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房出現降價空間,明年局部區域或醞釀漲價

2019-09-30     住杭房產

1.


誰也沒想到,杭州的房地產會以這種形式回歸市場。

土拍雙限後,因為利潤被規定死,開發商拿地,只能按限定價格賣,獲取固定的利潤,所以我們笑稱「開發商淪為政府的長工」。

本以為這是最極致的調控。

沒料到,杭州的房地產卻因此而回歸市場。因為,土拍雙限給出的限價,是按開發商在地價溢價達到封頂30%左右時計算的。

因此,在面對一直衝動上漲的市場,這些限價看著象攔路虎。而對於失去熱情的市場來說,這些限價成了矮子頭上的門框,高不可及。

最近幾次土拍出現底價或及低溢價成交。對應溢價30%封頂給出的銷售限價,利潤空間一下子騰出來了。同時開發商今後銷售時,也有了自動調節價格的空間。

只不過這個調節空間是單向的:只能向下,不能向上——最高值還是被限價的。正因為如此,明年的一手房市場有了降價的空間


2.


杭州自2016年9月起,至今調控已三年。

開發商和購房者的想法一直相左——

開發商明面上不敢說,心裡卻埋怨政府不講道理,「拍地市場經濟,賣房計劃經濟」,限價讓市場不再是市場。有人不惜捂盤相抗,幾個月或小半年的拖著都是小事兒,捂了2年多的恆大市北項目,最近才無奈拿證。

購房者一邊享受著限價的紅利,忙著到處搖號搶房;一邊吐槽政府手段了得,要是沒有限價,杭州早涼了。

現在看來,大家都太膚淺了。

3.


限價下一手房與二手房的差價,的確讓杭州樓市持續火爆。政府要賣地搞城市建設,也有它自己的小算盤和真實目的。

但我們復盤來看,不論出於什麼目的,限價實實在在做了兩件大好事:

1、在過去三年中,讓十幾萬家庭在相對穩定和便宜的價格上,買到了房子。當然,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投資客。


所以我一直勸人積極買進,尤其是剛需。政府壓著價格給你紅利,還不知道抓住?

2、阻擋了開發商瘋狂盲目加價拿地,從而推高地價,拉高房價預期。

我去年就說過,所有的土拍,只要政府起價成交,就是完成任務。剩下的,都是開發商對這座城市的額外貢獻。既然是貢獻,那就別求回報了。

4.


拍地是房地產邏輯閉環的第一步。

所以,根據拍地的動向,能預判很多事情。

開發商拿地價格低了,今後銷售價格就有了足夠向下的空間。之前想要的市場調節空間,回到了手中。

當開發商相對低價拿到的地上市時,如果行情還不錯,自然頂著限價走。如果行情不太行,就可以打個折什麼的。

一手房降價的曙光總算是有了。

但對我們購房者來說,其實也占不到太大的便宜。哪怕打折了,實際價格有可能和現在的價格差不多。或許這只是一個心理遊戲,因為限價變高了

5.


臨安土拍限價都飛到2.6萬去了。

這是要給現在在售的樓盤人為造差價啊!不是疲態盡顯,青黃不接嗎?就再給一個大大的空間,讓我們盡情想像。

未來科技城南湖這邊的2.0,接近3萬的價格了,這麼明顯的信號釋放,你還堅信1.0的核心區不漲價?


富陽、仁和、塘棲已經飛起的地價也很能說明問題。之前,無論政府的起價,還是開發商競地的結果,對這些絕對值低的地方,都明顯大漲一輪。

其中規律很好找,凡是低價地,都有空間——這符合我們投資買房最基本的邏輯,絕對低價,本身就是投資邏輯。

譬如1.2萬的東洲和2.1萬的翁梅,還有之前1.5萬的星橋。我判斷:明年,臨安、富陽、未來科技城和大城北(餘杭)、錢塘新區等低價區域,限價都會有一輪明顯的漲幅,估計能有6-10%左右。

而市區的房價,基本不可能漲了。因為要控制總的指標不突破。高單價的地方,只能按兵不動。

反過來就是我上半年說的那句話:主城區才是價值窪地。

6.


我大膽推導出一個結論:今年天空之城很可能不開了。


按照政府定價邏輯,明年漲了之後開,後面平價或者低價都可以賣。若今年開了,按現有指標定的價格,賣完之前,都不會再給你漲價的機會。

萬科只要不傻,肯定不會今年開。等這個樓盤的朋友,估計預算要提一提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pAzDgW0BMH2_cNUgjKk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