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求職的碎碎念 | 協和八·畢業季

2020-10-30     協和八PUMC08

原標題:有關求職的碎碎念 | 協和八·畢業季

小編按:上次的求職季生存手冊不知大家從中收穫如何,這次小八再次請到了兩位已經畢業的前輩,讓我們來聽聽他們的求職經驗和心路歷程吧~

01

要談求職經驗什麼的,深深地覺得自己是不夠格的。和那些從好幾年前開始就對自己的未來有很明確的期待和規劃並為之努力的同學相比,像我這種買個礦泉水都要糾結品牌猶豫再三的選擇障礙患者對於自己究竟喜歡哪個領域的工作和研究經歷了很長時間的迷茫和惴惴不安,八年里覺得自己在原地踏步或者兜圈子的情況也經常出現。

真正定下心來大約是寫完第一份簡歷的時候,被迫完完整整地回顧了大學生活,驚喜地發現八年來那些對 自我興趣的探索還是積累了不少收穫的,也坦誠地面對本來就隱隱約約地意識到卻有意無意逃避的自己的短板。以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的心態認真考慮 自己的能力是不是能勝任自己的興趣點, 認清自己的位置。

經過對自己的梳理, 求職路線定為簡潔明了的 直奔目標,從「理想崗位」到「可接受崗位」依次排序,集中精力有的放矢,不求收集offer威風凜凜,因為畢竟最終凡夫俗子只有一具肉身只能走入一個大門。順便提一句,因為選擇的關口前移,當兩個地方的 面試時間衝突或者都發offer時,我也是按照這個在投簡歷時就定好了的心目中 理想順序進行抉擇的,很好地解決了選擇障礙猶疑不決的問題。按照這種既定線路走,最終我面試到第四家醫院就等到了個人排行第一順位的offer,愉快地結束了求職之旅。

好像寫成了沒有實例的又大又空的碎碎念,在我們那個年代的浙江高考作文里大概是要不及格了。沒有寫什麼職業選擇方面的考慮,是因為感覺太personal了,每個人的情況都千差萬別,別人的故事和想法始終是別人的,個人經驗很多時候可能都沒有什麼參考價值(大誤。 如果對非京籍女生選擇北京平台科室工作的心路歷程感興趣的話,歡迎喝茶吃飯聊天。不管走上了什麼樣的職業道路,都可能會有遺憾的地方,也可能發現令人驚喜的地方,以溫暖的發現的眼光去看待工作和生活總沒有錯,最徒增痛苦的是在Devil’s Snare里掙扎而愈發不能逃脫吧。最後祝願師弟師妹們順利找到心儀的工作!

——北京協和醫學院八年制畢業生 南麓白芷

02

去年 中腫的招聘開始比較早,在 12月中旬統一進行 筆試和院面,然後 院面當場出結果,第二天體檢,整體是非常效率的。和其他醫院差不多一樣,中腫的 招聘流程是簡歷-科面-筆試-院面

簡歷關沒啥說的,一般協和的同學出去應聘都不會在這一關被刷掉。這個時候需要你 填報志願,中腫很開放, 可以跨二級學科報名,如果時間不衝突,你也 可以參加所有科室的科面,只有在最後 院面前才要求你 選定一個科室

科面的時間是每個科室獨立確定,有些科很早,像放療科等,有些科是卡在院面前幾天,像外科。個人感覺 科面在招聘中的比重還是很大的,形式就各不相同了,部分科室主任甚至會私下直接給你電話聯繫意向。我面的是外科,當時是 所有外科一起面(除了肝外,他們之前有單獨的科面),上去先 3分鐘自我介紹(中英文不限),也不需要做PPT,會有人滾動播放你的簡歷。然後 2分鐘提問環節,拉家常式的問幾個問題,很快就結束了。

筆試方面, 不同科的題目各不一樣,考試時間是 1小時。外科試卷題量不大,但重題率不少,所以基本上筆試都能過。

最後的 院面很緊湊,順序是 放療-內科-外科-輔助科室,去年一直面到了 晚上快10點。流程同樣是 3分鐘自我介紹(中英文不限),2分鐘提問。外科部分是下午才開始,感覺評委們都非常疲憊,很多時候沒有提問,或者簡短一兩個問就結束了。 每個二級學科面完之後很快就公布錄取結果,就很刺激。

整體而言, 去年因為新院區的關係有所 擴招,最後 錄取了差不多 110名醫師崗(據說以前 正常水平是招60人左右),其中名額分配一般是 院內院外各一半。馬上又是求職季,就預祝各位師弟師妹找工作順利啦。

——北京協和醫學院八年制畢業生 徐長卿根

作者:北京協和醫學院畢業生 南麓白芷,徐長卿根

編輯:金絲荷葉

質控:如日中天,粉條兒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LmKffHUBLq-Ct6CZKGV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