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胡扒醫原創
作者|鹿娉
編輯| 自然卷
「這樣讓我笑中有淚、富有教育意義的好節目,是國慶假期給我最大的驚喜。」一位網友在看完最新一期《大幕開啟》節目後說道。
10月7日晚19:30,央視綜藝播出第三期《大幕開啟》,觀眾在觀看這部以湖南湘西十八洞村精準扶貧為背景的歌舞劇的同時,與主持人張蕾、主創團隊演員何炅、谷智鑫、張凱麗、萬茜、舞蹈演員劉迦、總導演周雄等共話藝術創作。節目演繹具有民族特色的歌舞劇的同時,兼顧科普教育性和藝術觀賞性,呈現了一台藝術性、思想性十足的舞台文藝作品,獲得觀眾與媒體的廣泛讚譽。
暖內核+美舞台 ,
勾勒湖南「精準扶貧」的非凡歷程
《大幕開啟》的舞台上,層層疊疊、清晰度極高的巨型LED屏變幻出微風拂過的山林,水簾懸掛的瀑布,遠山深處的晚霞,廣闊無垠的星空等風景。從貧困到致富,從春天到秋天,寫實的場景不斷展現湖南湘西十八洞村七年間的變化,《大地頌歌》正在上演。
《大地頌歌》採用「序言+6個故事+尾聲」的結構模式,運用打破常規的藝術表現手法,將歌、舞、音樂等多種舞台藝術形式集於一體。劇中出現了大量的真人真事,打通了現實與舞台的橋樑,引發了觀眾的共鳴,如祁東縣啟航學校留守兒童合唱團上台與演員合唱《夜空中最亮的星》,第六幕《大地赤子》出現人們懷念逝去的扶貧英雄的真實紀錄片等。尤其是劇中對紮根基層一線扶貧幹部酸甜苦辣的真實描述,讓觀眾感受到了平凡的偉大。作為一部歌舞劇,《大地頌歌》融湖南民族民間舞蹈與現代舞、當代舞於一體,充滿湘情湘韻,加上豐富多彩的現代時尚舞蹈語彙,構成了一幅絢爛多姿的壯美畫卷。
節目得到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人民網、北京日報、湖南日報、瀟湘晨報、浙江新聞等央媒及地方媒體的廣泛關注,點贊「《大幕開啟》為觀眾帶來別樣觀看體驗」。
《湖南日報》直言「美的享受,真的動容」,《瀟湘晨報》贊言「用真情實感的演繹打動著每一位觀眾」。
「整個劇情讓我感同身受,很震撼。」「在舞台表現形式上,出現了多種音樂表現手法的融合,音樂劇、民族音樂、現代音樂,都完美地演繹,這給我的衝擊感是很立體的。」「我也看過很多文藝作品,但這次依然被感動得一塌糊塗。」網友更是金句頻出,直言《大幕開啟》觸碰到了自己心中最柔軟的角落。特別是《夜空中最亮的星》這一幕戲,素凈的面容、純凈的歌聲,留守兒童的本色出演,讓很多觀眾念念不忘,感動落淚。
幕後呈現+圍爐訪談 ,
讓文藝精神「潤物細無聲」地傳遞
除了演繹好作品,《大幕開啟》更著力講好動人心弦的創作故事,致力於向未來留存經典,將實景沉浸式的訪談和戲劇片段展演相結合是節目的一大亮點。演出結束後,主創團隊講述創作背後的故事,分享這11個月「藝術苦旅」的創作歷程。
節目中男一號谷智鑫飾演的人物原型龍秀林來到現場,與觀眾分享初次到十八洞村的情景。當時村民對他這個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出身的隊長很不信任,說他要錢沒有,要項目也沒有,「頂多只帶了一張嘴」。龍秀林苦口婆心地教育、團結群眾,激發內生動力,通過三年的努力,讓貧困戶脫了貧、貧困村摘了帽。有網友留言說,「這部劇給我的感覺非常震撼,劇情設計和演員表現上都是專業級的。尤其是我在現場看到真實的原型人物上台時,已忍不住自己的眼淚了。」
劇中,因老房倒塌,小雅被埋在廢墟下,牽動著每個人的心。小雅從廢墟中被抱出來的時候,那一幕很多觀眾都眼睛濕潤了。現場,舞蹈演員劉迦用無聲的肢體語言表演了劇中「挖廢墟」段落的舞蹈動作,富有視覺衝擊力與藝術張力。萬茜被劉迦動情的表演感動得熱淚盈眶——「感受到了面對小雅撕心裂肺的那種情緒,真是太棒了!」
走心、動情的沉浸式圍爐訪談,讓觀眾仿佛窺見眾主創細心打磨、艱苦創作的情景,看見了十八洞村不平凡的蛻變歷程。在這樣的動人講述中,觀眾足以感受到人物的呼吸和心跳,對節目精神也具備更強的親近感和共鳴感。
《大幕開啟》更創新性地用真人秀的方式進行幕後呈現,將鏡頭對準大家較為陌生的「場外」,打造場內與場外有機結合、相得益彰的最佳效果。在後台,何炅、張凱麗、萬茜等緊張地進行最後的上場準備,舞蹈演員汗流浹背地再排練一次動作,身著民族服飾的女孩勾畫著眉眼,為自己鼓勁……廣大觀眾在大劇院門口排隊、檢票、落座,現場倒計時五個數,大幕緩緩開啟,氣氛已被渲染到了極致。
懷著強烈的時代感知和創作使命,《大幕開啟》用經典照亮前路,用藝術淬鍊靈魂。每一次節目引領觀眾向上求索的經歷,都是一次心靈的攀登。相信這期節目將成為一股股脫貧攻堅需要的正能量,輸送到扶貧攻堅一線,讓文藝精神「潤物細無聲」地傳遞。
版權聲明:微信公眾號【娛樂胡扒醫】所有原創文字,版權均屬【娛樂胡扒醫】及原作者所有。歡迎分享至朋友圈,但如果其他媒體複製轉載,需徵得我們同意並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