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刺90天 打贏殲滅戰」專欄 視頻丨紫雲「四個抓手」盤活農村產業

2020-04-09     亞魯紫雲




作為安順市唯一沒有退出貧困縣的縣份,我縣在毫不放鬆抓緊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圍繞做強產業促進村級集體經濟增長、村民穩定增收目標,一刻不停、一步不錯、一天不誤,推行支部書記具體抓、第一書記定點抓、包保幹部蹲點抓、幫扶幹部協助抓「四個抓手」盤活農村產業,強力推動產業向規模化、標準化轉型升級,確保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村支部書記,是一個村的「領頭雁」,眼下正是春耕的大忙時節,在白石岩鄉幸福園村4200多畝的壩區產業基地里,村支書郭鵬飛正帶領著村民搶收換季的甘藍,為移栽第二批紅心紅薯做足準備工作。


白石岩鄉幸福園村支書郭鵬飛:現在我們看到的是甘藍,種甘藍一方面是為了增加農戶的收入,另外一方面是為了輪作,能夠保證紅心紅薯的產量,在4月前,我們這些甘藍要全部收完,然後全部種上紅心紅薯。


據介紹,幸福園村作為紫雲紅心紅薯的主要種植區,近年來為進一步做優產業,實現土地效益的最大化,幸福園村以村合作社為平台對全村土地進行流轉,統一組織開展規模化、規範化種植,目前已建成全縣最大的紅心紅薯種植基地。


白石岩鄉幸福園村支書郭鵬飛:紅心紅薯每畝的利潤在3000元至3500元左右,為了能夠保障我們紅心紅薯穩定的發展,我們把所有的土地全部集中流轉了,農戶在裡面務工,現在我們是以整村的形式來推進紅心紅薯產業,給老百姓提供一個增收的渠道。


作為深度貧困縣,除了依託原有的特色產業發展帶動以外,為了確保按時打贏脫貧攻堅戰,省、市、縣各級黨委、政府還選派了一批優秀的黨員、幹部,下沉到各貧困村蹲點、駐村,幫助他們因地制宜,引導農業產業發展。

在火花鎮九嶺村,駐村第一書記馮開奎,結合早春時節種樹的有利時機,正忙著和貴州大自然公司棕櫚樹種植項目負責人,討論在九嶺村實施900畝棕櫚樹種植的相關事宜。

據介紹,九嶺村地處火花鎮較為偏遠的地區,山高坡陡、耕地面積較少,為了幫助當地群眾發展,馮開奎擔任駐村第一書記以來,與駐村工作隊的成員一起,通過不斷的走訪、研究,制定了九嶺村的產業發展規劃。


火花鎮九嶺村駐村第一書記馮開奎:我們今年引進了棕櫚樹種植,種植900畝,種了以後農民可以有種樹的勞務收入和棕樹的收入,來把剩餘28戶89名貧困戶,全部達到脫貧,再加上我們原有的產業,養鵝、養雞、養蜂,通過這幾個產業,使九嶺村的脫貧任務能按時打贏。

山上種樹、樹下養殖,不僅解決九嶺村山多地少產業發展困難的問題,更有效的吸收了村裡的貧困勞動力。現年59歲韋小桑,正是因為管理蜜蜂養殖,也在2019年實現了脫貧。


火花鎮九嶺村村民韋小桑:像我們這把年紀,如果出去又找不到工打,就在家按村裡做這個產業,我來這裡管蜜蜂,一個月得1800元,這個蜜蜂割好糖以後,我們還有錢分,生活才越來越有盼頭。


產業的發展不是僅靠一個人的努力可以實現的,在九嶺村,還有一群從市、縣各單位、部門選派的駐村幫扶幹部,他們與駐村第一書記、村支兩委黨員幹部共同組成了脫貧攻堅突擊隊,從調查摸底,到結對幫扶,再到產業發展,每一處都可以看見他們的身影。從市委組織部選派的齊健,就是其中的一員。


火花鎮九嶺村幫扶幹部齊健:我們來到村裡,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幫助村第一書記和村黨支部書記,能夠理清發展思路,構建良好的產銷平台,實現可持續的發展,通過我們成功的產業發展,使建檔立卡貧困戶得到真正的實惠,過上更好的生活。


正是在駐村第一書記以及各級各部門包保幹部、幫扶幹部的幫助下,如今在九嶺村全村養殖蜜蜂410箱、林下雞2500羽、鵝500羽、優質肉雞10000羽,形成了多產業開花,多項目支撐的產業布局。

「衝刺90天 打贏殲滅戰」專欄 視頻丨紫雲「四個抓手」盤活農村產業


火花鎮九嶺村支書羅昭華:駐村工作隊駐村以來,因地制宜,給我們理清了發展的思路,這兩年一直在產業上給我們協調了花椒的種植、核桃,林下養雞、養鵝、養蜂等這些產業,通過這些產業的發展,能夠帶動我們全村203戶貧困戶脫貧。


幸福園村、九嶺村的農業產業發展,只是我縣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為了確保我縣按時脫貧出列,省、市、縣各級各部門不斷加強對我縣的幫扶力度,以支部書記、第一書記、包保幹部、幫扶幹部為「四個抓手」,引導和幫助發展適合自身的產業,並將產業發展同扶志、扶智有機結合,增強貧困戶自身造血功能,進一步盤活農村產業,確保紫雲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來源:縣融媒體中心 記者 / 龍尚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qX3TY3EBnkjnB-0zDs1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