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寶不讓生二胎的背後,是父母沒做好這些事,怎麼跟大寶溝通?

2020-01-08     Vivi媽科學育兒

想著二胎政策放開了,身體、經濟等條件也都允許,是時候為大寶添個伴,來個二胎了。一家四口其樂融融~ 但是,你確定你家大寶也是這麼想的嗎?

先來看一些新聞:

武漢44歲的肖女士懷上二胎後,13歲的女兒相繼以「逃學」、「離家出走」、「跳樓」、嘗試用刀片割手腕相威脅,最後只能到醫院終止了妊娠。


河南一名7歲的孩子,在聽到父母說想給他生個弟弟或妹妹之後,用自殺來威脅父母:「你們要是生二胎,就等著給我收屍吧!」


長春31歲的楊女士,想要二胎的想法得到了大多數人的支持,卻唯獨遭到了8歲的女兒的反對,直接以不去輔導班和絕食進行「抗爭」。

那怎樣才能讓大寶愉快地接受二寶的到來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探討!

首先要了解:

大寶為什麼不喜歡二寶的到來?

怕寵愛被奪走

小孩子是很敏感的,本來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二寶的出現勢必會奪走原本專屬大寶的關愛,這種潛在的敵對心理很容易給他們造成壓力,怎麼會不恐慌?

怕東西被搶走

小孩子的占有欲也是很強的,原本所有的東西都是屬於自己的,但如果有了二寶,就有人跟自己搶東西吃或搶東西玩了。我的奧特曼模具、蜘蛛俠面具都快不屬於我了,想想就很傷心。

怕自己被拋棄

有了弟弟妹妹,以後我就不是他們唯一的孩子了,不僅不能像以前那樣整天陪伴自己,如果哪天我不乖可能還會被丟掉,有一種地位不保的焦慮感,大寶的不安全感也就與日俱增。

PS:所以,千萬不要因為孩子年紀小,就以為他們不懂就可以忽略他們的心理感受,就可以簡單地把他們的威脅話當玩笑。


接著就來說說:

如何能讓大寶愉快的接受二寶的到來?

父母的做法是最重要的,不僅要給予大寶足夠的安全感,也要做好各種安撫和引導:

首先要做好家人們的工作

生活中總免不了一些「熊」親戚、「熊」朋友,比如會對小孩說:等你媽媽有了弟弟/妹妹就不要你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大寶聽了,當然不樂意接受二寶的到來。

所以一定要囑咐好家人朋友們,一定要避免說出那些會「離間」大寶和二寶的話。

在孕前與大寶做好溝通

溝通也是有技巧的,畢竟不同年紀的孩子有不同的特點。

大寶2歲以下

只要像講故事一樣跟大寶說:「媽媽要多生個寶寶,你以後就要做哥哥/姐姐了」就可以了。不用多說,因為這個年齡的寶寶記憶力還有限,對這種事還不敏感。

大寶2-3歲

就要有意識地找些哥哥姐姐的故事書講給他聽,讓他對新角色:哥哥或姐姐有一種期待,能夠另其產生權威感,再適當加以引導,他也會漸漸生出一些樂於承擔照顧弱者的責任。

大寶4-10歲

此時正處於對各種事情已有一定認知的年紀,所以要先徵求大寶的意見,之後向他灌輸有弟弟妹妹的好處,此外還要適當的表達出對他的「偏愛」,令他感覺大家的關注點還在他這,讓他安心。

