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90年代初的大學生。在那個年代英語是相當重要的。從初中到高中每天都要學英語,我每天早晨就是背英語,看英語,記英語,寫英語。高考我順利考入大學。在大學裡,很多專業可以不學高數不學語文但是必須學英語,如果英語不及格就不能畢業,不能拿到學位證。從以上可以看出英語在整個學習階段是多麼重要。
英語作為一種國際語言,不學英語是不可以的。但是我覺得沒必要人人都得學英語。其實現在很多大學生,畢業以後英語都是無用武之地的。作為一種外國語言,我們可以在需要的時候用心學。沒必要把英語提高到與語文一樣的高度,我覺得有點勞民傷財。特別是對於那些英語不是很好的孩子,天天抱著英語課本讀,寫,背。可是真正到工作的時候這些東西又全部扔掉,有點可惜。
把英語降成自選課,我人為是對的,英語很重要,這個誰都不能否認,但是一輩子用不到英語的人,反而在求學路上因為英語不能寸進的人,這個比例應該統計統計。術業有專攻,因人而異,因材施教,這個古已有之。不能讓魯班學英語,不能讓馬雲學體育,也不能讓朗朗學金融吧!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把每一個人都全面發展,是不可能的。因材施教才是最好的。英語的發展讓就業說了算,讓家長的眼界說了算,讓孩子的興趣說了算。
支持取消英語主科資格,因為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英語不是官方語言卻讓全民普及英語的國家。英語在國內日常生活中幾乎沒有使用基礎,80%以上的國民在國內生活工作中根本不會用到英語,又有多少潛在的理科天才因為英語改上了專科職高甚至搬磚?所以舉雙手支持取消英語主科地位,不要讓一門非官方語言再難為中國人了。
支持取消,現階段太過於勞民傷財,投入太大實在沒必要了,雖說改革開放,但不都是好的,要有取其精華的過程,而且整個社會環境都需要的語言環境,現在的語言學習效果就很不好,試問多少學了十年以上英文的寫說讀唱能達到普通英語體系群眾的水平?哪怕是教學英文的都不過關,何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全社會資源來學,確實不妥,但有些英文縮略詞挺精簡,在中文領域使用未嘗不可。
總之,語言需要能力和精力長期學習才能體會其中的意境,而不是簡單理解字面意思就可,而這個過程需要大量的成本,在國家層面來說,不值得。
更多學習內容請關註:【愛知教學園地】微信公眾號(aizhi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