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5家(1)霍俊明、西渡、譚五昌、徐敬亞、孤城

2020-01-07     原鄉書院

本期目錄


霍俊明:熱愛那些失眠的人吧

西渡:樹木

譚五昌:午夜熱線節目

徐敬亞:引我向高者

孤城:立冬


霍俊明:熱愛那些失眠的人吧


熱愛那些失眠的人吧

即使我們相互陌生,可是

我們卻在同一個城市。北方

沒有雪,也還是冬天。


失眠的人起來,開始跳傘

落到這個城市的西南去

那裡曾有一個紅色的防雨棚

歲月使它突然變形

變形的還有黑夜裡瞪大的瞳仁


瞪得再大也沒有用

失眠的人必須學會在夜裡走路

走累了,就跳到樓頂上去

摸摸星星的童年

揉揉自己的腳踝


接著,你就降落下來

速度取決於你

是在做夢

還是繼續失眠


熱愛失眠的人吧

你看,他又一次在陌生的城市

站起來。

霍俊明,河北豐潤人,詩人、批評家。工作於中國作協,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委員、首都師範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中國現代文學館首屆客座研究員。著有《轉世的桃花——陳超評傳》《于堅論》等專著、史論、詩集、隨筆集等十餘部。曾獲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第十三屆河北文藝振興獎(文藝評論)、第十五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詩刊》年度青年理論家獎、第二屆草堂詩歌獎·年度批評家獎、第六屆「我最喜愛的河北十佳圖書」、封面新聞「名人堂」年度十大好書、揚子江詩學獎等。

西渡:樹木

樹,巨大的樹,天堂的影子

——瓦雷里


樹木生長在樹林裡。

從大地,它們汲取水分

和養料,從天空

它們捕捉陽光和空氣。


它們呼吸,並使世界

變得適合我們的需要。

它們開花,吐出大地的秘密;

結果,獻出太陽的精華。


粗糙的樹皮下流動著

大地的血液。而又有誰

比它們更通曉飛鳥和星辰

的語言?我要向樹木致敬,


做一個定居者:讓我

賣掉我的自行車,把腳掌

釘在大地上,脫光衣服,

變成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

西渡,詩人、詩歌批評家。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1967年生於浙江省浦江縣。1985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並開始寫詩。1990年代以後兼事詩歌批評。著有詩集《雪景中的柏拉圖》(1998)《草之家》(2002)《連心鎖》(2005)《鳥語林》(2010),詩論集《守望與傾聽》(2000)《靈魂的未來》(2009)《讀詩記》(2018),詩歌批評專著《壯烈風景——駱一禾論、駱一禾海子比較論》(2012)。部分作品譯成法文,結集為《風和蘆葦之歌》(法國Éditions Fédérop,2008)。其他編著作品有《北大詩選》(與臧棣合編)《戈麥詩全編》《先鋒詩歌檔案》《訪問中國詩歌》《經典閱讀書系·名家課堂》《駱一禾的詩》《戈麥的詩》等。曾獲劉麗安詩歌獎、《十月》文學獎、東盪子詩歌獎等。


譚五昌:午夜熱線節目


午夜的電波

整點攜來一大片饑渴、熱切的

耳朵和心靈

騰起紫藍色的光芒

照亮收音機上空奪目的黑暗


這是一種接近虔誠的時刻

女主持人端坐於那充滿神秘的聲源

她舒適的座椅剛好具備時代的精神高度

從她口中撒播出一道道

缺乏鈣質的溫情話語

喂食眾多貪婪汲取的耳膜


"謝謝你給我講的故事"

