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呷」​早飯,不止一碗米粉

2019-09-02     咕嘟夜食

編 輯 /子琪 出 品 / 自由氣質

我喜歡深夜的酒,但更愛清晨的粥。

總有一種味道,足以把你從睡夢中喚醒,或是熟悉,或是陌生。那是清晨的一粥一飯,卻總讓人想起家鄉的一磚一瓦,一時間,仿佛空氣中、陽光里都充滿了家鄉的味道……

咕嘟夜食2019特別企劃·早城故食,帶你領略日出之食的煙火人間……

湖南長沙,是追星女孩的福地。


之前網上流傳著這樣一個段子,說是長沙遍地是明星,五步遇謝娜,十步遇何炅。即使後來被他們闢謠,但長沙依舊是無數人心中嚮往的城市,因為這裡除了娛樂的吸引,還有美食的誘惑。



油重色濃、香辣鮮嫩的湘菜,使得無數食客慕名前來不說,就連看似簡單的早餐,也讓人慾罷不能。

呷早飯

有粉有面才夠味

國人有個習慣,街坊見面不說你好,而是問「吃了沒」


這句話在全國各地的表達方式不同,河南人常說「吃了沒(mou)」,長沙人則是「呷[xiā]早飯冒咯」。雖然讀音不同,但鄰里之間的關懷卻是真真兒的。



對於長沙人來說,呷早飯,必須得有粉有面


雖說湖南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但粉面卻有著一種魔力,讓長沙人為之著迷。據說,在老長沙長大的孩子,幾乎都是嗦粉長大的,他們的朋友圈經常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嗦粉是我起床的動力」。



長沙大街小巷裡的麵粉館,經常是天還未亮,門前就已開始冒起濃濃白煙,那是麵粉店的老闆在熬湯,也是在提醒著食客們,是時候起床嗦粉吃面兒了。


老長沙米粉的標配四件套:酸豆角、酸菜、榨菜和蒜蓉。沒有它們,老長沙米粉便失去了靈魂,和其它米粉無異。



長沙人吃粉有講究,一燙頂三鮮,因此粉要趁熱吃。除此之外,蓋雙碼、加滷蛋、加配菜,也都是長沙人吃粉時必不可少的操作。


清早,看著米粉在辣湯里自由自在的遨遊,開心的夾起一大筷子嗦一嗦,再喝上幾口原湯,如果碗里剛好有一個現煎的雞蛋,那真是給神仙都不換的美事兒啊!



在長沙,有粉必有面,麵館和米粉館不分家,它們有一個統一的名字——麵粉館


現賣現炒的碼子,鋪滿了整個碗,不扒拉就很難看到下面的面。當你一口面一口碼子吃的時候,才發現原來面早已吸收了碼子的香味,一碗下肚回味無窮。



有些幸福,是需要早起才能感受到的。


粉面何時都能吃到,但清早的吃起來總感覺比其他時間的更美味。可能是那不起眼的麵粉館,和小小的飯碗裡面,有長沙的煙火氣和長沙人的小幸運吧!



呷早飯

就是要甜甜的

粉面,喚醒了長沙人的一天。


但如果你以為長沙的早餐只有他們的話,那可就太天真了!在長沙「呷」早飯,可以選擇的美食遠在你的想像之外。



甜酒沖蛋,是長沙當地的待客茶食中,比較流行的一種。


與此同時,它還是長沙非常經典的一道早餐。甜酒沖蛋和成都的醪糟蛋很像,不過前者的用料更豐富,有糯米粒、紅棗、桂圓等。


六七點中的清晨,空氣中帶著微微涼意,此時喝上一碗色澤明艷誘人,口味柔軟細嫩,酒味醇香的甜酒沖蛋,最好不過了。


甜酒沖蛋里也可加小湯圓


長沙菜,離不開長沙「油貨」。


在老長沙關於「油貨」的記憶里,「糖餃子」和油糖粑粑無疑是甜蜜的象徵。



豬肉大蔥餡的餃子,大家都知道也可能都吃過,但糖餃子對於大部分外地人來說是陌生的,因為它是一道只有長沙人才知道的早餐美食。


糖餃子雖叫餃子,但是它沒有餡兒。


它是用糯米製作而成的,像炸油餅一樣,揉成麵糰,但是中間需要扭一下,而且糯米一定要好,這樣炸出來的糖餃子口感才會鬆軟,顏值才會高。



麵糰炸過之後,還不是糖餃子,還需要在外面在裹上一層糖粉,這樣才算大功告成。


金燦燦的糖餃加上甜甜的白糖,一口下去軟糯酥香,不知不覺就會吃掉一大盆。



糖油粑粑是長沙市的傳統小吃,也是長沙人早上必吃的一口。


油糖粑粑有些像北方的糖糕,不過它的原材料是糯米,口感也更加軟糯,顏色更加的鮮亮。



新鮮出鍋的糖油粑粑金黃脆嫩,甜而不濃,油而不膩,香味誘人,有時只是看著口水就忍不住了。


尤其是現炸好的糖油粑粑,更是讓人忍不住去嘗一口,但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熱氣騰騰的它會燙到你哦!



甜酒沖蛋、糖餃子、糖油粑粑,它們都甜甜的,在清晨來上一口,不僅暖胃還更暖心,還能找到老長沙的味道。

呷早飯

沒吃這些不能說來過長沙

長沙,有老茶館,可以喝茶吃早點,但知道的人卻越來越少。


廣州的早茶店,菜品豐富,花樣繁多,但長沙的茶館卻是另一番場景,在那裡,包子是非常常見之物。鹽菜糖包、大肉包,再配上一壺茶,雖不算精緻,但也開啟了熱乎的一天。


老榮華齋是長沙為數不多還在營業的老茶館


長沙是不遜於重慶的小吃之都,長沙人對小吃的瘋狂熱愛,也蔓延到了早餐餐桌上。


饊子,知名街邊小吃,是長沙人的早餐餐桌上的常客,還成為了甜酒沖蛋的絕佳cp,又軟又脆的口感,著實讓人驚艷。



燒麥,是長沙人的執念。


起源於北京,卻紮根於長沙。老長沙對燒麥的熱衷不遜於粉面,他們喜歡的燒麥,豬油渣和胡椒必不可少。油膩卻又帶點辣的味覺衝擊,實在是讓人忘不了也戒不掉。



銀絲卷,漸漸消失的傳統早餐美食。


在花捲都很難買到的今天,銀絲卷也是越來越難見了。它形似畫卷,但製作更精細,抽起來以「銀絲縷縷」而出名,口感鬆軟香甜,比一般的法式小麵包還要好吃。可惜,已經成為了很多人想吃卻買不到的東西了。


長沙的生活節奏不快,呷早飯也吃的很豐富,難怪是無數人嚮往的地方。對於長沙,我們記憶最深刻的是勁道爽滑的米粉、甜蜜的油貨和日漸沒落的老茶館。


長沙的早餐,你們記憶最深的是什麼呢?評論區一起聊聊吧~

(文中部分配圖源自網絡)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rnWl_mwBJleJMoPM-UP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