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唯一!自貢恐龍博物館上榜第四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

2019-12-14   痛快旅遊

近日,由中國文物學會、中國建築學會聯合主辦的「致敬百年建築經典—第四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項目公布暨新中國70年建築遺產傳承創新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會上公布了第四批98個建築遺產名錄,由中建西南院設計的「自貢恐龍博物館」榜上有名,也是本次四川唯一入選建築。

現在,大家對古建築比較重視,但近現代的20世紀建築遺產保護和整個國際潮流相比還有一點差距。「20世紀建築遺產」是根據時間階段劃分的建築遺產集合,包括了20世紀歷史進程中產生的不同類型的建築遺產。中國文物學會會長單霽翔介紹,與那些歷經千百年滄桑、早已剝離了實際應用價值的古代建築遺存相比,20世紀建築遺產往往是功能延續著的「活著的遺產」。

2016年9月29日,中國文物學會、中國建築學會聯合發布了98項「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目前經過四屆評選,中國20世紀建築文化遺產已經達到398項,它們涉及紀念建築、會堂建築、教科文體建築、住宅與住區等十幾種門類,時間跨度百餘年。這是對這些近現代建築遺產在建築價值、文化價值、社會價值、技術價值等方面的認定。其中,新中國建築占40%。

自貢恐龍博物館位於四川省自貢市的東北部,距市中心11公里。它是在世界著名的「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上就地興建的一座大型遺址類博物館,是中國繼半坡遺址和秦始皇兵馬俑坑之後,又一大型現場博物館,也是我國第一座專業性恐龍博物館,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

自貢恐龍博物館由中建西南院原副總建築師、四川省工程勘察設計大師高士策先生主持設計,建築面積約6000平方米,主館建築以「洪荒時代,一堆化石」為構思基調,巨石形體為造型基礎,遠眺如同一座巨型「岩窟」,俯視又恰似一具側臥的大恐龍,寧靜而有動感;室內設計在形體、空間、色調和用料方面力求統一在總的設計構思之中,刻意追求粗獷、渾厚、質樸的氣氛,是中國現代博物館建築設計的經典之作,1989年榮獲「國家優秀設計獎金獎」,1999年獲國際建協(UIA)第20屆世界建築師大會「當代中國建築藝術創作成就獎」,「新中國成立50年四川十大建築」、「二十世紀有代表性的三十個中國精品建築」和「1901-2000年中華建築百年經典」等殊榮。

附第四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項目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