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褒貶不一中國教育
要說應試教育制度就不得不從隋朝開創的科舉制度說起。要談科舉的利弊,就不能拋開歷史和現實。在當時的社會情況下,人才的選拔孤獨的科技制度實則是一個偉大的歷史性的進步。科技制度在人類社會歷史上,也可以說是一項偉大的創舉。甚至世界各國都紛紛效仿。
隨著封建制度的崛起在走向衰亡。科舉制度也在不斷地發揮著它的篩選功能。拋開歷史來談它的好與壞都是不切實際的。
八股文文字獄也曾讓科舉制度飽受詬病。時至今日,科舉已廢,學堂已興,我們的考試似乎更加多了。考試製度發展到今天應試教育又成為飽受詬病的話題。我們說來爭去,未有定論。還是一起來看看清華教授是如何評判我們的教育的。振華教授一語道破中國教育的天機。看完個人覺得長見識。
二、老教授的觀點
以下是清華新聞系教授張琴教授和社會學系教授景軍教授的對話。
張教授:您在做愛滋病研究的時候,也關注到了青少年的這個吸毒問題哈,其中有一個結論,就是青少年的吸毒和應試教育有某種程度的關聯性,嗯,這個結論是怎麼?
景教授:我覺得就是它是中國社會的一個淘汰機制。就是我,我的觀點啊,就是這個社會,我們的應試教育就是一個淘汰人的機器,就是你進到這個應試教育,你能進到這裡,你這個高考不合格,那對不起,必須上大學在中國,那這裡呢,上大學,不上大學每年淘汰的人有很多,你不上大學裡,所以在這裡面有很多人心灰意冷的,但是呢,他們也需要溫暖,他也需要找到認同,他也需要有自豪感,所以他這些人走到一塊,他自己創造自己的亞文化,在這個亞文化里,他活得很自在。
張教授:所以這個這個朋友關係就對他們吸毒和感染愛滋病產生很大的影響。
景教授:對他那個朋友,一般的哪有說自己突然一個人想起吸毒來,就我不知道去哪找去,我肯定是朋友那裡來的,否則上哪兒去找毒品去?只能有朋友才能把你帶到毒品道路里去。
景教授:所以這樣就形成了一個鏈條啊,首先是我在應試教育裡邊,由於成績不好,然後這個時候又有朋友關係,然後引導到一個特定的圈子裡邊,大學生吸毒的比例太低了太低了。我說的是傳統毒品,就是大學生過去沾A片,阿片類的毒品,那幾乎太少了,3%、 4%這樣的在戒毒所裡頭,但是毒品市場在過去15年發生的變化,它從阿片類的就是海洛因,變成了變成了現代新型毒品,新型毒品呢,就是化學毒品,他用化學製劑就可以制毒品,這個毒品呢,跟那個阿片類的不一樣,阿片類的是抑制劑,現在這毒品是興奮,所以現在反而倒有這種白領使用新型毒品,所以應該歷史地看待這個問題。
三、醍醐灌頂
常言道兼聽則明,偏聽則暗。以前有的時候覺得自己的孩子,調皮搗蛋貪玩兒,不認真,不努力,不寫作業。無論自己使多大勁,都不能得到改善。甚至有的家長,別總是抱怨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今晚景教授的一些話,感覺如醍醐灌頂。興許我們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受害者。或許我們應該尋找更為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而不是暴力溝通,一味地指責,埋怨,批評,挖苦,諷刺,打擊孩子。
大家覺得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kJwhXHABjYh_GJGVLlI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