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任湖北省委書記,推動了三峽工程的建設,活了76歲

2024-07-05     郝傑

在新中國,有很多建築奇蹟,其中最叫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三峽大壩,這是一個利國利民的工程,不知道有多少老百姓,受惠於這一座大壩,而三峽能夠順利建立,和一個人的努力是分不開的,他就是曾任湖北省委書記的王任重老人。

王任重先生誕生於於一個非常普通的農村家庭裡面,在這個家庭里,王任重目睹了很多不公平的事兒,他恨透了舊社會,希望能夠建立一個人人平等的新社會。因為這樣濃烈的願望,王任重在16歲的時候,就開始為革命工作了。當時的生活,對一個成年人來說,都是十分辛苦的,更何況王任重當時還沒成年。但是王任重卻從來沒有動搖,因為他知道,中國革命,是有利於中國人民的大事件,只要能給中國人民福利,那麼自己再辛苦也不算什麼。

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王任重面對來勢洶洶的日軍和反動派,毫不畏懼,因為他明白真理在自己這一邊。因為王任重的聰明智慧,在建國後,他被派往了武漢做工作,武漢是一個大型城市,這裡有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兒,要想管理好這座大城市,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王任重在戰爭時代,經受過戰火的淬鍊,面對一件又一件政務,他處理的遊刃有餘。

1953年毛主席他老人家來到了武漢,王任重懷著激動的心情,向毛主席報告工作。毛主席聽到王任重將工作處理的這樣井井有條,很開心,稱讚王任重為少年英俊。在一年後,王任重在黨中央的討論下,被任命為湖北省的省委書記。

在湖北省工作的日子裡面,發生了一件事兒,讓王任重明白了三峽大壩的重要性,那時1954年,在湖北發生了很厲害的洪水災害,面對滔滔的洪水,王任重毫不猶豫地衝鋒在了第一線,和洪水戰鬥,和時間戰鬥,將老百姓的利益放在心裡,不敢有一絲一毫的怠慢,經過王任重和解放軍戰士的不斷努力,湖北省恢復了曾經的平和。但是王任重也多了一個意識,那就是在長江上游的必須得有一個控制設備。否則,後果不堪設想。為此他曾經多次寫信給毛主席,提出建立三峽大壩的意見。

在特殊時期過後,王任重先生再一次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這一次,他來到了陝西,陝西是中國一個擁有者悠久歷史的省份,這裡的情形和湖北大不相同,為了改善這些陝西人民的生活,王任重的足跡踏遍了陝西的山山水水,從山村的老農,到城市的工人,再到知識分子和革命幹部,王任重調查他們的所思所想,為民做主,對症下藥,為陝西省的富饒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貢獻。在1978年的時候,王任重成為了咱們國家的副總理,在這個崗位上,王任重繼續發光發熱,很多利國利民的政策背後,都有王任重先生的身影。

在1992年的時候,來勢洶洶的疾病襲擊了這位優秀的革命幹部,但是在身患重病的王任重先生依舊不忘三峽大壩的事兒,並且找到了宋敏德先生,一起討論三峽大壩的問題。在十六日,王任重先生永遠離開了他熱愛的祖國,那一年,他76歲。沒有看到三峽大壩正式建立的那一天,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巨大的遺憾。

在1994年的時候,我們國家經過多方面討論,終於批准了三峽大壩的建設,一晃十二年過去了,在2006年的時候,三峽勝利完工,九泉之下的王任重先生如果看到了這一幕,想必是非常高興的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81728f13350a886facb9e97a46602fd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