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缺成本票,導致所得稅偏高?只需簡單一步,輕鬆節稅90%

2019-09-06     稅眼

最近接了幾個客戶的電話,有做租賃的,也有做銷售五金的,和他們聊了聊,都驚奇的發現一個問題,都是沒有進項,缺票。上游不給票,開不出票,這就直接導致了企業缺票嚴重。

其實不難發現,缺票已經成了各個行業的痛點,成本材料、佣金、勞務、設計圖紙等很難取得合規票據,而這些業務又是真實發生的,這些問題究竟怎麼辦?外包給個人的業務應當如何與個人進行結算,需要怎麼取得合規的發票?

差票原因是什麼?總結出以下大概幾點:

1.進項票、成本票未按要求取得。

2.從上到下一個觀念,有便宜貨不要票也賣,不管不顧高價再賣,有票的價格高,沒票的價格低,你讓賣方開票人家不願意,寧願不賣你。估計90%的採購會選擇價格低不開票的,因為老闆就是這樣想的。可是卻沒有想過你們家財務是有多累啊,頭髮估計要薅光了吧。

3.「以大欺小」5萬的收入,對方要10萬的票,也是個傷腦經的問題。

4.雖然我們都知道,這是不對的,查到了要被處理的,但是有什麼辦法,不給人家票拿不到錢啊。就像我們家的東風車,搞渣土運輸,結帳的時候人家要你拿油票抵才給你錢,找誰說理去?

5.成本票差額大,利潤虛高,納稅自然多。

6.人員工資、辦公成本、辦公室租金、水電費實際發生就那麼多,差旅費、招待費、住宿費、員工福利都加上也還是沒多少,跟收入比起來還是要差好大一截。硬上25%所得稅,老闆願意?

企業缺票少票怎麼辦?

對於中小企業來說,缺發票是大部分企業共有的痛點。隨著票據合規化和「金稅三期」征管加強,企業要求開具增票的意願越來越強烈。但實際情況是,很多真實業務依然取不到合規票據。

沒發票,可能會導致成本無法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進而導致企業利潤虛高,可能產生25%的企業所得稅和20%個人所得稅的額外成本。沒增值稅專票,無法作為進項抵扣,導致增值稅虛高。

舉幾個例子:

1、公司在外面找了一個技術人員幫單位做了一個設計,方案做完了,但是該技術人員說無法提供發票,單位沒有發票如何支付費用?

2、單位沒有會計,找了一個兼職的,該兼職會計每次直接就支付了自己的費用,憑證後面什麼都沒有,直接做到勞務費裡面了。有沒有問題?

3、建築單位承包到工程後又分給一些包工頭去做,包工頭帶了一隊人馬就乾上了,幹完傻眼了,要工程款時候沒發票,怎麼辦?

針對以上問題現在是有辦法解決的,目前我國的西部經開區區出了一些稅收優惠政策,來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將企業註冊到有稅收政策的低稅區,不僅節稅且合理合法。這裡以把企業註冊到我工業園區為例。

目前我國的西部大開發或者少數民族自治區都出台了一些稅收優惠政策,來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將企業註冊到有稅收政策的稅收優惠區,不僅最節稅而且合理合法。這裡以把企業註冊到我工業園區為例【Tel:156-8317-4870】。

園區對註冊企業的增值稅以地方留存的30%~60%扶持獎勵;

企業所得稅以地方留存的30%~60%給予扶持獎勵;

財政扶持按月返還,當月繳稅,次月扶持;

個人獨資企業(小規模)的可以申請核定徵收

個稅核定0.9,核定後綜合稅負4%;

園區個人獨資企業為例計算

例1:A個獨企業(信息技術服務類),個稅核定行業利潤率為10%,年營收400萬的稅負為:

個稅:400/(1+3%)*10%*30%-4.05萬=7.6萬

增值稅:400萬*3%=12萬

附加稅:400萬*0.36%=1.44萬

可以看出400萬隻需繳納21.04萬。

不難看出,企業利潤高,缺少進項的企業,可以對企業員工結構和業務模式進行調整,梳理員工結構、業務模式,同時規範上下游合作商的事宜,幫助企業正確享受稅收優惠政策,落地稅籌方案。稅籌諮詢及之後的辦理均為一站式服務,不用來回奔波,都是專人負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oiQC20BJleJMoPMn55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