就給他取外號「蒼頭公」。
每當沈慶之的軍隊殺過來,蠻族就會慌忙大喊:「啊,蒼頭公又來啦!」這長年累月的震懾力,堪比「狼來了」。
3.我的老闆是戲精
幾年後,太子劉劭突然弒父篡位。
當時沈慶之正和武陵王劉駿一起攻打蠻族。有人把消息帶到前線告訴劉駿,劉駿決定起兵,討伐大哥劉劭。
劉劭也很忌憚弟弟的兵力,所以秘密寫信給沈慶之,讓他殺掉劉駿,搶奪兵權。
沈慶之的內心是拒絕的,他直接去找劉駿。劉駿內心慌得一批,拒絕他的求見。
沈慶之選擇直接衝進去,把密信交給劉駿。
這時,劉駿的操作簡直讓人驚呆了!只見他撲倒在沈慶之腳邊,表情悲傷,眼淚說來就來,請求在死之前能和老媽告別。
劉駿一聲「哇」,奧斯卡小金人帶回家!
沈慶之只好明說:我對你爸爸是忠心的,我只想跟你一起幹掉你哥,給你爸爸報仇。
劉駿很激動,起身後又拜倒在沈慶之腳邊,說:「家國安危,在於將軍。」
就這樣,劉駿成了沈慶之的新老闆。
劉駿的主簿顏竣,聽說要討伐劉劭,提出應該先聯合各地藩鎮,再慢慢打仗。
沈慶之厲聲呵斥:這種大事,什麼外行都要來參一腳。
劉駿趕緊讓顏竣退下,讓沈慶之安排起兵之事。
不到十天,沈慶之就把里里外外都安排妥當,大家都懷疑沈慶之背後有神兵相助。
沒過多久,劉駿不僅成功稱帝,還順利擒殺劉劭,成為劉宋政權的正牌皇帝。
沈慶之也因功升職,還被封為南昌縣公,食邑三千戶。
劉駿當了皇帝,肯定有宗室子弟不服,南郡王劉義宣聯合兩位刺史起兵謀反。
皇帝趕緊搬出69歲的沈慶之。沈慶之一出手,果然不同凡響,幾路叛軍相繼被剿滅。
然後他再次因為軍功升職,加封開府儀同三司。但沈慶之可能擔心功高震主,表示拒絕,於是改封為始興郡公。
公元455年,沈慶之已經70歲了。他對皇帝說:我已經年滿70了,早就超過了退休年齡,請求退休養老。
皇帝表示理解,然後封他為侍中、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沈慶之多次推辭,但皇帝堅決不同意。
沈慶之:我就想正常退休。
皇帝:我就想表現一下對老功臣的關愛。
雙方掰扯了很久,沈慶之急了,跑到皇帝面前引經據典,痛哭流涕,請求退休。
皇帝很無奈,只好停止作秀,解除他的所有官職,讓他以郡公的身份回到他的私宅養老。
沒過兩年,皇帝又想喊沈慶之回來工作,沈慶之表示拒絕。
後來,竟陵王劉誕起兵造反,皇帝立馬呼叫沈慶之,各種官職頭銜堆上去,讓他去平叛。
劉誕聽說沈慶之要來,讓手下一個沈家人去打感情牌,被沈慶之一把趕回去。
沈慶之擔心劉誕投靠北魏,就派人駐紮在劉誕的駐地附近,攔住後路。
後來劉誕被大軍圍攻,果然準備帶小隊人馬北逃,然後被沈慶之的安排嚇回來了,繼續留守廣陵。
皇帝想要儘快結束,就把各地軍隊紛紛調往廣陵,交給沈慶之安排,偏偏沈慶之因為天氣原因遲遲不進攻。
皇帝看沈慶之進度太慢,又開始表演了。
他讓御史中丞庾徽之上奏請求免除沈慶之的官職,然後自己下詔表示不追究。意思是:你看你一直不動,大家都找我告狀了,但我知道你的為人,相信你能辦好。
說白了就是想催沈慶之快點打仗。
看吧,皇帝一旦當起戲精,還有後宮妃子什麼事兒。
好不容易等到天氣好一點,沈慶之攻破廣陵城,殺死劉誕。
皇帝想要屠城,沈慶之竭力勸阻,最後改為「五尺以下全之,女口為軍賞,男丁殺為京觀」。就是說,放過小孩,抓女人,殺男人。
接著,皇帝又想借著軍功,封沈慶之為司空,但沈慶之堅決不答應。最後皇帝就改為給他一項特權,「朝會位次司空,門施行馬」。
4.戲精生的小戲精
公元464年,皇帝劉駿死了,但他死也不放過沈慶之。
他臨死前讓沈慶之做了顧命大臣,還說:以後如果有比較大的戰事,全部聽沈慶之的。
太子劉子業繼位後,也給沈慶之各種賞賜,沈慶之依然拒絕。
因為劉子業太荒唐了,同為顧命大臣的柳元景和其他一些大臣準備廢了他,改立劉義恭為帝。
柳元景是個實在人,提前把這事告訴了沈慶之。
沈慶之一聽劉義恭的名字就頭疼。因為劉義隆在位北伐時,這位時任江夏王的劉義恭,曾讓沈慶之帶三千人去打北魏大軍,完全是個敢想敢說不過大腦。
沈慶之的內心是拒絕的,所以他轉頭就把兄弟賣了,把這個計劃透露給小皇帝。
小皇帝誅殺了這批人之後,對沈慶之更加信任了。
然而,沈慶之也意識到皇帝的昏庸,於是經常勸諫,搞得皇帝很不爽。
沈慶之擔心禍事臨門,決定閉門謝客,前前後後好幾撥人跑去勸他廢掉皇帝,他都裝聾作啞。
後來,皇帝又誅殺了一個將軍,猜到沈慶之又要去說他,就下令關閉青溪諸橋,阻攔他進宮。
沈慶之果然如他所料,要進宮勸諫卻無法進去,只好回家。
很明顯的,皇帝已經很煩沈慶之了。
沒多久,皇帝就給沈慶之賜了毒藥,沈慶之不肯服毒,被活活悶死,享年80歲。
然後小皇帝也學著老爸作秀,宣稱沈慶之是病死的,追加各種封號,賜諡號「忠武公」。
結果沈慶之的葬禮還沒辦,小皇帝就被叔叔劉彧幹掉了。
回顧沈慶之這一生,為老劉家工作了半個世紀,戰功赫赫,智商、能力、忠心都沒得說,可惜遇到了坑人的老闆。
這種情況下,所謂的「忠心」就成了「愚忠」。
只要他願意,他完全可以把持朝政,廢掉昏君,另立新皇,但他死守一顆忠心宅在家裡,變成了一顆人人都想拉攏的定時炸彈。
這個時候,小皇帝要是不殺他,就該擔心自己的處境了。
忠誠固然重要,但也要分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