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線草,見過嗎?能涼血止血,祛瘀止痛

2019-11-22     太極本草

金線草

來源產地

為蓼科植物1金線草、2短毛金線草的全草。夏、秋季採收,曬乾或鮮用。生於山地林緣、路旁陰濕地。

1.分布於山西、陝西、山東、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河南、湖金線草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等地。

2.分布於西南及陝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河南等地。

別名重陽柳、蟹殼草、毛蓼、白馬鞭、人字草、九盤龍、毛血草、野蓼、一串紅、蓼子七、化血七、大蓼子、九節風、大葉辣蓼、雞心七。

性味功效

《全國中草藥彙編》

辛,涼。涼血止血,祛瘀止痛。用於吐血,肺結核咯血,子宮出血,淋巴結結核,胃痛,痢疾,跌打損傷,骨折,風濕痹痛,腰痛。

《中藥大辭典》

辛,涼。祛風除濕,理氣止痛,止血,散瘀。治風濕骨痛,胃痛,咳血,吐血,便血,血崩,經期腹痛,產後血瘀腹痛,跌打損傷。

《中華本草》

辛;苦;性涼;小毒。涼血止血;清熱利濕;散瘀止痛。主咳血;吐血;便血;血崩;泄瀉;痢疾;胃痛;經期腹痛;產後血瘀腹痛;跌打損傷;風濕痹痛;癰腫。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30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

【運用】

治經期腹痛,產後瘀血腹痛:

金線草一兩,甜酒一兩。加水同煎,紅糖沖服。

治初期肺癆咳血:

金線草莖葉一兩。水煎服。

治風濕骨痛:

人字草、白九里明各適量。煎水洗浴。

治皮膚糜爛瘡:

金線草莖葉水煎洗患處。

治胃痛:

金線草莖葉水煎服。

【原形態】

1.多年生直立草本,高 50-100cm。根莖橫走,粗壯,扭曲。莖節膨大。葉互生;有短柄;托葉鞘筒狀,抱莖,膜質;葉片橢圓形或長圓形,長6-15cm,寬3-6cm,先端短漸尖或急尖,基部楔形,全緣,兩面有長糙伏毛,散布棕色斑點。穗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小,紅色;苞片有睫毛;花被4裂;雄蕊5;柱頭2歧,先端鉤狀。瘦果卵圓形,棕色,表面光滑。花期秋季,果期冬季。

2.本種與金線草的主要區別為:葉先端長漸尖,兩面有短糙伏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jvvhn24BMH2_cNUgXK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