讓大寶也參與到迎接新寶寶的準備中來

比如讓大寶摸摸隆起的肚子,與肚中的寶寶說說話;一起幫小寶寶取乳名、準備物品(一起布置小寶寶房間、整理小寶寶的衣物用品等)。

這樣會讓大寶有一種被需要的感覺,對於自己即將成為哥哥或者姐姐也會感到興奮和充滿期待。

以二寶的名義賄賂大寶

就是以肚子裡的寶寶的名義給大寶送禮,比如送送他喜歡的玩具車,她愛的漂亮衣服等,反正變著法兒以二寶的名義給大寶買禮物就是了。

同時也要多跟大寶親近,跟大寶寶多講講兄弟姐妹間的故事,讓他期待自己有弟弟妹妹的生活。

做好大寶在小寶寶出生後的心理準備

可以提前告訴大寶,小寶寶出生後可能會發生什麼,如果爸爸媽媽忙著照顧小寶寶,那絕對不是我們忽略你,只是小寶寶需要我們大家一起來照顧,讓大寶先有個心理準備。

當大寶為小寶做了一些事時,爸爸媽媽一定要表示感謝,並毫不吝嗇的表揚,讓大寶覺得自己非常的有成就感。

此外,還需特備註意的是小寶剛出生的時候:

這時候大部分家人的關注點都在小寶身上,也免不了親朋好友來看望,帶的禮物也基本是給小的,大寶心裡難免會失衡。

這時候父母要把禮物分給大寶一份,別管能不能用得上,至少沒忽略他,有條件可以讓很熟的客人給大寶也準備一份,並告訴他大寶更重要。讓大寶不會覺得受冷落。

說服了大寶接受二寶,但這僅是開始,畢竟還有漫長的相處時間,所以問題也來了:

如何讓大寶和二寶和睦相處呢?

還是要看父母怎麼做

1、充分照顧好大寶的情緒

如果兩個寶寶同時在哭,那千萬不要數落大寶不懂事,不知道幫忙還添亂。一定要先安撫大寶的情緒,小寶可以讓爸爸去管或者實在沒人的話,就讓他哭一會吧。

2、要公平的對待孩子

相信大多數的父母都愛教導大的讓著小的,以及承擔照顧小的「義務」,可這樣對大寶是很不公平的(憑啥呀,當大寶還是二寶,又不是孩子選的,為何要他們去擔負責任)。大寶會覺得爸媽偏心,二寶也會「恃寵而驕」。

所以,當兩個孩子之間有什麼矛盾的話,一定要幫理不幫人。然後教導兩個孩子學會互相謙讓,這樣比讓一方容忍更利於孩子親情的發展。

3、儘量單獨批評

小孩難免會有做錯事情的時候,爸爸媽媽有必要進行批評教育,但是千萬不要當著別人的面批評,以免孩子之間互相揭短嘲笑對方,而會深深地傷害彼此的心靈。

因此在一方犯了錯誤又不涉及旁人的時候,要給他製造一個兄弟姐妹不在旁邊的機會進行單獨批評。

4、千萬不要在兩個孩子間進行對比

父母不停的將兩個孩子拿來比較,就會讓兩個孩子之間有了隔閡,為了爭個優秀,獲得父母更多的喜愛往往就會產生惡性競爭。

所以應該讓他們知道,他們各有各的特點,都很優秀。

5、將愛平等的分給孩子

很多人都覺得小的都更需要照顧,以致就更加偏愛他,久了就會將兩個孩子之間的天平打亂。

所以,父母要將愛平等的分給兩個孩子,在兩個孩子之間花同等的時間,給他們同樣的要求,為他們買同樣的東西。

此外這些話也千萬不要說

你們倆誰乖我愛誰。

你要是欺負弟弟(妹妹),媽媽就不喜歡你了。

你是姐姐(哥哥)要懂事,要讓著弟弟(妹妹)。

vivi媽最近看《奇葩說》時,有期辯題就是:生二胎,需不需要經過大寶同意?裡面的辯手傅首爾就說了這句話:「當一個孩子手裡有一百顆糖他怎麼會介意分享,當他手裡只有兩顆糖你又憑什麼要求他大方」,要孩子樂於接受前,當然是孩子已經獲得足夠多的愛,願意用愛迎接弟弟妹妹的到來分享,如果老大堅決不同意時,爸媽們是不是也該想想,是不是自己給的不夠呢?

總之,要想大寶愉快的接受二寶的到來,就要看父母怎麼做了。對你有幫助的話,記得點贊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kXftg28BMH2_cNUgIW6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