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黑化」最佳指南:女人變強,男人跟上,下一代獨立

2019-09-25     武志紅


有一天如果你醒過來,你想去做自己,那麼現實條件都為你準備好了,只剩你一個內心的轉變。 ——武志紅

01 時機:權力大反轉

主創團:你在微博話題#她們變「壞」了#中寫道:「我們正處在一個時代的拐點」,這個拐點是指什麼呢?

武志紅 :我想從一個大背景去談談這件事。

我們所熟悉的世界,很長一段時間是男權社會。

薩特的情人波伏娃寫了一本書《第二性》提到:一直以來,人類社會都是男人第一性,女人第二性。聖經也說:女人是由男人的一根肋骨造出來的。

但男人第一性的來源是什麼呢?

第一、男人體力強,有力量;

第二、過去男人組織性比女人更強。

這就導致我們有文字記載的5000年歷史中,一直是男人的權力高於女性。

而現代文明社會帶來了一場權力的大反轉,我們不再是刀兵相見,體力也不再是最重要的。

尤其現在網際網路、自媒體的發展,拼的是:語言能力。

這方面女人一點都不比男人差,甚至更強。

而且因為過去女人被壓得太厲害了,所以現在的崛起還有點復仇的味道。

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女性們正在集體從白天鵝,變成黑天鵝,最後變成一隻彩色的天鵝。

主創團:除了這樣的大背景,催化女性黑化的還有哪些更具體的條件嗎?

武志紅:所謂「黑化」,我的理解是女性需要用比較負面的情緒去釋放她自己,然後磕磕絆絆最終找到自己的過程。

放300年前,女性要談黑化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但現在社會完全不同了!

首先是你能獨立掙錢,養活自己了——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再往前推200年,女人連工作的資格都沒有,根本沒有經濟基礎,去掌握自己的命運了。

其次,現在媒體輿論上女性的聲音很多,掌控力也很強。

所以現在無論在力量上,還是經濟上,大環境已經給了女人黑化的土壤。

或許你還受過去文化對你的洗腦,你以為自己要做個乖女孩。

但有一天如果你醒過來,你想去做自己,那麼現實條件都為你準備好了——剩下的就是你內心的轉變。

02 人格黑化:傷害還是和解?

主創團:為什麼有的人黑化會變得很可怕,比如傷害別人;而有的人能夠最後走向和解?人和人的「黑化」有人格上的區別嗎?

