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埃落定之後 | 協和八

2020-05-22     協和八PUMC08

原標題:塵埃落定之後 | 協和八

來漢已經進入第 6 周,武漢的天氣逐漸從最初的陰冷潮濕向陽光明媚轉變,院區內的櫻花也眼瞅著有了模樣。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裡,大家攜手渡過了最初的兵荒馬亂,逐步梳理出有效率的工作方法。與此同時,大體形勢向好,武漢成為唯一還在有新增病例的地區。ICU 病房裡的病人數量也慢慢減少,醫生護士們總算能喘口氣了。

而我,也終於有機會去琢磨下我剛來武漢時心中就已產生的問題:當一切結束之後,我們會給下一代留下些什麼?

關於這場可能是人類史上最艱難的瘟疫,如何產生並最終演變成黑雲壓城的局面,早就眾說紛紜。我只是個醫生,不具備公衛、管理和宣傳等相關經驗,因此並沒有發言權。但是在情況最危急的時候,每一個前線的戰士和普通民眾所面臨的困難、承受的壓力、遭遇的痛苦,透過發達的資訊和媒體,我想很多人也是感同身受的。

中華民族在這片土地上生存繁衍了幾千年,以族群為單位的聚集和互助,是深入每個中國人骨子裡的印跡。這個多災多難的民族,在過去的幾十年經歷了諸多的考驗,每一次在付出了巨大代價之後,也總是能走出陰影。

但是,與 98 洪水、 03 非典、 08 雪災、汶川地震等這些我還留有記憶的災難相比,這次的抗疫歷程也有許多不一樣的地方。

技術的迅猛發展為抵禦災害帶來了顯著的積極影響。藥物、醫療設備在過去十數年迅速更新換代,許多新的醫療理念隨著臨床研究的開展獲得推廣,使得病人生存的希望有了提高。通訊技術的進一步發達也為信息溝通、管理、物流帶來了新的可能。科學研究的速度也有了飛躍式的提高, 03 年非典時候我們還需要跟在國外科學家的文章後面學習,這一次來自中國的數據反而率先為世界提供了指引,各式的連線也把中國經驗或多或少地傳播了出去。數據技術的發展也使得防控有了更為高效的模式和手段。

我們必須認識到,這些進步的取得,是建立在社會經濟發展和物質豐富程度改善的基礎上的。我們也不應當忘記當年一窮二白階段的苦難。 即便近如非典,經歷過的前輩就會告訴我們,那時候沒有 N95 口罩和防護服,靠的不過是棉布口罩隔離衣,以及白衣戰士必死的決心。

網絡技術的發展、流媒體時代的到來以及智慧型手機的廣泛普及,使得信息的傳播速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而這對疫情的發展和控制所產生的實際影響相當複雜。來自權威機構的信息、具有安撫人心力量的宣傳固然可以更快更廣的傳播到每一個人,但是謠言和賺眼球的瞎操作也層出不窮。大量的主流媒體甚至不得不專門開出專題來進行謠言粉碎。此現象背後隱藏的,則是普通民眾科學意識的長期不足,對於未知事物難以避免的恐懼,以及近十餘年來閱讀耐心的持續損耗。 信息的來源如此龐雜,信息量如此巨大,短視頻 APP 大行其道,人們習慣快速獲得頭腦的獎勵,不再能靜下心來分析思考,反而影響了判斷。

社會的積極演進也在這次抗疫過程中展示了巨大的力量。我們過去是如此擔心在溺愛和娛樂中長大的 90 後會變成垮掉的一代,但是大量的年輕人在長輩的擔心中逐漸成熟,形成了自己的價值觀,進而成為各行各業堅守防線的關鍵力量。即便醫患關係持續緊張幾十年,但是我們還是在全國各地看到了為數眾多的通情達理的病患和家屬。尤其是面對充滿未知的病毒,不少去世病人的家屬主動將親人的遺體捐獻給醫學研究,為人類了解這個危險而狡猾的敵人提供了彌足珍貴的機會。民眾對於公正、誠實和真相的渴望和訴求也前所未有的強烈,有人造謠,馬上就會有人闢謠。 「吹哨人」從被訓誡到最後被世界公認為英雄,反映的又何嘗不是覺醒的民智?

當然,也有許多精神從未改變。

在防線緊繃得讓人喘不過氣的時候,軍隊醫療力量、國家醫療隊、地方醫療隊的數萬醫護人員在節日中告別家人,馳援武漢,以普通人難以想像的速度將當地各級別醫院的醫療容量擴充到能夠容納現患病人的程度。數不勝數的抗疫所需物資在政府的引導下也火速向湖北匯聚。火神山、雷神山拔地而起;方艙醫院林立,再次展示了眾人拾柴火焰高的力量。 終於,在所有人 「 宵衣旰食 」 一個月之後,我們能在風中感受到一絲雲開月明的氣息了。

凌晨四點下夜班的時候,吹著微涼的風。我會想,等一切塵埃落定之後,如果一定要跟下一代的人總結些什麼,我會選擇以下幾點:

首先,要堅持獨立思考的精神。未來的信息獲取會變得更加多元化,簡短龐雜,正反互博。我們要努力勸說自己保持獨立思考的精神,去儘量在海量的碎片信息中抽絲剝繭,釐清事實。為了能做到這一點,希望我們的下一代能有更多的閱歷,有更多的耐心去閱讀、去觀察和體驗生活、去和其他人交流學習,而不要變得割裂,離群索居,淺嘗輒止。

其次,要始終相信並且尊重科學。社會是很複雜的集合體,大多數人的工作生活看似會和高精尖的科學不搭邊,但是實際上,科學的信念和發展滲透在每一個角落中。因為科學就是對客觀事物的認知和總結,人要認識世界,剖析自己,不可能擺脫科學的態度和方法。對於自己不了解的事物,不輕易發表意見,對於不符合既往熟知的科學規律的事情,要心存懷疑。

最後,要竭力保持誠實和正直的品質。宣傳中總說醫生護士是 最美逆行者 。我從來不覺得我們是什麼逆行,我想絕大多數堅守不同行業崗位的知識分子也都明白,我們所秉持的只是我們所在行業所賦予的職業精神。我是醫生,那麼我的職責就是盡我所學所能去維護病人的健康。你是警察,你的職責就是維護社會治安。他是公務員,他的職責就是去協調管理,幫助和引導民眾。而支撐這些職業精神的核心,則是亘古不變的寶貴品質:誠實與正直。

我的孩子還很小,我出發來漢的時候,他還不到兩個月。我想等他能讀懂上面這些話,估計要十幾年以後了。這十幾年,人類的社會還會有很多的變化,會衍生出很多我現在都不能想像的新鮮事物,自然也會有很多傳統的東西逐漸消散。這是社會演進的必然規律,誰也無法置身事外。而此時的我,是那麼的希望,十幾年以後,甚至以後的以後,我們能夠足夠幸運,不再經歷類似的磨難。不過,我也深知,人類在這個世界上折騰的很久了,資源在逐漸減少,環境在逐漸惡化,人和人之間的隔閡也從來不會消失。單純地去期待生活會一直平靜,可能確屬奢求。

如果我們的下一代註定要經受考驗,我希望他們能真正從我們所遭遇的磨難中,學習到經驗和教訓,再憑藉高於我們的智慧、文明和科學,去戰勝一切困難。

寫於 2020 年 3 月,武漢

作者:北京協和醫院腎內科 夏鵬主治醫師

編輯:小果排草

審閱:如日中天、覆蘿子木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nsu0PHIBfGB4SiUwrAb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