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兒子做奧運小報,我居然挖到了孩子的4個底層能力

2021-08-20     愛知教學園地

原標題:和兒子做奧運小報,我居然挖到了孩子的4個底層能力

.上屆里約奧運會,那時候他還沒上小學,記憶中他就是在看熱鬧,聽到國歌奏響的時候,他會興高采烈地拍手個不停。

里約奧運會,游泳名將孫楊獲得金牌後手披國旗慶祝

今年的東京奧運會,大了幾歲的小傢伙看得很投入,也看出了些門道,情緒會隨著賽場上運動員的精彩表現而跌宕起伏!

東京奧運會,短跑名將蘇炳添在半決賽中改寫歷史,打破亞洲紀錄,成為了首位闖進奧運男子百米決賽的中國人

他對奧運比賽的理解,也不再只是單純為勝利,為奪冠而喝彩,也懂得了在更高,更快,更強的背後,去看到運動健兒們對目標的堅持,對規則的遵守,對失敗的感悟……

我們一起回顧了整個奧運會那些讓人印象深刻的場景和運動員,從中挑選了四個最有感,也對他的成長最有借鑑意義的Moments。

這次東京奧運會,對於中國隊來說,最大冷門恐怕是女排止步於小組賽。

我們已經習慣了女排的強大,回望中國女排的奧運歷程,她們幾乎是一個驕傲的代名詞。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2004年雅典奧運會、2016年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三次站上最高領獎台。

陳可辛導演的《奪冠》更是將女排精神的推崇推向了高潮,但這一次卻輸得連小組賽都沒有出線。

小半和我都有點不敢相信這個結果,但也正是在中國女排身上,我們看到了另一個層面的東西。女排精神不在於常勝不敗,而是坦然之後的絕地逢生。

最後一場小組賽,對戰義大利隊,無論女排輸贏都會淘汰,但是她們依然挺住壓力,打敗了小組賽排名第一名的義大利隊。

這種精神讓人振奮,這才是女排姑娘們最想傳達的一種力量和態度,正如林肯所說:「我主要關心的,不是你是不是失敗了,而是你對失敗是不是甘心。

輸贏只是一時,坦然接受,才能享受體育的魅力。

孩子們成長道路上,會面臨無數次的考試和各種比賽,會有許多次的成功,但一定也會面對一次又一次的失敗。

成功與失敗只是一種人生的經歷,並不是孩子的終極目標。而是讓孩子明白,一次考試一場比賽證明不了什麼,學習和體育是一個發自內心的渴望,有了渴望才能真正享受其中的樂趣。

小半爸說:失敗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面對失敗的坦然不會憑空而生,只能從失敗中累積而來。

如果說女排是中國隊最大的冷門,那麼14歲的跳水小將全紅嬋奪冠就是最大的驚喜了。

成績有多好,連跳水女王郭晶晶都自愧不如。

她在東京奧運會「跳水女子單人10米」項目決賽中,5個動作3個滿分,以歷史最高分466.2奪冠,打破世界紀錄!

毫無疑問,全紅嬋具有超於常人的跳水天賦,在全紅嬋還沒有參加跳水運動之前,她的啟蒙教練陳華明說過:「我記得她彈跳力很好,爆發力強,和同批隊員相比,特別適合練跳水。」

但不要忽略的是,要取得這種驚為天人的成績,可不是單憑天賦就能獲得的。

教練評價她:「在同年齡同一批運動員里,她是最投入的,每次訓練都全力以赴,陸上跳每天都要跳200-300個。」

隔離期間全紅嬋在獨自鍛鍊

在回國後的隔離期間,她也是一直堅持自我訓練,保持自己的體能狀態。

上天給了她天賦,同時後天也懂得努力,她今天的成就都是天賦加上努力獲得的。

我一直堅信,每個孩子身上都有自己獨特的天賦,有的學習好,有的體育好,還有的是藝術好。

全紅嬋就很明確地表達過自己不擅長讀書,才去跳水的,結果在專業教練的培養下成為了新一代的跳水明星。

作為家長,除了讀書,我們要更多地觀察孩子,把他們當成一顆種子,在適當的時候給予他們陽光和水分,讓他們慢慢激發出自己的天賦。

如果不知道孩子的天賦是什麼,有一個很好的辦法是試試SIGN模型

S( success)就是成就感,就是孩子在做某件事的時候有沒有成就感。

I (instinct)是本能衝動,就是不需要家長說, 孩子自己經常主動去做的事。

G(grow)做得好,就是做某件事的時候明顯超過同齡孩子。

N(need)為有需求,孩子對一件事的興趣有迫切的需要,甚至做這件事的時候臉上會有開心的笑容。

通過這個模型,不僅在生活中,哪怕是給孩子報興趣班的時候,也會能慢慢找到孩子獨有的天賦。

天賦是非常重要的,而努力的作用,在於把天賦變成自己最擅長做的事。

安娜·基森霍夫客可以說東京奧運會最大的黑馬,公路自行車這個項目之前的奪冠熱門都是荷蘭隊,沒想到橫空殺出一個奧地利冠軍。

微信搜索關註:愛知教學園地」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教學經驗和學習教育相關的內容!

