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好的教育?顯然不是教導學生外在的知識,而是挖掘他們內在的潛能,讓他們自己去認知世界。
真正的教育,需要將小孩當做一個獨立的人格來引導,而不是直接想當然地給予。教導他們自信而不自滿,獨立而不孤立。激發他們的想像能力、質疑能力、自理能力、謙遜能力……所有好的教育,都帶著智慧的光芒,和發自內心的關愛。
父親的策略
兒子很不滿意自己的工作,他忿忿地對父親說:「我的上司根本不把我放在眼裡,改天我要對他拍桌子,然後辭職不幹。」
父親說:「我建議你好好地把你們公司的一切貿易技巧、商業文書和公司組織完全搞通,甚至連怎樣修理影印機的小故障都學會,然後再辭職不幹。這樣你將公司當作免費學習的地方,什麼東西都通了之後,再一走了之,不是既出了氣,又有許多收穫嗎?」
兒子聽了父親的建議,從此默記偷學,甚至下班之後,還留在辦公室研究商業文書的方法。一年之後,父親問起兒子的工作:「你現在大概多半都學會了,準備拍桌子不幹了吧!」
「可我發現這半年來,老闆對我刮目相看,最近更是委以重任,如今我已經成為公司的紅人了!」兒子自豪地說。
「這是我早就預料到的,」父親笑著說,「當初,你的老闆不重視你,是因為你的能力不足,卻又不努力學習,而後來你痛下苦功,當然會對你刮目相看。只知抱怨上司,卻不會反省自己,這是人們常犯的錯誤。」
這不是理由
初三時,第一天,上生理衛生課,老師就在後面的牆上掛了一幅人體解剖圖。圖上標明了重要的骨骼、肌肉的名稱和部位。整個學期那幅圖都掛在那裡。
期末考試時,我們一走進教室,那幅解剖圖便被收了起來,整張試卷只有一道試題:「列舉人體各主要骨骼的名稱和部位。」
我們幾乎異口同聲地提出抗議:「我們從來沒有學過。」
「這不是理由。」老師微笑著說,「那些知識已經掛在牆上好幾個月了。」我們勉強回答了一會兒以後,老師便把試卷收起來,然後撕得粉碎。「永遠記住。」他忠告我們,「教育不僅僅是學別人告訴你的東西。」
假如你是老師
一天早讀,去教室輔導,看到後排有一同學趴在桌上,我順手拿起一本書朝他背上輕輕拍了一下,他猛抬頭,摔出一句:「幹什麼?我沒有睡覺!」滿臉驕橫。
當時我恨不得立即趕他出去。此時,同學們並不知道我們之間發生了什麼,我儘量克制自己,努力保持平靜的心態,微笑著說:「那你說,你趴在桌上,老師該怎麼辦?噢,對了,聽說你的作文寫的不錯,你寫一篇《假如我是老師》的文章吧。」
當時,他沒有說話,我繼續在教室里巡迴輔導。當天午飯後,這位同學到辦公室找我,說:「老師,我錯了,我不該那樣沒禮貌。」看得出,他是真心悔過,我自然原諒了他。
郵局「不負責任」
有位女生,愛上了自己的老師。無法自拔的她忍不住給老師寄去了信。然而,信投進郵箱,女生立即後悔了:老師已經有了一個幸福的家庭,自己還那么小,老師看完信後會怎麼看待?要是讓同學、父母知道了,自己怎麼面對?女生越想越怕,原來「熾熱」的愛霎時被恐懼嚇得無影無蹤。為能躲過此劫,她甚至想到了死。可是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老師表情一如往常,他照樣春風滿面地上課。
有一天,在和學生聊天時,老師指責郵局「不負責任」,他的信件經常遺失。直至此時,女生才全身釋然:自己的那封信被幸運「丟失」了。
數年後,當大學畢業的該生去拜訪自己曾愛上現在仍很尊敬的這位老師時,老師將保存了多年的這封信交給了她。這時,她才恍然大悟,連忙站起來向老師鞠躬:「謝謝老師!謝謝老師!」
沒有負擔
