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1刷機避坑指南:CoreELEC 9.2.0刷入eMMC及配置,外掛隨意

2020-04-16     什麼值得買

本內容來源於@什麼值得買APP|作者:

創作立場聲明:大男孩的快樂,就是帶你們一起避坑,哈哈哈。


本文一共3467字,46圖,需用時10分鐘,請多多關照。


前言:


此篇文章開的早,本來是想多弄一些CoreELEC的插件的,但一直沒時間整理,又掉入了Homeassistant和Docker系統的坑,原本這篇文章就要沉入草稿箱了,一直以為大男孩的快樂是單篇熱度,沒想到是總和的。這篇文章也算是趕鴨子結尾,難免有錯誤,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


之前這兩篇對系統介紹的比較簡單,主要針對的是刷機過程,本篇主要講如何把CoreELEC 9.2.0刷入eMMC,以及配置,至於外掛EmuELEC呢,還是Armbian,都隨便你啦。本文只提供9.2.0固件,感謝固件原製作者,忘了誰了(目前CoreELEC已經是9.2.2了,本文提到的是9.2.0,如果網上有N1適用的9.2.2固件,替換即可,不是N1的不能用)。

其他關於N1的內容,請參看我N1刷機避坑指南系列文章,在此不添加,因為相關性不大。


目錄

1、什麼是CoreELEC

2、CoreELEC 9.2.0 刷入eMMC

2.1 刷入U盤

2.2 開機設置

2.3 刷入到eMMC

3、CoreELEC 9.2.0 設置

4、CoreELEC插件安裝

5、總結


1、什麼是CoreELEC


CoreELEC是一個輕量化的Linux系統,並且針對Amlogic晶片優化,用於使用Amlogic晶片的盒子上運行Kodi。


Kodi媒體中心是一個屢獲殊榮的自由和開源的跨平台媒體播放器和用於HTPC(Home theater PC,家庭影院PC)的數字媒體娛樂中心軟體,可以運行在Linux、OSX、Windows、Android系統。很多人會把Kodi裝載盒子的安卓系統下,也可以,正常使用問題也不大,就是有時候播放4K視頻時,安卓下的Kodi會掉幀。而CoreELEC下的Kodi,會發揮盒子晶片該有的性能。


Kodi媒體中心是一個屢獲殊榮的自由和開源的跨平台媒體播放器和用於HTPC(Home theater PC,家庭影院PC)的數字媒體娛樂中心軟體,可以運行在Linux、OSX、Windows、Android系統。它是一個優秀的自由和開源的(GPL)媒體中心軟體。最初為Xbox而開發,叫XBMC(全稱是XBOX Media Center),顧名思義就是XBOX平台的媒體中心。對於XBOX玩家來說如果沒有安裝XBMC,那麼玩XBOX至少失去一半的樂趣。因為全世界開發者的參與,這個軟體已經擁有遠遠超過以往的功能,這已經不能用『一個簡單播放器』來包含所有的一切了。因為這個原因,XBMC.14後更名為Kodi。

至於Kodi能幹什麼,這裡就不過多介紹了,能幹的事情多了,哈哈哈。


2、CoreELEC 9.2.0 刷入eMMC



準備工作:U盤刷機工具 (提取碼:vdnh)、固件(提取碼:qtxi)

2.1 刷入U盤

刷入到eMMC的教程其實比較簡單,首先呢,把固件先刷到U盤裡,不明白的可以看我之前的文章。

固件9.2.0刷入U盤

可以看到U盤分為了一個可識別盤和一個不可識別盤。

兩個盤

然後解壓N1刷入coreelecv9.2替換文件,將裡面的內容覆蓋到盤符為COREELEC的那個盤,替換掉原文件。

這些複製並覆蓋到COREELEC盤

2.2 開機設置

然後把U盤插到N1靠近HDMI的那個U口,上電開機,這一過程就是等待,期間可能會黑屏,不用擔心。

U盤安裝中

完成後進入首頁,語言先不要設置。

標誌性的紅色主題

可以接入手柄或者滑鼠進行操作,T1的遙控器在這裡沒有用,手柄A確定,B返回,滑鼠左鍵確定,右鍵返回。

可以更改自己的Hostname。

更改為自己的名字

可以通過網線和Wifi連入網際網路。

Wifi和網線都可以

SSH和Samba開啟並設置複雜性高一點的密碼。

打開SSH和Samba

最好設置密碼

下一步,下一步,就可以進入主頁了。然後要先把自動更新關閉,進入左上角齒輪設置。

齒輪設置

選擇最後一個CoreELEC。

CoreELEC

在Updates里的Automatic Updates的auto改為manual。

關閉自動更新。

退出進入到Interface設置。

Interface

先在Skin介面的fonts把字體從Skin default改為Arial based,否則中文會亂碼。

改fonts

然後去Regional里把Timezone country改為China。

更改時區

然後更改Language,聯網後等待一段時間再更改語言,否則可能裡面沒有其他語言顯示。

坑1:一定要連接wifi後等待一段時間,語言里才會有簡體中文選項。

更改語言

改成簡體中文

2.3 刷入到eMMC

通過putty工具進入到CoreELEC的IP位址,輸入SSH的用戶名:root,密碼就是剛開始設置的密碼。輸入指令:

