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為「優秀」的孩子們,會受到哪些困擾呢?你的孩子有沒有

2020-05-27   父母圈

原標題:定義為「優秀」的孩子們,會受到哪些困擾呢?你的孩子有沒有

沒做心理工作的時候總是會把那些在學校調皮搗蛋,爬高上低,不聽指令的孩子們定義為是「 問題孩童 」。覺得這些孩子真的是問題多多,層出不窮,甚至有的被老師們評價為無可救藥。

恰恰相反的是,等做了心理工作之後發現,大多數前來諮詢的家庭中,覺得出現了各種各樣問題的孩子們居然都是在很多大人眼裡應該是「很優秀」的孩子。

在剛剛接觸之初很是有些費解。不過接觸多了自然而然就開始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其一,這些被普遍公認為「優秀」的孩子們都是學習成績優秀的孩子們。

他們長期在父母家長的一個嚴格把控的高壓狀態下,不跟鬆懈,只能往前。在被父母脅迫的保證學習成績下,唯有此才能證明自己的存在感和被父母的信任感。於是,一點都不敢放鬆,直到有一天弦兒繃得太緊了,任意的一個「 風吹草動 」就如同一個超級大的壓力讓他們 「 功虧一潰」。

其二,「優秀」的孩子不敢喘氣兒。因為愛好和興趣較為單一,所以只能把證明自己的方式投入在學習上。

這讓他們一刻也不敢馬虎。也因為單一的興趣投放點而顯得偏執,自己對自己的要求頗高。而對於遇事的角度彈性較差。就算別人不給他壓力,他自己也會高標準,嚴要求的規定自己。一旦因為周圍環境帶給他直接影響,比如:成績有些下降,其他同學趕超了名次等等,就會造成他的消極懈怠,甚至放棄努力。

其三,「優秀」的孩子,被周圍的家人和長輩們,慣之以附著於指定事物的標杆。

從小到大,家長們對於孩子學業上的定義,已經偏離人生的坐標很遠了。他們一門心思就想讓孩子學習好。而對於孩子性格的形成,認知的模式,人格的完善都集體忽視。這種只以學習成績為上的教育引導方式,最終會導致孩子也偏向於以學習成績定義人生,其他很多都不那麼重要。未來發展孩子要麼成為工作的奴隸,要麼面對問題不能變通,會因為一條路不通而堵死其他的路。

了解以上原因,家長們還會覺得孩子優秀嗎?是單一的優秀,還是綜合的優秀。大家對優秀都有著不一樣的看法。對於更多關注孩子學習的家長朋友們來說:成績優秀即是優秀。

可是對於一個人來說:身心的健康,有獨立自我的認識。自立,自強,自尊,自愛,綜合性 ,多元化人格的完善,才算得上是優秀的人。

你的孩子優秀嗎?

文/曉斐

~end~

(圖片來自網絡,原創者可以自行撤回或聯繫刪除。感謝,感謝,再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