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夜經濟落後上海、成都 湖濱步行街能否帶熱消費​

2019-09-07     住杭房產



晚上除了晚餐、電影,有錢沒處花,那麼高品質步行街能否帶熱消費

從今年7月初開始,本晚一直在聚焦「夜經濟」話題——從深夜的外賣,到商場打烊後的網購;從代駕司機,到凌晨客房;還有曾經日落而息的偏遠海島,如今的夜間喧囂成為城市鄉間一天中最熱鬧的時光。

事實上,因為我們的消費習慣從時間維度上被拉長,夜間經濟已然是許多城市競相追逐的藍海。據權威部門發布的數據顯示,以服務消費為主要內容的夜經濟在城市GDP中所占比重不斷加大。比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夜間消費,已經占到全天消費額的一半,並逐步上升。夜經濟在打造亮麗風景線同時,創造了更多的就業崗位、帶來產業發展機會,更是拉動內需,為當前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浙江商務研究院最近正著手調研一份關於杭州和浙江的夜經濟發展報告,為的就是提供浙江夜經濟發展的理論樣本。他們在看到浙江夜經濟閃光同時,也關注當下不足,期望更多人享受高質量的夜經濟產品和服務。

 杭州夜經濟落後上海、成都,持續增長不僅需要高端綜合體

「其實,夜經濟的概念早就有了。比如,10多年前,杭州就出了一份夜間娛樂休閒生活的報告,後來在浙江,夜經濟又稱為『月光經濟』,寧波等地還出台過發展月光經濟的指導意見。」張希明是浙江商務研究院消費與流通研究中心主任,他對於當下重提促進夜經濟發展的概念,滿心期待。

在張希明看來,相比上海、廣州、深圳,甚至成都、西安等地,杭州的夜經濟還是落後的。

「可能有人會關注到,近來一些機構發布的關於夜經濟的城市報告。比如,杭州夜間訂餐消費度、夜間網購指數等都排名在全國靠前面,但事實上,杭州還缺乏夜間消費的根基。」張希明說,「以我自己來說,我住在離城市中心相對較遠的地方,晚上想吃點夜宵,無非也就手機點外賣,坐等半小時,上桌10分鐘,這樣的消費觀念,從長遠來看,本身無法成為夜經濟持久的增長點。」

讓他很有感觸的是,以杭州城西居民聚集區為例,有一批高端的綜合體,比如城西銀泰、印象城等,「但夜間除了晚餐、電影,還缺少其他促進消費的手段。」張希明說,當下夜經濟發展迅速,是因為白天的時間多是用於工作。

「發展夜經濟不僅需要高端綜合體,更需要多樣化的形式和手段。」事實上,這也是張希明要在調研報告中重點闡述的內容之一。

 發展夜經濟寫進了紅頭文件,打造步行街是重要生態平台

駱林勇的辦公桌上放著一疊厚厚的文件,談及夜經濟的話題,他能很快從這疊文件中抽出好幾份。「這些都是省里深化夜經濟發展,從而促進消費的主要措施。」作為省商務廳消費促進處相關負責人,「夜經濟」的發展,兩三個月前已經擺上了台面,寫進了文件。

記者注意到,其中有一份是省商務廳等11個部門一起印發,打造推動高品質步行街建設的方案。「發展夜經濟,本質是促進消費。」駱林勇說,其中除了老百姓手上要有錢,市場上要有貨,關鍵還得有消費的地方,「高品質、多規格的步行街,就是夜經濟的平台,所以,我們要積極推動這件事」。

「再過幾天,杭州湖濱步行街一期就要正式開放,這條街是國家級高品質步行街的試點,我們也可以預計的是,步行街開放後,主要的消費也將集中於夜間消費和假日消費之中。」據悉,作為推動夜經濟發展的舉措之一,浙江將用3年左右時間,在全省創建1至2條國家級高品質步行街、20條左右省級高品質步行街。

一條步行街能給夜經濟帶來多大收益?事實上,衢州市區彩虹橋邊,兩三年前多了一條步行街,晚上的人氣一下子旺了;寧波高鐵站附近的南塘老街,重現寧波老底子傳統餐飲,還引進城南書院、楓林晚書店等文創產品,讓夜間的生活有了更多層次的消費場景……

儘管各部門還沒有來得及對步行街促進夜經濟「貢獻值」做一個官方統計,「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是構建整體夜間生態的重要平台,也是未來浙江發展夜經濟的主要載體。」張希明告訴錢江晚報記者。

 一家小餐館形成的夜經濟,「秉燭夜遊」還需要更多「低小散」

馬輝(化名)是個做餐飲排檔生意的老寧波人,20多年前,他和親朋好友合夥,在寧波老外灘邊上開了一家小餐館,取名阿馬蛋湯,供應各種海鮮小炒,主打菜是一碗蛋羹。

生意好的時候,馬輝把餐桌移到了不影響行人通行的街邊,幾個人圍桌一起,也成了特殊的門面。短短几年時間,餐廳的人氣越來越旺,周邊自發又形成了四五家店類似的小店,有個小夜市的感覺。

不過幾年前,因為環境整治,阿馬蛋湯「搬家」了,跟著搬遷的還有他的競爭對手,他們各自找了一個店鋪,原班廚師,但生意卻是大不如前,周邊的小夜市也逐漸冷清了下來。

「自發形成的夜市、排擋,之前我們因為種種原因,整治了不少,但未來打造夜經濟發展,這樣的特色美食街,甚至自發形成的深夜集散地,我們應該重點鼓勵。」張希明說,在他調研的幾個城市中,包括杭州、寧波、溫州等,想要成為「夜經濟」更為活躍的城市,在積極推進散而多、並且具有規範和可複製性的夜間聚集地,我們還有不少向上的空間。

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首席研究員秦詩立表示,包括杭州在內的浙江城市,商業化程度很高,工作競爭大,因為缺乏夜經濟發展所需的時間和經歷。「要改變這個局面,其實還是比較難的,首先需要一種休閒文化的生活業態,比如,大家一起到個小夜市吃吃飯,喝喝酒,只有這樣的方式成為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夜經濟的發展才能更有根基。」

商務部有一份城市居民消費習慣調查顯示,有60%的消費發生在夜間。一位經濟專家談及夜經濟時表示:「古人說『秉燭夜遊,良有以也』,其實,如今我們積極擁抱夜經濟,讓它成為城市消費的『新藍海』,完全可以與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並行不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lYp9DG0BJleJMoPMHJm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