後來看了她的介紹才知道,她可遠遠不是一個奧運冠軍這麼簡單。

不但擁有劍橋大學的數學碩士學位,安娜還在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理工大學獲得了應用數學博士學位。

會說5種語言,德語、英語、西班牙語、法語和加泰羅尼亞語,在不少學術報刊上發表過自己的論文....

安娜在過去的一年半里,一直在為奧運專注備賽,對比賽做了詳細的計劃,查看了時間,計算可能會在什麼時候完成多少公里,計算必須吃多少食物,從營養和設備到訓練和戰術,完全自己歸納總結。

比如她利用自己的數學知識,在比賽一個月前就研究了東京氣溫,並結合自身做出了適合自己的熱適應表,記錄體溫超過38.5°時的反應。

除此之外,還專門研究了比賽路況,根據路況的難易程度,訓練配營養組裝備,搜集比賽數據資料制訂策略。

「 我不是那種只會踩腳踏板的騎手,我要當自己的教練」。

安娜充分利用了自己的專業知識,拿到了冠軍。

孩子們的未來充滿了各種不確定性,但是無論時代如何衍變,擁有知識的人才能不斷適應時代的變化。

擁有知識意味著強大的學習新技能的能力和適應不確定性的能力,這一點是時代無法剝奪的。

小半爸說:知識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應對不確定性,知識是唯一有效的手段!

這屆奧運會項目中,綜合收視率排名最高的5個項目,除了第一名蘇炳添的百米決賽,其餘四個都是桌球項目,而女團決賽就是其中之一。

為什麼這麼受關注?因為之前我們的國球沒有能夠開門紅,中國組合許昕/劉詩雯以3-4負於日本組合水谷隼/伊藤美誠,遺憾地輸掉了第一塊桌球金牌。

所以到了東京奧運會女團決賽時,我們都期待中國隊贏回日本隊,最終桌球女團決賽中國3-0戰勝日本 ,實現奧運四連冠。

而其中表現最突出的要算小將孫穎莎,她繼女單打半決賽4比0戰勝日本選手伊藤美誠之後,又在團體決賽以3:1雙殺對手,兩次成功排除了我們奪冠道路上的攔路虎。

小將孫穎莎有小魔王的稱號,說的是她打球特別的穩,後來看了一則視頻才知道,小魔王成功「殺」敵的背後,除了她自身的實力,還離不開教練有針對性的心理指導。

00:27

劉國梁賽前指導孫穎莎如何擊敗伊藤美誠

在對戰伊藤美誠之前,乒協主席劉國梁跟孫穎莎有過一場對話,主要說了三點:

1、以我為主,低姿態去拼她。

2、心裡要有自信,她的球超不出你的範圍。

3、堅持以我的風格,不用把對手想的太複雜,順其自然的打。

這三點總結起來就是相信自己,按照自己的風格打。

教育孩子其實也是類似,最近教育政策調整力度很大,不少家長都有點懵,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去給孩子設定目標,怎麼去培養孩子。

但也許我們也應該擁有劉主席的那一份順其自然的淡定。

不要把環境想的太複雜,無論政策怎麼調整,教育的大方向不會變,如同著名教育家懷特海曾經在《教育的目的》提到的那樣:「教育就是讓學生去深刻體會知識的偉大力量、知識的迷人魅力、知識的基本原理,以及讓學生掌握某種專業知識,並將其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之中。」

小半爸說:教育的價值要在自己身上尋找,越是外界變化大,越是要以我為主,因為這是你唯一可控的。

之所以在開學之前,和大家分享我和小半一起篩選出的這四個奧運Moments,主要是因為雙減之後,我對小半的教育也有了一些更深入的體會。

我覺得無論教育政策如何變化,孩子底層的能力打造是永遠都不會過時的。

努力學習,對知識的渴望,對生活的自信,以及面對失敗的坦然。

這些品質不會隨著教育政策的改變而失去價值。

它會為孩子未來的學習路提供無盡的動力和力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484627692_120074650-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