黃玉玲:這取決於她人格的破碎程度。

如果是一個破碎的人,她的人格不太穩定,可能擺盪幅度是非常大:她要麼就很好,要麼就很可怕。

從兩個極端正十分到負十分,180度對撞。

本來這樣的人格結構就很破碎,這樣對撞帶來的攻擊性和破壞力都特彆強,既傷害別人,也傷害自己。

武志紅 :我舉個例子,一個男人,有一個極其溫柔賢惠的老婆,這個老公就覺得在她面前可以肆無忌憚。

後來他出軌了,以為跟老婆提離婚會非常容易。

結果當他提出離婚的時候,女人一言不發,把孩子叫過來,當著老公的面狂打自己的孩子。

她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沒有中間過程。

丈夫沒發現妻子溫柔賢惠的形象是虛假的,是她的一個面具而已,她壓抑自己為的是獲得一個回報。

這個回報就是:我的家庭是穩定的。

當男人提離婚的時候,對女人來說,婚姻沒了,她內在的那個自我也就破碎了。

黃玉玲:是的,這時候,這個破碎的人,她需要一個外在的粘合劑來粘合她的碎片。

我來講另一個故事:一對情侶,女人很能幹,也很付出;而男人完全相反:不怎麼擔責,並且很自我。

這兩人結合,彼此雙方都有欣賞對方的地方。

結果他們結婚生子之後,這個男人還是很自我,女人很失望,對他就各種吼,還找各種理由來刺激對方。

後來這個女人就發現,這個男的有一點不同:吵完架之後,第二天還是一如既往地早起做早餐,該照顧她的事情一件都不落下。

其實,她是在考驗他們關係的柔韌度。

而身邊這個男人無論她怎麼發怒,都沒有離開她,其實就是給了她的自我一個粘合,允許她真自我的表達。

這就像諮詢室里,諮詢師會鼓勵來訪者多去表達自己的感受。

有的來訪者人格擺盪很厲害,一會把人夸上天,過一會又可以把人踩在地上,這時諮詢師要穩穩在那。

不管來訪者說什麼,咨訪關係都不容易斷掉,這樣便有機會去粘合這些破碎的人格碎片。

通常來說,破碎程度越高,修復需要的時間越長;穩定程度越高,時間越少,修復可能性就更大。

有的人可能一生都在修復。而有些人會更快一些——外部的契機、個人的成長,她遇到的人和事都會促進她修復,並且是不斷地變化的。

03 你的一輩子都是你的容器


主創團:如果一個破碎的女性她沒有這個粘合劑呢,就無法活出自我了嗎?

武志紅:一個有創傷的女性,要活出她自己,一段很強包容性的關係的確非常重要。

這段關係對女性來說,就是「容器」的作用。

但是,現在的容器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在過去,女性如果被休了,就沒人敢娶,對女人來說,這是對她存在的扼殺。

但現代這個社會很包容,男性可以經歷多次關係,女性也可以。

當然,前提是不要去過度的破壞關係,因為這會傷到你自己。

很多時候,女人不斷地找男人,她是在找容器。

當然可能到最後,發現閨蜜更為重要,情感比男性細膩很多,那這也是她的容器。

黃玉玲:男性也是如此,在關係中找容器。

只不過,女性傾向於認同自己是脆弱的,而男性傾向於認為自己是強大的。

但男女一進入親密關係,一切都是相互的。

容器有很多,比方說做諮詢、做一個藝術創作、去旅行……都可以幫到你療愈自己。

有個女孩,有段時間她很抑鬱,偶然安排了去旅行,她爬到一個很高的山時,周圍空無一人,沒有聲音。

望著遠方,那一刻她感覺自己跟天地有了連接,突然就哭了。

在那一刻,她找到了一個很深的共鳴,似乎也找到了人生的某種意義。

對於她來說,天地也是她的容器,她能從中汲取力量。

容器不是你非要親密關係去容納你,而是將你的生命里展開,去跟人建立連接,去跟這個世界建立連接,然後你從中找到力量——萬事萬物,都是你的容器。

我們強調的所謂的「紮根」,不只是可以向下,還可以將你的觸角伸向四周。

武志紅:當我們自己開始感覺——我可以按照我的方式活在這個世界上,也許就不再需要刻意地用黑化的方式去做自己。

關係是容器,時間和空間也是容器,你的一輩子都是你的容器。

所以啊,慢慢來,不要輕易放棄希望。

(聽到這裡有點感動)

04 黑化要趁早


主創團:為什麼有些女性經濟獨立,也能照顧自己了,但還是無法黑化呢?比如類似樊勝美這樣的女性。

武志紅:女性無法完全地活出她自己,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無法跟原生家庭,尤其是媽媽做切割。

我的一個多年的好友,很可愛的女性,但她始終談不了戀愛。

有一天她做了一個夢境——夢到她挑著擔,走在廣州的市中心,但四周都是鋼筋水泥,空無一人。

我就隨口問她,你聯想一下那個擔子裡有什麼?

她說:一個是我爸,一個是我媽。

她始終把爸媽背在身上,分化不成功,所以男性不敢靠近她,戀愛也就不成。

分離的兩個步驟是,你要問問自己:

第一,你和媽媽分離完成了嗎?

第二,你和爸爸、或者原生家庭分離了嗎?

黃玉玲 :通常分離之所以很難,難在我們腦袋裡的幻想——我們擔心一分離,父母就活不下去;二是害怕父母會因此跟我們斷絕關係。

但現實是什麼呢?

有一個真實事件是這樣的,一個女孩跟媽媽吵架之後,她一個人去流浪,在她的想像裡面,她把媽媽打敗了,同時她也感覺到很罪惡。

幾個月後她身上沒幾個錢了,這時候媽媽也想她,就問:寶貝你是不是沒錢了?要不……我給你打點錢?

