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娃外出,頭疼腦熱拉肚子就靠這些藥啦

2019-10-02     媽咪寶貝傳媒

國慶節如期而至,十一小長假最開心的莫過於帶著寶貝度假啦!

不論長假短假,一旦涉及要帶寶貝外出,馬上變成一個大工程,要準備大包小包東西就不說了,萬一寶貝頭疼腦熱拉肚子什麼的,可就折騰了。

所以,備好一些常用藥品,就能做到有備無患啦!

應對發燒

寶貝們發燒一般都來勢兇猛,前一秒還活蹦亂跳到處搗亂呢,後一分鐘就蔫下來無精打采了。一摸額頭,才發現寶貝發燒了!平時在家裡發燒就夠讓人頭疼的了,若是在外旅行遇到,父母更是手足無措。

發燒的定義

測量部位 度數

口腔 37.5℃以上可視為發燒

直腸(最準確) 38℃

耳溫 38℃

腋下 37.5℃

應對發燒,外出可帶兩種藥: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

寶貝體溫超過38.5℃或發熱伴全身不適時,考慮使用退燒藥,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是兒科應用最廣泛的安全、有效的退熱藥物,可以緩解發燒引起的不適。雖然這兩種藥都是非處方藥物,很容易獲得,但需提醒大家注意以下4點:

2月以下的寶貝發熱,不主張使用退熱藥,建議物理降溫,如打開包被、減少衣物等措施散熱。

3月齡以上的寶貝可選擇布洛芬或乙醯氨基酚。注意要按照藥品說明使用,不能超量使用。

服完退熱藥,要多飲水,體溫才容易降至正常。

退熱藥作用時間4~6小時,如寶貝反覆發熱,持續高熱不退,須及時就醫。

應對腹瀉

旅途疲勞,換水、換環境、飲食不規律或在海邊吃太多海鮮,寶貝抵抗力弱就很容易腹瀉拉肚子。最好的預防方法包括多洗手、只吃煮熟的食物和少吃貝殼類海鮮。

應對腹瀉,外出帶3種藥:補液鹽、止瀉藥、鋅製劑

1.補液鹽

寶貝拉肚子之後,水分和鹽分丟失比較嚴重,容易引起脫水及電解質紊亂。

口服補液是最方便、最安全的補液措施,口服補液鹽可補充丟失的水分和電解質,對於預防或糾正脫水至關重要。

小提醒!如果寶貝既拉肚子又嘔吐,口服補液即無法實施,如果寶貝出現哭時無淚、尿量減少、口唇發乾、皮膚彈性下降、精神變差等症狀,應及時去醫院就診。

2.止瀉藥

止瀉方面,推薦的藥物是蒙脫石,可以保護並修復腸黏膜,減輕腹瀉症狀、縮短病程。

3.鋅製劑

對於寶貝的急性腹瀉,還建議同時補鋅處理。補鋅可以縮短腹瀉的病程、減輕腹瀉的嚴重程度和降低脫水的危險。

小提醒!不同鋅製劑如硫酸鋅、醋酸鋅或葡萄糖酸鋅療效相同,所以,不必糾結於用什麼鋅劑來補充,只需關注其中的元素鋅含量是否達標即可。

應對暈車

寶貝前庭功能發育未成熟,所以容易造成暈車。一般在6歲後前庭發育比較完整後,則比較少出現暈車的狀況。看著寶貝一路又吐又鬧,父母也很糟心吧!

應對暈車,外出可帶茶苯海明

美國FDA核准了一種比較溫和的兒童使用暈車藥(Dimenhydrinate),2歲以上的兒童可以使用。請按醫師的指導服用,不宜過量。

預防暈車方法

1.乘車前24小時清淡飲食,避免高脂肪的大餐。保持通風,不要長期在密閉的車內。

2.儘量坐在汽車的前排座位上,分散注意力,通過擋風玻璃看到車子前行的方向。

3.把頭斜靠在座位上,眼睛平視前方,儘量讓寶貝看遠方的東西,看綠色物體,避免低頭看書,看報或玩遊戲。

4.必要時,可以在出發前30分鐘服用茶苯海明,如果坐的是長途車,可以每4小時服藥1次。

應對過敏

過敏症狀包括:眼睛癢、流鼻涕、咳嗽、氣喘、喉嚨癢、皮膚癢過敏出現疹子等症狀。另外比較值得一提的是對食物的急性過敏血管性水腫,症狀包括皮膚癢、眼睛嘴唇腫大,嚴重則呼吸道水腫、呼吸困難,甚至致命。

應對過敏,外出可帶3種藥:馬來酸氯苯那敏、氯雷他定、鹽酸西替利嗪

過敏藥推薦的馬來酸氯苯那敏、氯雷他定、鹽酸西替利嗪,它們都可以用於過敏性鼻炎、慢性蕁麻疹、瘙癢性皮膚病及其他過敏性皮膚病的治療。

區別在於馬來酸氯苯那敏屬於一代抗過敏藥,止癢的效果會稍微強些,一代抗組胺藥可引起瞌睡、犯困等不良反應,適合睡前服。

應對便秘

外出旅遊,寶貝的飲食作息或多或少都會發生一些改變。飲食時間不規律,攝入的蔬菜水果或許亦不足,導致寶貝容易出現便秘的狀況。不要小看便秘,這讓外出的寶貝很受罪,而且便秘也容易導致發燒,父母不可大意。

應對便秘,外出可帶開塞露

開塞露是能促進大便排出的潤滑劑,不僅可以用於便秘時臨時幫助排便。當寶貝3天以上未排大便時,會出現哭鬧、肚子痛,可以用一次開塞露幫助排便,排出大便後不適症狀迎刃而解。

小提醒!市面上開塞露有兩種規格,購買時請選擇為兒童設計的10毫升裝。

應對外傷

寶貝都比較活潑好動,在旅遊時難免會發生一些磕磕碰碰,準備一些清創消毒的外用藥很有必要。

應對外傷,外出可帶:碘伏、棉棒、創可貼、紗布、紅黴素軟膏

如果出現擦傷,首先用清水沖洗乾淨傷處,可以視實際情況用碘伏消毒,如果需要可以用紗布包紮傷口。碘伏刺激性小,和棉棒(棉簽)搭檔,小的磕碰傷、皮膚擦傷、挫傷等都可以用。

對於輕微膿包或細菌感染的傷口,可以塗一點紅黴素軟膏。寶貝眼睛有黃色分泌物,懷疑細菌感染,或者鼻腔內乾澀潰破、皮膚上有流黃水的小膿皰,都可塗抹紅黴素眼藥膏。

小提醒!如果傷口比較深、出血不止,傷口上的污物難以去除,傷口不癒合或紅腫熱痛不斷加重,就要及時帶寶貝去醫院就診。

母嬰傳媒 成長讀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mh-ajG0BMH2_cNUg0Ur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