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童年記憶做成袖珍小屋,讓巨貓穿梭其中治癒無數人

2019-08-22     手望Sowarm

引言

還記得宮崎駿的電影《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嗎?相信不少看過的人在觀影時會忍不住想:「阿莉埃蒂住的小屋也太可愛了吧……看了也好想變成小小人!」

雖然是無法進入電影里的小人國了,不過現實中,真的有人為阿莉埃蒂做了一個花園。

西樹為阿莉埃蒂建造的微花園

這座袖珍陽台花園,高度只有24厘米。陽台上的多肉植物都是真的,如果你喝了愛麗絲的縮小藥水,就可以變成十幾公分高的小小人兒在花園裡吃下午茶啦。

西樹為阿莉埃蒂建造的微花園

這個微型花園的建造者西樹,是一位專職袖珍手藝人。

說起袖珍場景,大家可能會想起生活中各式各樣的食玩、DIY模型吧……其實遠不止此。袖珍創作歷史,可追溯至16世紀的德國宮廷,先以娃娃屋的形式流轉於王室,後逐漸擴至民間,遠渡荷蘭、英國等。

中國的微雕藝術雖在幾千年前即已出現,但形式有所不同,西方語境的袖珍概念正式流入中國時,已是20世紀末,因此專注做微縮場景的手藝人並不多。

西方微縮工藝代表作《瑪麗皇后的玩偶屋》

2008年,畢業於經濟專業的西樹,在機緣巧合之下對袖珍產生了興趣後,毅然辭去穩定的工作投身於熱愛的行業。那時國內做袖珍的手藝人很少,幾乎沒有經驗可借鑑,更別提現成的材料和道具了,一切都要靠自己製作。

手頭有什麼就用什麼來嘗試,在這十餘年間,從獨自探索著做一些袖珍盆栽,到用一個縮小了1728倍的微縮場景登上央視欄目,他創作了一百多件不同題材的作品,如今還在不斷更新。

「小時候的記憶對我來說很重要。」

如果說做微型花園,是受父親喜歡園藝的影響,那麼西樹特別喜歡做跟夏天和廚房有關的場景,則和爺爺奶奶一起度過的童年分不開了。

袖珍作品《初夏的味道》

西樹形容自己是一個喜歡真實、懷舊的人,他的作品通常以20世紀80年代為背景,用雙手再現了那個時代的生活痕跡,「做袖珍非常有趣,柴刀、灶台、板凳,做著做著,仿佛就能回到小時候跟奶奶一起生活的時光。」

袖珍作品《山寺廚房》

袖珍作品《老巷舊夢》

剛開始決定要創作《老巷舊夢》時,西樹去了成都的寬窄巷子尋找靈感;當他逛到巷尾時,被牆上的電子螢幕吸引住了,螢幕上一遍遍播放著黑白老照片,是以前生活的樣子,「一下子就把我拉到過去的時光裡面。」他說。

袖珍作品《老巷舊夢》

這是西樹耗時最長的一件作品。

由於整個作品比較大,需要以1:20的比例來進行製作,這就意味著所有物件更小,更難呈現細節,比如砌牆的磚塊只有普通磚塊體積的八千分之一,根本沒有現成的模型,於是西樹就開始自己動手燒磚。

在構建初期,為了砌出和現實中的磚牆一樣的效果,西樹採集了三種不同的黏土親手製作紅磚。燒制過程也充滿了不確定性,對溫度和時間的要求很高,遇上對細節要求同樣很高的西樹,光是燒磚就花了好幾天。

成功燒制的一批磚塊

好不容易把八千多塊紅磚燒制完成,沒有任何建築經驗的他,通過觀察鄰居砌牆來學習,完全按照建築流程打地基、鋪磚塊來建造小屋子。

西樹正在打地基和壘磚

而這件作品至今還在不斷完善細節。當西樹再次走訪成都街頭尋找靈感,便往這小院子裡添置了一隻板凳、一個簸箕;在看到雙槐樹街里的竹椅之後,他把作品裡原有的不夠完美的竹椅,重新做了一把,哪怕觀眾看不出太大差別,他卻力求貼近真實。

因為體積只有正常椅子的八千分之一,在一些細節的處理上沒辦法精確測量,只能完全憑手感去處理,這把竹椅經歷了三次失敗才最終成型;至此,不懂榫卯結構的西樹,通過討教木工師傅,又掌握了一項新技能。