女主持人運用嫻熟的情感致謝辭

公然夾帶一種職業性的冷漠

主人公淤積在故事裡或深或淺的內傷

瞬間便被這歌聲的纖纖玉手溫柔地撫平


熱線節目沿著女主持人逐漸沙啞的嗓音

滑向尾聲

那一大片貪婪的耳朵和心靈

在迅速享用完這份製作精美的精神快餐後

又預兆了明天分量同等的飢餓

充分顯示出一個時代典型的聽眾風格與聽眾趣味

譚五昌,江西永新人。北京大學文學博士。海內外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文學評論家。現任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當代新詩研究中心主任。兼任貴州民族大學、西南民族大學、南昌航空大學等多所高校客座教授。已出版《二十世紀中國新詩中的死亡想像》、《中國新詩排行榜》、《青年詩歌年鑑》、《我們散文詩群研究》、《見證莫言》、《在北師大課堂講詩》(五卷本)等學術著作及詩歌類編著三十餘種。近些年來,擔任徐志摩詩歌獎、聞一多詩歌獎、海子詩歌獎、昌耀詩歌獎、博鰲國際詩歌獎等國內重要詩歌獎項的評委與負責人。曾應邀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現代文學館、魯迅文學院、湖南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青海師範大學、南昌航空大學、西南民族大學等國內幾十所高校與科研機構進行詩歌專題演講與學術講座。同時應邀參加印度第二十七屆世界詩人大會、首屆青海湖國際詩歌節、第四屆兩岸四地中生代詩學論壇、第八屆澳門國際文學節等國際性詩學交流活動。自2016年起,發起華語詩歌春節晚會,被譽為華語詩壇的年度超級盛會,產生了全球性影響。


徐敬亞:引我向高者


博格達,三座雪峰

如三頭獅子

披著白雪,從深不可測的虛無中

轟隆隆升起

群山之巔,浮動起一片

高高在上的表情


第一次看見你,博格達

我說天啊,你竟能

沿著一條不存在的斜線

在那麼高的天空上站穩腳

伸出無邊的手

在蒼茫的虛空中

劃出一道牙齒的輪廓線

以終結者的名義

統一群山


無法企及的美人

博格達峰,你用海拔無聲地

命令我仰起頭

仰到極限

那角度,正是我內心

承接霞光普照時的姿態

引我向高者,為尊

牽我出離塵世者,為神

在烏魯木齊,在阜康,在達坂城

你突然隱現在城市上空

像一個懸浮的箴言,仿佛

不真實地橫在雲中

更像偶爾泄露的

天堂一角


不,五千多米高的

活體,一頭從天堂逃出的獅子

渾身沾滿了青稞的麵粉

趴在白雲之上,俯瞰人間

你甚至,占用了

月亮的高度

凌空架設一台上帝的探頭

誰盯緊你

你就盯緊了誰


你不知道,你紅塵之上的高度

多麼了不起

我不在乎你來自哪裡,甚至不在乎

你的下面是不是真的堆滿了石頭

即便你是

一排憑空捏造的線條

甚至是純粹的暗示

徐敬亞,第一屆青春詩會成員。1982年畢業於吉林大學中文系。1985年,遷居深圳。著有詩歌評論《崛起的詩群》、《圭臬之死》、《隱匿者之光》及散文隨筆集《不原諒歷史》等。曾主持「1986中國現代主義詩群大展」,並主編《中國現代主義詩群大觀(1986-1988)》。


孤城:立冬


見慣了世態鋒利。冰切入十一月,尋常事一件。

寒風檢索,

一陣緊似一陣。靈肉、塵世同為角落。

忘關的窗戶,捂不住玻璃的尖叫。

該冷硬的,冷硬起來,

不會留下空隙。

一寸心,究竟能抵消多少舊債。皺紋深如刀痕。

他表情木訥——

岩石般拒守,準備江河一樣

潰決!

孤城,原名趙業勝,安徽無為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現居北京,任《詩刊》社中國詩歌網編輯部主任。出版詩集《孤城詩選》。作品散見《詩刊》《人民文學》《星星》《詩選刊》《詩歌月刊》《揚子江詩刊》等期刊。入選《中國詩歌精選》《中國年度優秀詩歌》《中國詩歌排行榜》《中國詩歌選》《中國新詩年鑑》等選本。曾獲安徽年度十佳詩人獎、中國詩歌排行榜「十大寂靜詩人」、金迪詩歌獎卓越詩人獎、李白詩歌獎、金穗文學獎、《詩刊》「南宮山」杯全國詩歌大賽一等獎,及《人民文學》《詩歌月刊》等期刊詩歌徵文大賽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k3Mhgm8BMH2_cNUg-tX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