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個稅改革後,企業成本激增40%?老闆這樣處理,可合規節稅90%
老闆們都知道,今年的個稅改革,對員工是福利,對老闆卻是重大打擊!
因為,個稅改革後,社保入稅了!
要知道,如果嚴格按照規定執行,社保支出是員工工資的40%左右!
也就是說,公司增加的社保支出,遠遠高於個稅降低的額度。
而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員工的個稅是由員工自己承擔的,增加社保支出,企業占比可是大頭!
從員工角度來說,也需要個人承擔個人工資20%左右的比例,用於支付社保,壓力同樣巨大!
那麼,老闆該如何處理呢?
對此,企業最徹底的解決方案,是通過「靈活用工」的方式,進行處理。
方案的原理,是企業與員工,在自願的基礎上,根據我國稅法的規定,雙方由「勞動關係」變更為「服務關係」。
通過這張轉變,員工不再是企業的全職員工,而是企業的服務商。
從某種角度來說,員工是「個體戶」或個人獨資企業。
這樣一來,企業不再向員工支付工資,自然也就不用支付社保費用。
那麼企業如何向員工付費呢?
企業向員工支付相關服務費。
這時,「員工」所得到的費用不再是「工資」,而是「經營所得」。
「員工」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規定,向公司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
那麼,很多人可能會問,個人或者企業怎樣靈活用工最好,怎樣最節稅?
對於高收入的人群,一般是自己成立工作室或者工作中心,成立工作室的原因是可以將收入的稅負降到最低。
目前我國的西部大開發或者少數民族自治區都出台了一些稅收優惠政策,來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將企業註冊到有稅收政策的稅收優惠區,不僅最節稅而且合理合法。這裡以把企業註冊到我工業園區為例【Tel:156-8317-4870】。
園區對註冊企業的增值稅以地方留存的30%~60%扶持獎勵;
企業所得稅以地方留存的30%~60%給予扶持獎勵;
財政扶持按月返還,當月繳稅,次月扶持;
個人獨資企業(小規模)的可以申請核定徵收
個稅核定0.9,核定後綜合稅負4%;
2019年的王老師成立了一家工作室,與某企業達成勞務外包的業務。營業額500萬,利潤300萬,想降低是企業稅負,經過一系列的稅務籌劃操作。
增值稅:500萬÷1.03×3%≈14.56萬;
附加稅:145631.07×10%≈1.45萬;
個人所得稅:500萬÷1.03×0.9%≈4.36萬;
稅金合計:20.38萬;
綜合稅負才:4%!
通過這種方法,企業和「員工」本人,都大大降低了社保支出,尤其是企業。
而「員工」本人有繳納社保的需求,依然可以自行繳納,金額自己把握,不影響「社保」附加的購房購車等資格。
通過「靈活用工」模式,企業還可以促價企業內部的良性競爭,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
當然,除了靈活用工之外,企業還有其他辦法降低社保支出,比如通過增加福利支出、減少工資支出、利用年終獎政策等方式。這些方法的核心思路,是降低員工的工資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