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首先要看「病的人」,而不是「人的病」

2019-06-20     國醫大講堂

想免費系統的學習中醫課程,頭條評論+私信電話:學習中醫,即可免費領取針灸學習視頻哦!

何為生命

生命是一個異常複雜,難以窮盡的系統,如何認知或採用何種認知方法是構成不同的生命科學樣態的根本原因。

21世紀世界五大主導科學,即宇宙黑洞爆炸起源學、地殼板塊運動學、宇宙物質構成學、人類基因序列組合學、生命生態平衡學,其核心問題是探索宇宙萬物及人生的規律。

中醫如何看待

中醫藥學傳承千年,以其獨有的「一、和、未、宜、筒」的原創思維與世界觀,「源、恆、動、生、滅」的氣化學說與診治觀,成為中國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為中華民族繁行生息做出了巨大貢獻。如果說當今五大學科是揭示生命物質基礎層面的鑰匙,那麼中醫藥學則是揭示生命內在層面的鑰匙。

在中醫看來,人體生命是「臟腑、經絡、陰陽、氣血」運變的「現象狀態模型」,即「逼真的定性微觀模型」。它脫胎於中國傳統文化和古代哲學,是一門交融「象數觀一形神觀一一元觀」的原創思維特色和優勢的科學。

這正是中醫看病的特色,首先是看「病的人」,其次是看「人的病」,病生於人,人之不存,病將焉附?人病結合,找出其致病關鍵所在,制定最佳的應對方法,達到愈病健康、存延生命的目的。

關鍵所在

那麼何為「關鍵所在」?

這便是中醫最難之處,即氣化的雲譎波詭、病機的錯節盤根。誠如《素問·天元紀大論》所云:「大虛家廓,肇基化元,萬物資始,五運終天,布氣真靈,總統坤元,九里懸朗,七堰周旋,日陰日陽,日柔日剛,幽顯既位,寒善弛張,生生化化,品物咸章。」

中醫臨床思維模式中,常面對具有雜、隱、變、悖、敏等特點的疾病,在需要擁有科學、清晰、敏捷、活躍的多學科治療手段的同時,當謹遵氣化理論、病機分層理論,辨明氣化生存延變、升降出入,牢牢把握基本病機,動態掌握階段病機,精心梳理兼夾病機,細心挖掘潛伏病機,果斷處理即時病機,綜合分析總病機,找出主位病機,是故疾病發展過程中,若出現相同病機,則採用同一方法治療的原則,無一病只用一方,無一方只用一病,圓機活法,萬境俱明,此類病診治之機樞也。

作者寄語

余雖年逾古稀,仍臨淵履薄,常慨時光匆促,筆耕力不從心,難以為後學道,卻何其得幸,獲國家立項資助和市衛生計生委、市中醫院領導關心與支持,成立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在此平台上通過臨診帶教、傳授、辨析、梳理,將自己多年來的心得、感悟,由團隊齊心協力整理成冊,名曰《王暉病機類證方驗》。

本書主體分為上、下兩篇,上篇從思想源流理論犀燭、師傳心悟、四診發揮四方面分別記敘;下篇從心肝血虛、陰虛濕煮、氣陰(血)兩虛、肺脾兩虛、脾腎兩虛、肝腎陰虛、肝脾失調、脾胃不和、氣虛痰瘀、陰陽兩虛十大病機分別記敘。儘可能詳細介紹中醫氣化學說、病機分層理論、方藥類病和五行體質觀等理論成果,再通過以證推方、以案寓理的方式,分門別類,輯為一體,以期對傳承工作仆效綿薄。余深知才朽學淺,書中必然存在統者或謬誤之處,感望同道資達,如蒙爺正,毋任格荷。

學習中醫,請私信回覆:學習中醫。

*註:文中所涉及到各類中醫養生方法僅供參考學習,不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用,本平台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i71RP20BJleJMoPMFvT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