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方文山不寫詞了……

2019-08-19     Qthemusic

聽華語音樂的,有一半都在聽歌詞。

「歌詞,寫再好也沒幾個人在意,一旦出點問題,全世界都來罵你。」

2018年5月15日,《不愛我就拉倒》登上熱搜。無數歌迷給方文山微博留言,喊他回來拯救周杰倫的歌詞審美。

事後方文山回復,已經參與周杰倫新專輯的製作。

然而一年過去了,周杰倫的「夕陽紅粉絲」都學會打榜了,說好的新歌呢?依舊杳無音訊。

這一年裡,占據各音樂播放器熱歌榜單的,是《沙漠駱駝》、《盜將行》、《出山》、《綠色》......

「周杰倫土味歌詞」、「花粥和教授互撕」等關於歌詞的話題,近幾年總能輕易地上熱搜,一方面是藝人流量使然,另一方面,也凸顯了中國人在聽歌時,最異於其他國家的一點:我們會更注意歌詞。

打動我們的歌,總有能寫進心裡的歌詞。當越來越多人覺得懷舊,成為一種品位的象徵,殊不知,「懷舊」已變成華語流行音樂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我們的歌詞,越來越差了。

01 諸神已離開,而人們在糾纏

「神其實並不存在,他們只不過是一直有熱情的人;鬼其實也不存在,他們只不過是突然變狂熱的人。」

榜單熱歌評論里,已經很少有跟歌曲本身有關的了。

人們更願意講自己的故事,用似是而非的文字,描述模稜兩可的情緒,獲得認同感。這種自娛自樂,也逐漸塞滿了音樂圈。

音樂製作成本下降,讓大量懷揣「音樂夢想」的人涌了進來。隨之而來的,是至少人手一份的「demo級音樂」。它們以一種「撞大運」的方式被投入市場,一次次衝擊著聽眾的熱情。

而後我們可以看到,風浪旁邊的每一道漣漪里,都塞滿了爭先恐後的跟風。音樂快消成為趨勢,只想做出好作品的人,選擇退出。而這也導致另一部分的聽眾,偏執地牴觸著當下所有的音樂作品。

音樂開始被分出高低對錯,這本不是音樂的初衷。但事情還沒結束。因為當代聽眾的音樂審美,進入了「低美感時代」:

四個和弦,作用之大,堪比走遍天下的數理化;

粉絲要爆炸,誰管歌曲,內容太複雜;

抄襲別害怕,我紅我老大,別跟我講版權法,你行你上啊;

手指劃一划,誰最洗腦,誰就是爸爸;

偽古風,假文化,江湖悠悠,你是冰河,也是鐵馬。

五月天曾經唱過:「諸神已離開,鬼在狂歡,而人們在糾纏」。我們不想分辨誰才是鬼,我們只希望,這場撕扯著華語樂壇的飢腸轆轆的糾纏,能早日結束。

02 我們在等什麼樣的「中國好歌詞」

現如今的歌曲發行速度下,聽眾的需求依然無法被滿足。稍有文采的作品一進入市場,就能迅速引起聽眾共情。由此我們認為,如今的大部分聽眾更想聽的,是有「好歌詞」的走心歌曲。

我們究竟在等什麼樣的「中國好歌詞」呢?

藝術總是很難有明確的優劣劃分,歌詞也是。究其根源,歌詞的第一要務是能夠讓一首音樂作品更精準地被理解、接受和傳播。

就現在的市面上的歌詞來看,「理解」和「傳播」上已下足了功夫,但能達到被大多數完全「接受」的,寥寥無幾。眾多歌詞創作者,依然把填詞當做填空處理,只考慮字數和押韻,忽略甚至無視真正的歌詞力量:歌詞內容、歌詞口感和歌詞美感。

7月,林秋離、洪瑞業、劉卓輝三位華語填詞人共同出席了第五屆金蝸牛填詞大賽新聞發布會。

林秋離認為「歌詞就是在為旋律添磚加瓦」,「能流行的,多數是直白的語句,寥寥幾字卻直抵人心;只有足夠的生活體驗賦予詞人思想的深度,才會給更多聽眾帶來感動與不可磨滅的記憶」。

洪瑞業則認為:「我們可能會忘記當年學過的課文、公式,但卻能記得那年聽過的一句歌詞;這也許就是歌詞的力量。」

在被問及賽事對歌詞的評判標準時,金蝸牛填詞大賽的幕後團隊——「匠星-金蝸牛歌詞事業部」,將其歸納成四個字:詩情畫意。即歌詞要在好聽的基礎上,「文字有美感,情緒有層次,畫面感生動,立意點精準」。

結合這些專業人士的言論,似乎歌詞評判很簡單:動聽、好記,言之有物,詞能達意。

03 歌詞創作:音樂製作環內的超大「藍海」

沒人注意到,歌詞創作正處於尷尬期。

首先,歌詞創作悠長的職業壽命,雖然能讓知名詞人們為樂壇產出更多的佳作,卻也在某種層面上,限制了新人「出道」;其次,歌詞創作幾乎零門檻,在沒有統一標準和制度下,魚龍混雜、惡性競爭等亂象在所難免。

隨著音樂版權制度日益完善,作品日均發行量持續增多,這意味著對音樂製作各領域人才的需求也會不斷增加。被網絡綜藝稱為「原創音樂元年」的2019,已過去一半,市面上除了曇花一現的「快餐歌曲」,依舊沒有留下讓人印象深刻的現象級作品。快餐歌曲之所以來去匆匆,很大程度是因為沒有值得回味的歌詞。

職業填詞人,仍是一片未被開發的巨大「藍海」。

「文山吶,等你寫完詞我都出下張專輯了。」

周傑路在歌曲《梯田》中的一句吐槽,似乎用來調侃當下整個華語歌詞創作環境,也不為過。認真聽歌的人,似乎都覺得「拯救中文歌詞」刻不容緩。

可現實情況是,每一個熱愛華語音樂的人,都在萬分期待下一個「周杰倫」的出現,卻沒有人想過,有一天,方文山不寫詞了:

下一個「方文山」到底在哪裡?

—End—

該原創文章首發於微信公眾號

微信搜索關註: Qthemusic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kHsUrmwBvvf6VcSZOdl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