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市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患者趙某信息在網絡平台流傳,似被泄露。涉及的圖片包含了其姓名、身份證號碼、家庭住址、照片等信息。對此,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范辰律師表示,如果醫療機構泄漏了該患者的個人信息,需承擔相應的民事侵權責任。同時,信息在網絡中流傳,發布者需要承擔相應民事侵權責任,平台方若接到當事人刪除要求後,仍然不採取措施,需承擔擴大影響部分的責任。若為平台方發布,平台方應承擔民事侵權責任。如果後果特別嚴重,有可能涉及刑責。
消息一出,趙某的真實姓名包括身份證號碼、住址等隱私全都被公布在網上,疑似趙某在酒吧的朋友圈也被網友扒了出來,引發了很大爭議。 律師說法:公布疫情關鍵人行蹤軌跡不是侵犯隱私,網友泄露個人信息屬侵權,重則涉嫌尋釁滋事。 目前,網傳「成都衛健委:將視情況採取措施,不排除實施封城。」12月8日,成都市衛健委宣傳處回應,截至目前,沒有發布類似消息。
整整一天下來,網絡上各大平台都在討論這位「轉場女王」的行為,有些甚至已經明顯超出了界限,達到人身攻擊、網暴的程度。 可不少人卻覺得,因為這位「女王」以一己之力,有可能造成整個成都陷入危機,所以只要打著防疫名義,無論是將她的所有信息、個人生活曝光出來,亦或者是喊打喊殺,恨不得立刻將其人道毀滅,「似乎」都是合理的,是一種替天行道。 然而我必須強調:這種心態非但無助於當地更好控制疫情,甚至從長遠的角度來說,會讓在座每一個人都成為網暴的潛在受害者。
20歲確診女子趙某個人隱私信息迅速被曝光。一份網傳個人信息截圖包括趙某從12月2日起行動軌跡的具體地點、時間、市場、同行人等詳細信息。一時間,網上出現了一股調侃、諷刺該女子私生活的輿論熱潮。成都市公安局工作人員接受採訪表示,網傳信息是否屬實需等待調查結果,針對「病例趙某個人隱私疑被泄露」一事,公安已介入調查。
8日上午,@成都日報 就此事發表了評論。評論稱,一個20歲的成都姑娘,在被確診之前,她不過是這個人口超2100萬城市中一個普通的年輕人,活動範圍大如何、喜歡與朋友聚會又如何,那都是她的私人生活,與所有人的私生活一樣,應當是全權由她做主,不應成為可以被他人隨意瀏覽、點評的信息;在確診之後,她如實說明自己的行動軌跡,沒有隱瞞,配合流調。作為一個不幸感染病毒的患者,她也是值得我們同情和關心的。捫心自問,我們有多少人近期其實也像她這樣生活著,我們又何必以上帝視角、事後觀點去過度苛責她呢?
