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修房發現南宋古墓,考古專家看完碑文後大罵道:墓主不要臉

2023-11-05     郝傑

原標題:村民修房發現南宋古墓,考古專家看完碑文後大罵道:墓主不要臉

虛偽不可能創造任何東西,因為虛偽本身什麼也不是。——格拉寧

在中國悠久綿長的歷史上,有很多朝代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每個朝代都有著不同的烙印。說起魏晉南北朝,就會想起世說新語、竹林七賢;說起唐代,就會唐詩、李白,而說起宋代,就會想起宋詞,蘇軾。

宋朝又分北宋、南宋。儘管南宋經濟、文化都是一派繁榮的景象,但是南宋面臨著元軍的侵擾。南宋的都城在臨安,也就是今天的浙江杭州,而這也使得南宋的古墓不少都位於長江中下游地區。而本文所要講述的就是一座南宋古墓。

杭州附近的村民在修理自己的房屋時,偶然發現了一座古墓,相關部門在了解情況後,指派了考古專家前來。經過考古專家的挖掘和研究,確定了墓主人的身份,卻在看完墓中碑文後,忍不住大罵道:墓主不要臉。那麼這到底是誰的墓,而墓中碑文究竟記載了什麼,竟然讓考古專家破口大罵?

時間撥回到2013年,在浙江杭州的一個山腳下,有個小村落。由於房屋年久失修,不少都出現了破損,於是在一名村民的帶頭下,幾戶村民決定翻修自己的房屋。因為從前的老路太窄,木材不易運輸,所以他們不得不繞遠路搬運木材。就是這次被迫的繞路,讓他們有了意想不到的發現。

在運輸過程中,他們偶然之間發現了一個從沒注意到過的洞口。村民們都是世代居住在這裡,對這裡的一切都很熟悉,可是卻從未聽人說過這個洞口,這不由得引起了他們的好奇心。於是他們湊近觀察,往洞內看去,黑呼呼一片,什麼也看不到,倒是門口有一些青色的磚石,顯得有些古怪。

村民們不敢貿然行動,於是先把木材運回了村裡,之後,又將這一情況告訴了村長,這個情況引起了村長的重視。在村民的帶領下,村長來到了洞口,在觀察之後,認為這可能是一個墓洞,隨後讓人看好這裡,並將情況上報給了有關部門。不久,有關部門就派了考古專家隊伍來到這裡調查研究。

考古團隊來到後,先是對外側進行了勘測和調查,發現不少墓葬的痕跡,確定了墓葬的存在,並且認為這裡可能存在一個大型墓葬。之後在經過上級批准後,考古的相關工作人員開始對這個墓葬進行挖掘工作。在挖掘過程中,考古人員根據墓葬的土質推斷這應該是宋元時期的古墓。在清理完堆積在上面的土層後,出現在考古工作人員面前的是一個非常宏大的祭壇,祭壇由無數鵝卵石鋪砌而成,並在四周配備了具有排水功能的溝渠。這種情況十分罕見,讓不少考古人員感到震驚,期待著會有重大的考古發現。

在清理完祭壇之後,考古人員發現了墓室的所在。墓室隨後被打開,裡面的情形讓本來滿懷期待的考古人員有些難以接受,原來墓室中有三個明顯的盜洞,而墓室中的文物也被盜墓賊搜刮一空,只剩下一些宋代的銅錢,以及兩塊刻有墓志銘的碑石。

在經過專家對碑文的研究之後,這座墓主人的身份被確定了下來,他是南宋的鎮江知府,名叫洪起畏。

碑文的內容大致是洪起畏在任職期間,不僅積極抵抗北方元軍的抗擊,不讓他們渡過長江,維護南宋王朝的統治,而且還曾特意留下了一份遺書,抄寫多份,張貼在城內,表示自己不畏生死、與國家共存亡的愛國之情。

碑文讀來不禁讓人感動萬分,但是專家在參考其他史料後,對洪起畏的生平有所了解後,忍不住破口大罵:洪起畏不要臉。這是因為在其他的歷史記載中,洪起畏的行為和碑文上的大相逕庭。史書記載道:洪起畏在面對元軍時,不僅沒有率領軍隊進行抵抗,而且竟然棄城內的百姓於不顧,收拾自己的金銀細軟,率先逃跑了。之後洪起畏回到自己的老家,憑藉著積攢下來的財富,繼續生活,直到公元1294年才離開人世。

不得不說,洪起畏這種行為頗有一些自欺欺人的味道,以為這樣一塊偽造的墓志銘就能騙過世人,真是可笑至極。希望大家能夠引以為鑑,不要做這種掩耳盜鈴的事情。不過,雖然洪起畏的碑文中關於自己的生平有所編造,但是碑文中關於宋元戰爭的記述,還是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和考古價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ed4af0f6e2a4175714bbc779e049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