有這樣一個家庭,兒子的成績很不好而且越來越差,有一次考了全班最後一名。
父親接過兒子的試卷微笑著說:「太好了兒子,以後你沒有什麼負擔了!」兒子大吃一驚,忙問:「爸爸,你是不是病了?」父親說:「沒病,你想一想,一個跑在最後的人還有什麼負擔呢?不用擔心再有人超過你,但你只要往前跑,肯定有進步。」
兒子受到啟發,心裡就高興起來。
第二次,考了全班第29名,父親看到了兒子的試卷,興奮地說:「太好了兒子,你比上回前進了十幾名了!」
第三次,兒子考到了全班第10名,父親激動地說;「太好了兒子,你真了不起!離第一名只差9名了。」
就這樣,不管孩子的成績是好是壞,父親總是堅持正面激勵,從不訓斥責罵,而孩子卻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
是你教我的
有一天,母親和孩子到一棟大廈去辦事,走進大廳時,電梯正在進人,她們加快腳步想趕上這趟電梯。這時從後面走進一位老婆婆,年輕的母親本能地向後一讓,請老婆婆先進了電梯,這時電梯已經滿員了,母女倆只好靜靜地站在電梯門口,等著下一趟。
辦完事出來又乘電梯,這一回,電梯里只有母女倆和一位老爺爺。電梯開到底層,門開了,站在門口的女兒卻把身體向後一讓,說:「老爺爺,你先請。」老爺爺說:「孩子,你先請,爺爺走得慢。」女兒仍不肯自己先走,堅持讓爺爺先走出電梯。
母親幸福地撫著女兒的頭,問:「你為什麼要請爺爺先走出電梯呢?」女兒說:「是你剛才教我的呀!」
這真遺憾
美國的斯特娜夫人是一位享譽盛名的早期教育家。有一天,孩子問斯特娜夫人:「我想到同學家里去玩,可以嗎?」母親說:「可以,但必須在12點前回來。」
可那天孩子比預定的時間晚了20分鐘才到家。斯特娜夫人見孩子回來了,什麼也沒說,只是指了指牆上的鐘。孩子知道回來遲了,馬上歉疚地說:「是我不對。」
吃完飯,孩子趕緊換了衣服,因為每到星期二她都要和母親去看電影。這時,斯特娜夫人又讓孩子看看鐘,並說:「今天來不及了,戲和電影是看不成了。」孩子難過地流下了眼淚。斯特娜夫人並未就此止步,而是說了一句十分惋惜而又耐人尋味的話:「這真遺憾!」
面對孩子的過錯,儘管斯特娜夫人只說了寥寥幾個字,並未採取任何處罰手段,但是使孩子明白了一個簡單的道理:母親的要求如果是正確的,那就必須絕對照辦,否則你就得為此付出代價。
無聲勝有聲
剛接一個班的第一節課,就碰上麻煩事。
那天,當我拿著書興沖沖走進教室時,看到的卻是班上兩個男生正在打架,此時,同學們的目光一齊射向我,而那兩個男生也停止了打架。其中一個雙手叉腰,昂著頭,不屑地看著我,顯然不把我放在眼裡。其實在此之前,我已了解了他的「底細」---調皮搗蛋,老師都拿他沒辦法。看著他趾高氣揚的樣子,我知道此時無論說什麼他都聽不進去的,最好的辦法是採取冷處理。於是,我只當什麼都沒有發生,徑直走上講台,說:「同學們,請大家坐好,我們開始上課……」他迷惑地看著我,有點不知所措地坐到座位上。
下課後,我對那件事仍然隻字未提。直到下午,他見我仍沒有批評的意思,便顯得有些忐忑不安了,終於,放學後,他敲開了我辦公室的門,主動承認了錯誤,從那以後,他很少再惹事。
利息
在一次階段測驗中,一個男生的語文得了59分。他找到我說:「老師,您就再給我的作文加1分吧,就1分。求您了!」我說:「作文絕對不給加分;但是,我可以給你把總分改成60分——我借給你1分。不過你可要想好啊,這1分不能白借,是要還利息的,借1還10,下次考試我要扣掉你10分,怎麼樣?要是覺得不划算就不要借了。」男生咬了咬牙說:「我借。」結果,在下一次測驗中,他語文得了91分,扣掉10分,凈剩81分。
玻璃門
