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屁孩,你的怪舉動還能再多點嗎?

2020-12-25     媽咪寶貝傳媒

原標題:小屁孩,你的怪舉動還能再多點嗎?

換了紙尿褲還來不及給他穿上褲子就樂呵呵地溜走了;到了沙坑趁你不注意就把沙子放進了嘴裡;因為他有愛藏東西的癖好,全家三天兩頭就得上演「全民」找遙控器的戲碼……嘿,小傢伙,你的怪舉動還能再多點嗎?

怪舉動之1:光著身子跑來跑去

只要找准機會就會把自己脫個精光,然後歡呼著在家滿地跑?小寶貝怎麼這麼愛光著身子啊?實際上,這是因為 他們很享受那種不穿衣服讓全身直接接觸空氣的感覺,而且除了手腳之外那些平常被衣服包裹的部位接觸到其他物體也會刺激他們的感覺系統的發育,他們喜歡這種身體與其他材質的物體接觸的感覺。同時,他們也已經進入了身體探索期,光著身體他們可以很方便地觀察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探索自己的身體。

應對小招:

在家光著身體跑來跑去,你就忍忍吧,等長大一點,他們自己有了性別意識,他們自然會收斂自己的行為。但是爸爸媽媽得很明確地告訴他:在什麼場合可以光著身子,在什麼場合不能光著身子。你要給他一個很明白的界限:家裡只有家人的時候可以光著身子,但是如果家裡有別的客人來不可以光著身子,走出家門在外面也不可以光著身子。

怪舉動之2:吃沙子吃土

當他把玩具或者布、書放到嘴裡,你還能容忍,但是他把其他的東西比如沙子和土放進嘴裡,你可能就要大呼小叫了, 其實對他而言,沙子、土和玩具一樣,都是可以用嘴探索的東西,他很想用嘴巴來感受一下沙子放進嘴裡咬一下是什麼感覺。

應對小招:

其實這沒什麼大驚小怪的,他吃過一次就會發現,這玩意兒味道可真不怎麼樣,一般以後他不會吃了,當然,如果他還照舊,你可以用遊戲的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比如你拿一個毛絨玩具,假裝吃了沙子和土,結果肚子疼了,大喊:吃了沙子和土,我肚子好疼啊,是不是該上醫院啊?當然,爸爸媽媽也可以和他講講,沙子和土可以玩但是不能吃,暴露在空氣中,大家隨意踩踏,有很多細菌,吃進肚子裡會生病。

怪舉動之3:藏東西

其實 藏東西是寶貝智力發育到一定階段的表現,這個時候他們明白了守恆的定律,知道東西藏起來並不是不見了,而只是放到了別的地方,所以,他們想通過「藏東西」這個行為不停地驗證這一結論—樂此不疲地把東西藏起來,再找到,再藏起來。當然,很多時候,他們把東西藏起來以後,自己也會忘記再去找出來,因此常常會發生家裡某件東西不見了的情況。

應對小招:

要明確地告訴寶貝,什麼東西不能藏,比如鑰匙、遙控器、手機等物件,爸爸媽媽可以告訴他,如果把這些東西藏起來的危害是什麼。當然,你還可以和寶貝特意玩幾次藏東西的遊戲,讓他把東西藏起來,然後你偷偷觀察他通常會把東西藏在家裡的什麼地方,這樣,萬一有一天他把東西藏起來,你能根據他的習慣快速地找到。

怪舉動之4:喜歡爬到床邊

很多寶貝喜歡爬到床邊,每次把他放到床中間,可他們就是喜歡爬到床邊上來,還一邊笑一邊朝媽媽扮鬼臉,即使媽媽再三警告,他們還是改不了這個習慣,這是為什麼?實際上,心理學有個著名的「視崖」實驗,布置一個看起來一半深、一半淺的平台,把嬰兒放在淺側靠近中線處,讓媽咪站在深側一邊召喚孩子,結果發現,會爬行的嬰兒在視崖邊停下來,審視深度,感到害怕。 寶貝到了一歲以後,還喜歡這樣,是因為有深度知覺的他們,認為自己已經知道能控制自己的身體,不會掉下去,他們爬到床邊只是因為很喜歡看媽咪緊張的樣子。

應對小招:

寶貝如果每次爬到床邊,你就大呼小叫,正好中了他的計哦,所以媽咪在採取必要保護措施的同時,要裝出一副漠不關心的樣子,久而久之,他會覺得,這個遊戲其實挺沒趣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VleAqXYBur8RWXSAFci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