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只需要多說說話
沉浸於快樂
與現在孩子們生長在科技時代,每天的日常都能隨想隨拍不同,相信我們當中的很多人, 在童年時能用來記錄回憶的,除了靜止的照片,就只有一盤盤載滿了故事的磁帶了。
你是那個小時候總愛不停講故事的孩子嗎?還是喜歡圍在大人們的身邊,聽他們說段子的小鬼頭?
在電影《大魚》里, 愛講故事的老爸,總是親朋聚會時的焦點,而穩重務實的兒子,起初卻對這樣的老爸相當不理解,「為什麼他不能把生活中的事情,就那麼原原本本的說出來呢?」
《大魚》
Big Fish 2003
那些被天馬行空化的回憶,在兒子眼裡浮誇高調,既像吹噓,又相當無趣。
隨著老爸的病重,陪床照顧的兒子開始替他講起了故事,當一段段動人曲折的情節隨著想像力迸發而出,那些曾經看似吹噓的回憶,也逐漸變得美好鮮活了起來。
#1
講故事,只是生活中的小小片段嗎?
We Stayed Up Yarning Until Midnight
在很多人看來,講故事只是我們生活中的一些隨機日常,像吃飯睡覺一樣,只是說說話那麼簡單,也許對生活並不會帶來什麼大的影響。
如果你也是這麼認為,那就真是太小瞧講故事這件事了, 堅持試試每天給孩子講故事吧,你絕對會發現小小的一件事,原來可以帶來如此巨大的影響,而鼓勵孩子去講故事,帶給孩子的改變則會更大。
#3
愛上講故事的孩子,會有什麼改變?
What Will Be?
世界上一成不變的東西,只有「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斷變化的」這條真理。
好處
Benefit
更
節
01可以培養Ta的邏輯思維能力
你可能會發現,同時拿到一個新玩具,有的孩子幾分鐘就能上手,有的孩子卻怎麼擺弄都不太會玩,這就是邏輯思維能力的差異。
邏輯思維能力並不是背幾首詩就能增長的能力,需要持續開發和培養,好的邏輯思維能力,不僅對於學習,對於如何與人交際,如何處理工作事宜,都有很大的幫助。
02可以培養Ta的語言創造能力
在我們的生活中,每天都要運用語言來與人溝通交往,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僅能抓住要點,直達需求,還能讓我們在表達之後更充滿自信。
培養良好的語言能力,需要日常多聽、多說,從別人的話語中學到優勢和知識,然後用自己的方式,更好地表現出來。
03可以培養Ta努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所有的故事,無論有誰參與發生在哪裡,都需要發展和結局。
即使是開放式的結局,故事也要有大概的走向,該往哪裡走,該怎麼走,在講故事時就十分考驗孩子們解決問題的能力了,這條沒有橋的小河要怎麼過?小兔子和小熊吵架了該怎麼辦? 相信孩子在「編」的過程中,也能逐漸意識到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
#3
在聽故事時,我們需要做什麼嗎?
What Should We Do?
需不需要扮成熱切的迷弟迷妹?每次都夸捧孩子呢?其實,粑粑麻麻們在聽孩子講故事時,只需要做個耐心且注意力集中的聽眾就好啦~
如果孩子的故事在某部分進行困難,我們可以做一些引導性的幫助。
YES OR NO
這些事情可以多做
√無論情節內容是否合理,一定要聽孩子講完
√問一些不添加個人色彩的提問,比如然後呢?
√如果有價值觀上的問題,在故事結束後指出吧
√召集更多的親朋好友來聽故事吧,這是件雙贏的事
這些事情最好別做
×即使不合理,也不要打斷孩子故事的節奏性
×不要對你覺得幼稚的情節,表現出不耐煩
×在孩子不想講故事時,不要過於勉強,順其自然
×不用在親友面前過度誇讚孩子講故事的能力
所以那些愛講故事的孩子們,現在都怎麼樣了?
布萊克曾說,今天在實踐中證明的東西,就是過去在想像中存在的東西,那對你曾經細心呵護的孩子的翅膀,相信一定會在不遠的將來展翅翱翔。
媽咪寶貝傳媒
覺得內容還不錯的話,給我點個「在看」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ufI9HgBDlXMa8eqg6B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