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這一天為什麼白晝最短?

2020-12-21   天學網

原標題:冬至,這一天為什麼白晝最短?

地蓋銀氈,山披素縞。冰舞霓裳,墜玉披絛。

冬至,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這一天預示著進入冬天,氣溫也將會變得很低。

一直以來,有一個這樣的說法, 冬至日,白晝最短的一天。

為什麼白晝最短呢?

從天文地理的角度來說,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太陽高度最低的一天,同時也是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並且越往北白晝越短。在北極圈以北,這一天太陽整日都位於地平線之下,成為北半球一年中極夜範圍最廣的一天。

簡單來說,冬至當天,太陽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將經歷一年中最短的白天和最長的黑夜。

冬至相關的英文表達

冬至:Winter Solstice。

南回歸線:Tropic of Capricorn

From then on, the days become longer and the nights become shorter. The Winter Solstice also marks the arrival of the coldest season in the year.

自此以後,白晝的時間變得越來越長而夜晚則會越來越短。冬至也標誌著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的到來。

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在古代,冬至這天,在外的人必須趕回家過節,表示年終有所歸宿。在古人心中,這一天,天地陽氣日漸興盛,乃大吉之日,於是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

The Winter Solstice became a winter festival in Han Dynasty. The celebratory activities were officially organized. On this day, both officials and common people would have a rest.

冬至吃餃子

「冬至到,吃水餃。」據說,冬至吃水餃的習是為紀念「醫聖」張仲景。行醫途中,他見沿途鄉民饑寒交迫,耳生凍瘡,便用羊肉等材料製成耳朵形狀的「嬌耳」,送給人們驅寒。這便是「餃子」的由來。

During Winter Solstice in North China, eating dumplings is essential to the festival. There is a saying that goes "Have dumplings on the day of Winter Solstice and noodles on the day of Summer Solstice."

在中國北方地區,吃餃子是冬至的關鍵活動。俗話說:「冬至餃子夏至面。」

冬至吃湯圓

除了吃餃子,有些地方還會在冬至這天吃湯圓。

冬至的湯圓也叫「冬至丸」「冬至團」,一家人齊聚吃湯圓,寓意「團圓」。在潮汕地區,吃湯圓有「添歲」之意,這就是所說的 「冬節丸,一食就過年。」

In many places, people eat tangyuan, a kind of stuffed small dumpling ball made of glutinous rice flour to celebrate Winter Solstice.

許多地方的人都會吃湯圓,一種包有餡料的糯米粉製成的圓形食物,來慶祝冬至。

在冬至節氣這天,你的家鄉是吃餃子還是吃湯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