/flash/installtoemmc

然後介面會提示你是否確認此操作,確認請輸入yes。

輸入yes

然後中間會提示你是否把用戶數據拷入eMMC,選擇yes,也可以選擇no,然後開機設置到時候需要重新設置。

用戶數據拷入

過程很快,可能系統已經運行在內存里,所以拷入到eMMC特別快。然後會提示是否重啟,選擇y。

重啟

重啟之後,有可能會卡在安卓機器人介面,不要怕,拔掉電源,拔掉U盤,再插上電源就可以了。啟動進入到CoreELEC主頁後,其他用戶設置都在,除了網絡,所以網絡需要重新設置,如果是網線沒關係,Wifi需要進入到齒輪設置—>CoreELEC—>連接,選擇自己的Wifi連接即可。

3、CoreELEC 9.2.0 節目源設置

關於如何添加節目源和PVP插件的,本人用的是bilibili里的Kifen的步驟,可以詳細參考原作者的。


首先進入到電視,選擇進入插件瀏覽。

進入插件瀏覽

然後選擇PVR IPTV Simple Client確定。

PVR IPTV Simple Client

選擇安裝,會自動退出到上一個介面進行安裝。

安裝。

安裝需要幾分鐘,完成右上角會有提示,以及插件前面會變成√。

安裝完成

然後確定鍵進入插件,選擇設置。

設置節目源

節目源可以通過位置處確認鍵切換遠程路徑和本地路徑。遠程路徑只要填入URL的地址就可以了。

遠程路徑

本地路徑有好多方式,但是不要用USB,因為設置完成是要重啟的,插著USB會導致無法重啟到主頁。

本地路徑

本地路徑方式

如何把節目源放到CoreELEC裡面,我使用的是WinSCP軟體,直接拖到主文件夾里的Music里。

另外,可以添加電子節目單,這樣子就能看到電視節目預告了。

電子節目單設置

設置後需要重啟

重啟後進入到電視—>頻道,就可以選擇想要看的節目啦。

頻道

選擇電視節目

如果想重新設置節目源,需要進入到齒輪設置—>插件—>我的插件PVR客戶端—>PVR IPTV Simple Client—>設置,進行重新設置。

節目源設置完後,如遇到沒有聲音,則需要設置一下音頻輸出,齒輪設置—>系統—>音頻—>音頻輸出設備,改為ALSA: AML-AUGESOUND, HDMI。

更改音頻輸出設備

如果還沒有聲音,需要到電視節目進行設置,選擇右下角的齒輪設置。

齒輪設置

選擇音頻設置。

音頻設置

把音量那一欄調為0,默認可能是個負數。

音量增益調節

音量設置最好有個滑鼠接入會比較好調節,本人用的360手柄,著實非常難受,音量大小默認居然是右搖杆。


4、CoreELEC插件安裝


本來這部分割掉了,因為其他倒騰其他固件的影響,但是想想還是寫一點吧,雖然只裝了一個天氣插件。

默認天界介面是可以直接進入到插件安裝的,但是我這裡為了文章先卸載了,所以顯示不對。

天氣介面

可以直接進入到插件庫來進行安裝,以下圖片可能會略微有順序錯誤,因為拍的比較早。

從庫安裝

所有庫

這裡選擇天氣,可以看到有很多插件可以安裝的。

天氣

選擇雅虎天氣。

雅虎天氣

第一次需要安裝,過程和IPTV插件一樣的,然後需要進行設置。

這是安裝好後的介面

設置主要是設置你的地區,因為天氣預報是根據地區來的,可以添加多個地點。

地點設置

輸入需要用英文。

輸入地點

因為英文導致很多地區名稱一樣,所以需要在搜索出來的地點中選擇你的城市。

選擇所在地

設置好後,退回到主介面,就可以看到天氣啦,我忘了默認是10天還是一周的天氣預報。如果沒有顯示可以重啟一下系統。

天氣介面

天氣插件的安裝和設置非常簡單的,當然,可以看到插件庫有非常多的插件可以安裝,筆者在這裡沒有時間一一嘗試,後期有空的時候再折騰這個CoreELEC吧,目前還在弄Homeassistant。

5、總結

這篇文章,我其實是不滿意的,因為還沒有設置區域網的硬碟,本人是想讓N1做一個輕量化NAS,然後部署個硬碟在上面,作為媒體中心和照片備份,這段時間出文慢了,卡在homeassistant的坑上,HACHINA的M1方案也不可行,所以我就把M1刷機了,另外刷機的還有TC1。

MQTT服務的搭建也花了我一些時間,網上的教程總是模稜兩可,目前解決了,docker搭建emqx和非docker搭建mosquitto。我會在下一篇homeassistant的文章里主要講TC1和M1的刷機(M1的劫持被我放棄了),以及MQTT的搭建,還有Homekit的連入。原本計劃的USB攝像頭,由於網絡的原因沒弄好,要先割了,雖然很需要這個功能來看娃。

另外,有一個小篇會寫一下,就是如何把N1強制刷回安卓系統(給需要的新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m7NhsnEBnkjnB-0zqiY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