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不自信?因為父母沒有做到這些

2019-07-24   好爸媽在線

文:好爸媽在線(子魚原創)


曾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個問題:怎樣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其中有個高贊回答:

孩子自信的基礎不是來自自己,而是來自與父母相處中汲取的內心力量。

而我們通常會把孩子與父母相處過程中所形成的關係稱為依戀關係。這種關係直接影響了孩子今後的自信。

的確,孩子自不自信,和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有直接關係。

而想要讓孩子有一個自信地人生,父母需要做到以下三點:

1、家長不要只看到孩子的缺點

前幾天,女兒的期中考試卷髮下來了,數學考了92分。

看家長群里都在曬孩子的成績,好幾個數學都考了95分以上。

我翻開她的試卷看了下,有2題是粗心錯的,本來應該可以考98分。

我的火一下子就竄上來了,拍著試卷就對著女兒吼起來:

「這兩道題你明明可以做對的,為什麼會錯?」

「為什麼人家都能考95分以上,你才考92分?」

......

女兒被我吼了半天,眼睛紅紅的,弱弱地說:「我語文、英語考了第一,你不說,為什麼只看到考得最低的數學啊?」

聽到孩子的話,我愣住了,女兒無意間的頂嘴,點醒了情緒激動的我。

孩子語文考99分,英語考100分,不是考了全班第一嗎?我為什麼只看得到考的低的科目,而忽略了考的高的科目呢?

這對女兒來說,根本就不公平啊。

晚飯後,我為自己下午亂發脾氣的事,向女兒道歉,沒想到,她聽完我的道歉,竟然抱著我哇哇大哭起來。

哭完還給我提建議:「媽媽,以後我考得好的時候,你能不能表揚表揚我?這樣我才有學習的動力。」

我慚愧地點了點頭。

「童話大王」鄭淵潔說過這樣一句話:

合格的教師和父母的標誌:發現孩子的優點,告訴他什麼地方行。

不合格的教師和父母的標誌:發現孩子的缺點,告訴他什麼地方不行。

太多父母都是擁有一雙發現孩子缺點的火眼金睛,卻缺乏看到孩子優勢的伯樂之眼。

一味地關注孩子的缺點而忽略孩子的優點,只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嚴重缺乏自信從而導致自卑的心理。

2、家長要給孩子試錯的機會

周末和女兒到閨蜜家玩。閨蜜兒子小亮很懂事,吃飯時幫著端菜盛飯,不小心把菜打翻在了地上。

閨蜜看到了,忙說:「你去坐好吧,別添亂了。」

小亮自知犯了錯,只好乖乖回去坐好。

後來再去閨蜜家,再也沒見過小亮幫著做家務。

問其中緣由,閨蜜說:「他還小,讓他做家務就是添亂。」

很多父母面對孩子的犯錯,覺得是一件壞事,實則不然。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要100%避免錯誤,是不可能的。

既然無法避免,那就欣然接受,把犯錯誤看成是一次學習機會。

孩子犯錯誤,正說明父母在這方面對孩子的教導還不夠,而錯誤則給了我們彌補改正的機會。

之前單位來過一個叫小優的實習生,印象特別深刻。小優勤奮好學,有不懂的會虛心請教。

但小優特別不自信。自己寫的方案明明很出色,卻不敢拿給領導看,怕領導批評她能力差。

開導過她幾次,但效果不大。

後來在一次聊天中,我終於明白她這種性格形成的原因了。

小時候,小優學騎自行車,不小心摔破了膝蓋,出了好多血。

她媽媽看了心疼不已,不許她以後再學騎車,還說她沒那天賦,肯定學不會。

她媽媽不僅不讓她學騎車,生活中很多事,只要她不小心犯錯或者做失敗,她媽媽就會以她能力不夠而禁止她再碰。

直到現在,小優依舊不會騎車,很多事情她都不敢嘗試,對自己也嚴重缺乏自信。

小時候被媽媽灌輸的錯誤思想,一直都根植在小優的內心深處,直到長大成人,依舊深受其害。

成長本身就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剝奪了孩子試錯的權利,也就是剝奪了孩子健康成長的自由。

而家長一次次否定孩子的行為,則會讓孩子懷疑自己的能力,時間一長,孩子就會變得自卑,缺乏自信。

3、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曾看過一篇文章,叫《我老公985博、我985碩,我們兒子是學渣,但我為他感到驕傲》。

作者的兒子是個沒有學習天分的「學渣」。作者嘗試過各種努力,但兒子的成績依舊不見起色。

一次開學初的班上選班幹部,改變了作者對兒子的看法。

兒子勇敢地上台競選班幹部,而全班同學都選了他,這讓班主任都感到吃驚,問同學們為什麼要選他,大家七嘴八舌地說:

「他樂於助人。」

「他活潑開朗。」

「他很講義氣。」

「誰遇到困難,他是第一個站出來幫忙的。」

作者聽了班主任的話,非常感動,她為自己的學渣兒子感到驕傲。

雖然她的兒子每次考試都是吊車尾,但那又怎樣,他以一顆包容開朗的心,對待他周圍所有的人,換得了大家的支持和尊重。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天才,但是每一個孩子都值得被尊重和理解。

成績不是唯一衡量人價值的東西,做父母的,應該放下盲目攀比的心態,換一個角度去看待孩子,你會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

人無完人,每個孩子都會有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但這已經是他們人格的一部分。

作為父母,應該接受孩子的缺點和不足,給予足夠的包容,幫助孩子發掘他們的優勢和長處,這樣才能讓他們更加快樂、自信地成長。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屬於自己的特質,而父母不經意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

家庭教育專家張文質說:「不是太多的愛影響到孩子的成長,而是錯誤的愛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

讀懂孩子的天賦,接納孩子的缺陷,尊重孩子的人格,給孩子試錯的機會;

把孩子當作獨立的社會人來養育,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將來走上社會,才能成為獨立自信的社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