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電視劇《清平樂》熱播,王凱飾演的宋仁宗溫柔得像個中央空調,江疏影飾演的曹皇后有才華有膽識就是不太會撒嬌。還有晏殊、歐陽修、范仲淹等一大幫文壇大佬,心情有一點點變化就忍不住吟詩作詞,整出了一大堆經典作品讓我們「閱讀並背誦全文」。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宋仁宗時期,究竟有哪些文壇大家。
1.晏殊
晏殊是一個幸運的人,因為很多著名文人都仕途不順,生活潦倒,進入了「詩人不幸詩家幸」的怪圈,但晏殊卻是一個官至宰相的大才子。
晏殊從小就是個神童,14歲就被賜「同進士出身」。他熱愛學習,能詩善詞,尤擅小令。
他最有名的作品應該是那首《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把離愁寫得如此有水平,後人難以超越。
大概是因為這首詞寫得太好了,王國維多次在《人間詞話》中提到它,把它和《詩經·蒹葭》作比較。
王國維還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釋諸詞,恐為晏、歐諸公所不許也。
在語文課本里躲開了這首《蝶戀花》,卻躲不開王國維的金句洗腦。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也是晏殊的膾炙人口的詞作。「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當初背誦時,只覺得幸好他寫得短,後來才意識到,好作品真的值得流傳千年。
晏殊自己寫詞很厲害,他的兒子晏幾道也是著名詞人,兩人合稱「二晏」。
晏幾道的生活模式,堪稱北宋版賈寶玉。老爸在世時,他是錦衣玉食的公子哥;老爸去世後,家道中落。這種大起大落的生活,為他提供了豐富的創作靈感,成就了《小山詞》。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
「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
晏幾道的詞,就算沒背過,肯定也見過幾句。就算沒見過,隨便搜兩句,都可以拿來作為古裝/玄幻言情偶像劇的劇名。
2.范仲淹
在電視劇《清平樂》中,范仲淹人未至書先至,他為了給母親守喪申請辭職,由此給了宋仁宗借題發揮和劉太后抬槓的機會。
范仲淹守喪期間住在應天府,當時晏殊正好被貶,知應天府,大力扶持應天府書院,便把范仲淹邀請到書院講課,兩人遂成為好友。
范仲淹非常耿直,所以經常被貶斥,但他初心不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最著名的作品是《岳陽樓記》,這其實是一篇替朋友寫的軟文。
「慶曆新政」失敗後,范仲淹被宰相呂夷簡坑了,貶到河南鄧州。
這時,他的朋友滕子京已經被貶到巴陵(岳陽)有一段時間了。
滕子京重修了岳陽樓,為了宣傳一下自己的政績,寄了《洞庭晚秋圖》給范仲淹,請范仲淹幫忙寫文章。
於是,范仲淹在遙遠的鄧州,寫下了這篇著名的《岳陽樓記》。此文一出,誰還不知岳陽樓之名?
然而,范仲淹到底去沒去過岳陽樓?這個問題依然存在爭議。
毀三觀的是,史料記載的滕子京是一個貪官,他被貶到巴陵是因為挪用公款,修岳陽樓也是為了搜刮錢財和邀功請賞。
3.歐陽修
歐陽修考上進士的時候,晏殊是主考官,歐陽修算是晏殊的門生。
按照晏殊的說法,歐陽修之所以沒成為狀元,是因為他鋒芒過露,考官們想挫挫他的銳氣。
等歐陽修當主考官的時候,他看到一張答卷超級滿意,覺得那是自家學生曾鞏的卷子。
歐陽修想鼓勵這種文風,又怕人家說他偏袒自己人,就把這張卷子評為第二名。結果這張卷子是蘇軾同學的。
可憐的蘇軾,經歷和歐陽修同樣的命運(被壓名次)。
這次考試中,和蘇軾一起被錄取的還有蘇轍。
大家仔細品,「唐宋八大家」,差不多有一半人是這個小圈子裡的人,所以大佬的朋友也都是大佬!
