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過一段時間,各大自媒體平台都會出現以當下最流行的熱播劇為主題進行的各種人際關係的探討。有夫妻情感的,有親子育兒的,有為人處世的,有社交倫常的。只要是能有噱頭的,受眾人關注多的劇本,都會有一陣子的推文助力。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成了一種推文推進流量的趨勢。
許是迎合了大多數隨眾的需求吧!倒也可以只是看各大平台 ,就能將長達幾十集的連續劇始末有一個簡單的了解。比如近日熱播的《清平樂》吧!宋朝趙禎皇帝的生平經歷。內容什麼的暫且不論,只是推文里的一句話卻讓人頗多思考。文中介紹說趙禎在送別自己心愛的姑娘離宮時說了一句:「 這四海到底是誰的四海,我一生走到的地方,不及她經歷的一兩月 」。
這句話道出了貴位九五至尊皇帝的悲嘆。意思是他雖為皇帝,天下江山都是他的,可他能走出去的地方卻屈指可數。甚至不及經商人家子女的一兩月。所以這諾大的天下到底是誰的呢?他的這句悲嘆,有無奈,有感慨,有自嘲,也有惋惜。對自己,對人生, 對世間萬物。
相信這句話,像錘子一樣捶打到了很多人。貴為皇帝又如何?表面上擁有所有的江山,但能被你運用的又有哪些?那些你沒有辦法觸及到的所有是你的嗎?是你的,卻又不是你的。說法上是你的,實際上屬於那些正在與它們產生連結,擁有使用權的人。
世人因聲名而累,因名利而憂,因外在的一切虛掩而沉醉。何時能參透這世間的真諦呀!你擁有的是被你運用的,沒有運用的那便算不得是你的,它只是在那裡存在著而已。存在的不代表是你的,只是藉由是你的這個理由給到它一個歸屬感而已。
所以,皇帝又怎樣?偌大的皇城,也只有在他經歷的那一個當下才屬於他。其他所有時候它只屬於經過它的每一個人。再回頭看世間所有,看人生所有,什麼是你的?什麼是我的? 是高官如何?是百姓又如何?人生只是在經歷的那一時賦予了某種存在的意義。當這一切散盡,我們又當如何面對,終究只不過是在經歷的過程中,努力的希望能留下一些印記。儘管在未來的某一刻,一切都將隨風散去。
喜歡文中對皇帝,皇后對情感的抑制和調停,刻畫出為子民百姓營造國風的威儀。才明白原來隱忍是一種氣度。才明白隨心所欲對於律者是多麼大的奢侈。才明白明知付出不一定有回饋時,還毅然決然時的姿態,那是高瞻遠矚的胸懷。
怪不得人人愛看帝王將相,原來他們的世界裡竟是如此的深刻和豐富,從他們的人生看世界,竟然多了許多的緯度和方向。
學習,隨時都在發生,在我們每一個認真對待的日子裡沉浸。
文/曉斐
~end~
(圖片來自網絡,原創者可以自行撤回或聯繫刪除。感謝,感謝,再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