如果以單純的結果論來說,這位「女王」確實給當地正常生活秩序帶來了極大影響,甚至可能因為她過於活躍的關係,最終造成進一步的疫情擴散。且不提確診後的治療,光是大規模的核酸檢測也夠大家喝一壺的。 但是,如果要讓這位「女王」承擔責任,一個重要前提在於:她必須是在明知道風險的情況下依然為之,從而構成危害公共安全的罪名。
顯然,「女王」並不應該算作故意傳播病毒、給公眾造成危害的範疇。畢竟她不認識新冠哥,肯定也不願意感染新冠病毒。這次疫情比較令人頭疼的一點就是,新冠哥看不見摸不著,甚至很多人感染了也是無症狀,日常生活不受影響。 這就導致了「女王」壓根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成為了病毒攜帶者,只是按照平時生活的習慣出去「浪」而已。
網暴其實也是一種病毒,專門吞噬人的理性。 新冠的溯源很難,但網暴溯源並不難。能接觸到防疫信息的,一定與防疫部門有聯繫,即便刪除了記錄,通信公司後台也一定有痕跡。只需要鎖定源頭進行排查,一定可以追蹤到。就看調查人員是不是動真格,是真的要剎一剎這股歪風,還是面對危機的公關態度。要想真的改變一下網暴成風的現狀,還是需要一個重錘。 清華學姐慫恿網暴被反噬的案例剛剛平息。病毒是天災,網暴是人禍,面對天災人禍,每個人都是受害者,不會有真正的贏家。希望網暴者能以此為鑑,在舉起網暴大旗時慎之又慎,免得一朝被反噬,悔不當初。
網上很多人因為她輾轉於多個酒吧的關係,就開始攻擊她的私生活,給予很多難聽的評價。甚至一些應該屬於官方工作人員的傢伙,不知道本著怎樣的動機將她的真實姓名、身份證號等信息泄露出去,用心極其險惡。 可想而知,即便這次成都疫情風波過去,當事人照樣有可能生活在被網暴的陰影之下,這也許就是一輩子的事情了。 「轉場女王」的生活方式到底好不好,這或許大家各有評判。但無論她是「浪子」還是「好女孩」,都不應該成為疫情的犧牲品。
我覺得一個新冠攜帶者,不論他/她身份,性別,年齡,行業,只要一晚上走遍四分之三的一個大城市,導致整個城市都有危險,那麼被罵是肯定的。 雖然辱罵是不對的,人肉更是違法的,應該堅決反對,但這種事情無法避免。 一般來說,網暴是肯定有的,但是,她那20歲,愛去酒吧,夜生活豐富的特點反而救了她。 微博評論到處都是「人家女孩子去酒吧不很正常嗎?誰規定新時代女性必須守女德?誰說去夜店的就不是好女孩了」這類的話。 這種支持她的評論以壓倒性的優勢打敗了網暴她的評論。
試想一下,如果當事人是個五十歲大媽,走遍成都跳廣場舞,或者是一個男的,一晚去成都四個大飯店喝酒聚餐,又或者當事人是個老人,一晚上去四個地方跟朋友打麻將,又或者。。。。 那麼他/她也一樣會被罵,被網暴,被人肉等等。不同的地方在於:沒有人會為他們辯護。 只有噹噹事人是個愛去酒吧,夜生活豐富的新時代獨立女性的時候,才會有如此巨多的人支持她。
有人說,疫情這麼嚴重為啥女孩還跑那麼多個酒吧,這也是典型的事後諸葛亮。難不成你比城市管理者還懂?難不成這幾個月全國都應一刀切的禁KTV和酒吧?這當然不現實嘛。因為成本太高,收益太低。 我們不能為了追求絕對的0風險,而犧牲正常的社會生產生活秩序,這是因噎廢食的愚蠢行為。所以各地部門才會根據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行靈活調節。 事實上,我們可以在保持警惕的情況下,通過犧牲一點點風險,來換取正常生活秩序。這才是最划算、最經濟的做法。
感覺現在要網暴一個人也太容易了,也不管因為什麼,少數民族演員不過春節網暴一次;在經濟復甦的年底出門轉悠一下網暴一次,這就是一次又一次的網絡獵巫運動,沒有任何正義性可言。最後可能造成一種比謠言更恐怖的現狀,人不敢隨便出門,不敢隨便發聲,為了保護自己的尊嚴和隱私,必須去迎合所謂「大多數人的審美」。這本身就是一種可怕的疫情,其危害程度不亞於新冠,讓人不得不「三思而後行」生怕遭到聲討和責難.....
這些曝光他人隱私的人並不是從防疫的角度出發,保護大多數人權益,而是利用網絡實施偷窺和意淫,通過羞辱他人為自己換取一次談資順道占領一些不存在的「制高點」對於這樣的人,也許能夠逃過新冠肺炎的魔障,但不應該讓他們完全逍遙於法律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