歐陽修雖然寫文章詩詞都很厲害,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號稱北宋文壇領袖,但他太有個性了,以至經常被貶。
話說范仲淹被貶到河南鄧州那會兒,歐陽修上書幫范仲淹等人說話,結果自己也被被貶到了滁州,然後就寫下了著名的《醉翁亭記》。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慶曆五年的一波貶謫,搞出了兩篇必背名篇,不知道宋仁宗是怎麼想的,反正廣大學子很辛酸。
4.李清照的曾外祖父
回到歐陽修失去了狀元之位,被壓名次的時候。
電視劇《清平樂》中講的是,劉太后不喜歡他這種年輕氣盛的狀元郎,於是歐陽修以前泡妹紙寫的小黃詞都被翻出來了,傳得到處都是,影響很不好。
當時,取代歐陽修成為狀元的,是沉穩的王拱辰。
王拱辰被「榜下捉婿」,娶了大官薛奎的三女兒。
歐陽修考完進士也結婚了,但妻子胥氏走得早,所以歐陽修成了薛奎的四女婿。
當初是競爭對手的歐陽修和王拱辰,竟然成了連襟。
薛家三小姐去世後,老薛不肯放過王拱辰,繼續把五女兒嫁給他。為此,歐陽修寫詩調侃老王:「舊女婿為新女婿,大姨夫作小姨夫。」
很久很久以後,王拱辰有一個孫女王氏,嫁給了蘇軾的門生李格非,生了個著名的女兒——李清照。
這樣一算,李清照和歐陽修竟然也是親戚!
李清照寫了一篇《詞論》,把前人的詞都評論了一番,內容相當犀利。她對歐陽修這撥人的評價是:「至晏元獻、歐陽永叔、蘇子瞻,學際天人,作為小歌詞,直如酌蠡水於大海,然皆句讀不葺之詩爾。又往往不協音律,何耶?蓋詩文分平側,而歌詞分五音,又分五聲,又分六律,又分清濁輕重。」
啥意思呢?
就是說:晏殊、歐陽修、蘇軾這些人,他們學究天人,填這些小歌詞簡直像拿小瓢瓢到海里舀水一樣簡單,但是他們寫的像詩不像詞,沒法唱出來。
當初王拱辰被歐陽修懟,現在曾外孫女還回來了。
5.一堆大佬
公元1037年,18歲的曾鞏隨父入京,遇上了同樣隨父入京的王安石,兩人因為文章結為好友。
曾鞏當了歐陽修的學生之後,把王安石的文章也推薦過去,大獲讚賞。
5年後,王安石就考上了進士。
而可憐的曾鞏,擅長策論卻不擅長應試。一直等到1057年,歐陽修主考,堅持以古文、策論為主,曾鞏才和蘇軾、蘇轍等人同時被錄取。
王安石還有個年紀相仿的好朋友司馬光。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司馬光除了砸缸還寫了《資治通鑑》。果然,大佬的朋友都是大佬!
可惜王安石堅持要變法,司馬光堅決反對變法,兩人變成政敵。
夾在中間的蘇軾十分悽慘。王安石搞變法的時候,蘇軾跟著司馬光一起反對,然後蘇軾被貶。司馬光掌權後,蘇軾發現變法也是有好處的,又反對司馬光的保守,然後蘇軾又被貶。
在新舊兩黨的夾擊下,蘇軾顛沛流離,研究各地美食,寫出各種「閱讀並背誦全文」的作品,這是另一個故事了。
王安石還有一個朋友叫周敦頤。
公元1060年,回京述職的王安石遇到了同樣回京的周敦頤。他們早就想認識一下,現在終於有機會面基了。
這次見面之後,周敦頤從王安石那裡離開,王安石久久回味兩人之間的交談,甚至忘了吃飯睡覺。
而周敦頤,就是那個寫出了《愛蓮說》的男人。
6.亂入的其他名人
宋仁宗時期,還有很多名人,隨便再講兩個吧。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辯忠奸……」
包拯是宋仁宗時期的名臣,但他的特長不是查案子,而是彈劾。因為他敢於彈劾權貴,所以在民間呼聲很高,喜提「包彈」外號。
曹皇后的弟弟曹佾,就是「八仙」中的曹國舅。
曹國舅是如何成仙的呢?有兩種說法,一種說他是呂洞賓的弟子,一種說呂洞賓點化了張果老,張果老又點化曹國舅。
不管誰點化誰,反正是成仙了,輩分還比較低。
現在,大家搞清楚《清平樂》《包青天》《東遊記》之間的關係了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GDsPgnEBfwtFQPkdJpC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