文中提到的竹椅

接觸袖珍世界後的西樹,儼然變成了一個合格的木工、一個會砌牆的泥水匠人、還學會了做銅壺和燒陶。

西樹說他印象最深刻的作品是《弘一法師寮房》。寮房中一隻指甲大小的筆洗,由於對自己畫出來的裂紋不滿意,他決定去景德鎮學習燒陶,經過無數次嘗試,才最終調到那個合適的溫度和厚度。「很開心終於燒出接近弘一法師舊物的袖珍筆洗,可惜不能讓你看清缽上極微細的冰裂紋。」

弘一法師寮房

有著冰裂紋的筆洗

一隻小小的筆洗是否有冰裂紋,一把不起眼的椅子凳腳是否整齊,一塊砌牆的磚是否平整,這些小到人們不會去注意的細節,卻因為熱愛,他希望把這件事做到極致,哪怕很困難也堅持要呈現。

「我從來不把我的創作當成是一個模型」

在作品《放學》里,西樹想像那間放學後的教室有值日生留下來打掃,電風扇也在微微轉動,有插銷的窗戶也真的可以開合,它們不只是等比例縮小的東西。

袖珍作品《放學》

他做的微型花園,每一個盆栽種的都是鮮活的植物,小花壺也可以像真實的水壺一樣用來澆水。

西樹做的微型盆栽

在另一件作品《霸王別姬》的戲台中,台上有留下來的樂器,觀眾席上也有嗑完的瓜子殼、垃圾、小朋友留下的冰糖葫蘆。

袖珍作品《霸王別姬》

他想到的是曲終人散的場景,「每次我布這個場景布到最後,就是開始放垃圾、撒瓜子殼,那些瓜子殼都是真的,我把它切的很細碎,因為散場就是這樣的,我要這件作品髒亂的很真實。」

袖珍作品《霸王別姬》

西樹在微博上說,「收到太多私信,問我看什麼教程,學什麼專業或課程。我沒有秘籍,也沒有特別老師,如果有,那就是生活。我懷念童年夏夜,就去做一張真竹榻,想做水桶,就去箍一隻木桶,想念爺爺,就做記憶里的柴刀。我的老師,是過往生活,是父母,是初夏的玫瑰,是隔著遙遠時空的無名匠人,也是溫暖模糊的童年記憶。」

「貓是第一個訪客」

與為小人兒阿莉埃蒂創造微型花園不同,西樹做出來的戲台、小屋和教室,仿佛都被巨型噬元獸入侵了。

貓和西樹的作品

這是西樹養的三隻貓,分別取名為「小魚兒」「超風」「莫愁」。有人在微博上問:「這仨萌物誰的武功高一些?」

就像埋下多年的梗被發現了一樣,西樹回答:「終於有人發現喵星人身世秘密了。小魚兒最壯,真打誰也不是對手。不過他脾氣好總讓著兩小妞。地面上超風打不過莫愁,但飛檐走壁和獵殺技她最強,瘦小的她常露出女魔錶情,動不動就給小魚兒來一爪。」

所以在日常作品的圖片中,西樹的三隻貓的身影占了絕大多數,它們在小巷和屋子中自由穿梭,側面證明了西樹老師建造的房子質量之好(誤),扮演從天而降的貓斯拉,不管不顧的神情,仿佛那是喵星人專用。

溜了溜了

「貓是非常有靈性的動物,它們有它們的好奇心,喜歡跳進去玩。」

對於它們偶爾跳上工作檯的行為,西樹沒有困擾,反倒覺得,那是跟作品一種很自然又有趣的結合。

比如上面提到的《霸王別姬》,展覽時有一個小插曲,路過的義工看著橫七豎八的椅子,以為是被參觀者碰亂的,好心地用直尺把它歸位了,殊不知是西樹和小魚兒的一次「合作」。

三隻貓與《霸王別姬》

尾聲

「我沒有想過去創造一些很華麗的場景,我要表達的很多時候是平凡的生活。因為現在也會變成過去,所以現在生活的每一天都值得去珍視它,都要好好享受現在每一天的小小幸福」。

如今西樹依然和他的貓們生活在一起,在清遠看遠處連綿的小山,漫山遍野的桉樹,沉浸在細節喜愛的袖珍世界中,在悠長的時光里靜下心來,慢慢地燒制一方紅磚,打磨一扇木窗,做一隻小小的盆栽,造一條舊時的巷。

參考文獻:

微博@西樹

央視《探索發現》 20170612 《手藝》第七季 細刻神工

一條視頻:房子越住越貴,看了他造的小房子,才發現從前那麼美好……

京東視頻:JOY五分鐘

文中圖片出處均為@西樹 微博

內容為『手望Sowarm』出品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fdtU0mwBJleJMoPMOOu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