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堆里的黑臭水體,經過處理後,你敢喝嗎?
「五一」前夕,記者來到位於西秀區轎子山鎮的安順綠色動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在綜合膜車間,車間負責人李曉峰取出量杯,打開膜處理器終端水龍頭,接了100多毫升清水,說質量達到純凈水標準。看到記者懷疑的眼神,李曉峰咕嘟咕嘟一口氣就喝下了五六十毫升。記者驚諤,李曉峰淡然:「這就是我們綠色動力的標準!」
青山環繞,空氣清新,這是記者來到安順綠色動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的第一印象,這樣美好的景色,很難將它同垃圾處理聯繫在一起,然而,這兒卻是安順市城區及各縣鄉生活垃圾的處理地,在這裡,垃圾經過特殊處理變身成為清潔能源,通過空中「走廊」又悄無聲息回到千家萬戶。
跟隨垃圾拖運車,記者來到垃圾卸料大廳,垃圾堆放坑裡堆積著小山般的垃圾,來自全市各地的生活垃圾被傾倒在卸料大廳,在進行焚燒處理之前進行發酵,巨大的垃圾吊來回工作,一幅忙碌景象。
提起垃圾焚燒,我們往往想到滾滾的濃煙,刺鼻的異味,然而在安順綠色動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只有氣溫低的時候才能看見煙囪里排出的水蒸氣。公司總經理劉海濱介紹道:垃圾焚燒前在密封的空間裡始終保持負壓,保證異味不外散,焚燒產生的煙氣經過採用脫硝、爐外脫硝系統、消石灰噴射、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塵器除塵等組合工藝加以處理,滿足煙氣排放達到歐盟2000和國家標準。
「現在運轉的是一期工程,每天通過焚燒處理的垃圾達1100噸,年垃圾處理量45萬噸,與垃圾填埋相比減排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約22.5萬噸,通過垃圾焚燒,2019年發電量超過1億千瓦時,焚燒後處理的固化物還能用於工業建築材料,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
生活垃圾的滲瀝液同樣對環境能產生極大的污染,綜合膜車間是解決滲瀝液污染的關鍵環節。化水專工宋曉青帶領記者參觀了滲瀝液的處理流程,垃圾的滲瀝液通過調節池過濾雜質,在厭氧罐中發酵進入生化池進行兩級消化消除有機物,最後進入綜合膜車間進行超濾、納濾、反滲透膜深度處理,骯髒的垃圾滲瀝液處理後成為潔凈的水全部回收利用,實現污水不外排。
經過處理,環境「殺手」變廢為寶,還極大的改善了安順及周邊縣、鄉鎮的生態環境,解決了填埋滲漏造成地下水污染等問題,在實現生活垃圾處理的資源化同時也守護了安順的綠水青山。
(來源:安順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