她那一瞬間發現,她這麼走了幾個月,

第一、媽媽還是活得好好的;

第二、媽媽還在關心她,完全沒有她想像的那麼脆弱。

後來她回家之後,跟媽媽兩人的關係像是重新洗牌了一樣:

媽媽知道女兒的界限在那兒,女兒也知道其實分開也沒那麼可怕。

所以當我們說「黑化」的過程時,不得不承認:這需要時間。

在這個時間裡面你去觀察人性。

最後會發現有的關係,能夠回來;但也有的關係是回不來的,關係會死掉,或者會有偏激的反應。

例如少有的父母,因為孩子不孝順,在一氣之下,就喝農藥死了,一個屍體橫躺在那,讓這個孩子萬劫不復。

這很可怕,對嗎?

如果要黑化的話,建議在更年輕的時候反抗,那時候父母還很剛強,等到你畢業工作了,你跟父母的關係會慢慢地有了和解和平衡,你也可以為你的人生做主。

而那些一直都沒怎麼反抗的,等到30多歲再反抗的,那簡直就是劇烈的、顛覆的、可怕的。

到了一定程度她可能會不惜毀掉一切,只為做一次自我。

所以,黑化要趁早!

武志紅:是的。對你個人而言如此,對父母更是。

因為,父母越老越依賴。

年輕的時候,狠心一點挺好。

你的父母在四五十歲的時候,你這麼鋒利,他們還很結實,怕什麼。

很多他們對你的綁架性需求,都是一些心理需求。沒了這些他們就活不下去了嗎?

可能未必。

如果你趁早離開他們,他們還有能力去想辦法,讓自己生活得更OK。

我認識很多年的朋友,在他們父母還是五六十歲的時候就提醒過他們,必須要跟父母分離,他們沒有做。

但那等到父母80多歲了,已經習慣大家生活在一起、相互干涉了……這時一想要分離,就是死去活來的,根本已經行不通。

所以孩子小的時候多壞一壞,是他們在小時候就懂得為自己爭取更多的空間,應該要鼓勵。

對於中年人來說,也不遲。

現在流行的一種狀態叫:中年叛逆,如果有能力、有契機,也是很棒的人生歷練。

05 黑化避坑指南

主創團:對準備「黑化」的女性有哪些提醒?

武志紅:

經過深刻反思後,再結婚。

不要急著結婚,我們至少要知道自己不要什麼。

你要去思考清楚這一點,因為一旦結婚,結婚很早,無論對於男性女性,都沒有經過深刻的反思。

結婚後,過去那些重男輕女的思想,都還是會在這個家庭里濃烈地存在著。

這就意味著,你們一下子帶上了巨大的枷鎖,這部分尤其對需要經歷生育脆弱期的女性來說,是不利的。

過去總在談愛情對一個女人來說有多重要,其實都在強調:女性是不應該獨立存在的。

這是因為過去女性必須要依靠一個好男人。

而現在,愛情是兩個獨立靈魂之間的部分,婚姻是更加平等、有共識的結合,我們可以經過反思,創造出更多新的可能。

接受人性的殘酷面。

一旦你想要活得自己的主體性,就要做好去面對「人性殘酷一面」的心理準備,這是外在世界有的、人的內心都會有的「陰暗面」——例如一個男人,他會突然羞辱你,不會好好對你。

假設你遇到這樣一個人,你該如何從這段關係裡面成長起來?

你面對它時,說:OK,這個世界的確會有這樣的人。

那麼,你接受了這個世界的殘酷面。

如果在這樣一個環境,你能夠活下來,你能活得漂亮,那麼它不會摧毀你,只會使你的力量增強。

到那時你擁有反擊的能力來保護自己,但你可以選擇對誰反擊。

06 女人活得爽,下一代才會更強

主創團:都說女權實質上是平權,它不僅解放女性,也在解放男性,我們今天所談的女性黑化,對整個社會的意義是什麼呢?

武志紅 :重男輕女的文化下,男性把自己放在女性之上,這時女性作為媽媽,就會把自己的孩子壓下去,來證明自己的存在,這時下一代就越來越弱。

過去我們總覺得自己弱,好像被什麼東西鎖住,其實可能跟那個虛弱的媽媽關係很大。

但如果女人變強,可能會男人構成挑戰,他們擇偶會變得麻煩,但同時也對男人有了更高的要求,男人也會隨之變強。

而媽媽變強,對孩子的容納度會變大,孩子可以更強;並且媽媽強,孩子跟媽媽的分離會簡單得多,孩子的主體性發展也有了空間。

所以總體上來說:女人活得爽,下一代會更強;一代代是一個不斷變強的過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kSJHdW0BJleJMoPMGLA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