學校大廳的門自打安上的那天起就幾乎沒有一天不挨踢,學校想了很多辦法,大門還是經常被踢破,修了補,補了修。
新校長剛上任,後勤主任就向校長說明了這種情況,並建議換成大鐵門。校長笑著說:「放心吧,我已經訂做了最堅固的門。」
很快,舊門被拆了下來,新門被裝上去。裝上以後,居然沒有挨過一次踢。孩子走到門口,總是不由自主地放慢腳步。
原來,這是一道玻璃門。
暗號
課堂上老師提問的時候,一個同學總是舉手,可老師叫他回答問題時卻答不上來,引得下面的同學竊笑不已。
課後老師問他為什麼要這樣,他說如果老師提問時他不舉手,同學會在課下叫他傻瓜。
於是,老師就和他約定,當他真會的時候就高高地舉起左手,不會的時候就舉起右手。漸漸地,這名同學越來越多地舉起他驕傲的左手,越來越多、越來越好地回答出老師的課堂提問,這個原本極可能在太多的嘲笑中沉淪的孩子也由一個差生轉變成了一個好學生。
撒謊
一次周末,和兒子約好,下班後他騎車去接我,可是按約定時間過了兩個小時,兒子還沒有回來。
等待中,正好遇到兒子的同事,他說兒子和幾個人看電影去了,我只好耐心地等。
過了一會兒,兒子回來了,令我吃驚的是,他竟撒謊說路上車壞了。
「我可以等上10個小時,但我無法容忍你對我撒謊,兒子。」我氣憤地轉過身來,決定自己走回家去。兒子迎上去,想要解釋什麼。我接著說:「我很生氣,不是對你,是對我自己。你看,我已經認識到,作為一個父親我很失敗,我現在要走回家去,並在這18公里的路上進行反省。」
在3個多小時的路途中,兒子始終推著車跟在我身後,也是從那以後,兒子再沒有撒過謊。
當範文
李老師在批改一個女孩的作文時,發現是抄襲的。當時,他很想在的作文本上寫上大大的「抄襲」二字。可靜下來想想,這樣做,她會改正自己的錯誤嗎?考慮再三,李老師把她叫到辦公室,微笑著對她說:「你的作文有進步,相信你一定花了不少時間,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老師想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你,請你把作文好好改一改,然後在班上朗讀,好嗎?」小姑娘沒說話,低著頭走了。
第二天,她拿著改好的作文來了,李老師發現她重寫了作文,雖沒抄襲的精彩,卻是她自己寫的,老師還是表揚了她。在班上朗讀時,她念得十分自信,並贏得了掌聲。從那以後,女孩對作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編程高手
北大附中老師張思明曾遇到這樣的一件事:班上有一個學生非常喜歡擺弄計算機,可以說達到了痴迷的境界和較高的編程水平,但由此耽誤了不少功課。特別是他不愛學習化學公式,認為那是靠記憶的東西,有了計算機,學這些東西就沒有什麼意義了。結果他的化學考試很不理想。
張老師便去找他談心,給他出了一道「計算機」難題:計算機能不能對輸入的某個公式自動配平呢?這位同學一聽立刻來了精神,回家以後就開始了研究。可他為了編寫程序,就必須先把化學公式的配平原理搞清楚,不久,他在理解化學公式配平方法的基礎上編好了程序。
張老師抓住他想證實自己編程實力的迫切心情,又接連提出了第二個和第三個問題:是不是書上任何一個化學公式用你的編程都能配平呢?你的編程除了適用簡單的公式外,是不是還適用於比較複雜的公式?這兩個問題不但促進該生對化學公式的複習和記憶,而且使對化學公式的學習更加深入。
面對學生的進步,張老師充分肯定了他的編程實力,鼓勵他學好各門功課,為自己考入大學計算機系創造前提條件。從此,該生的學習更加自覺和主動。因為通過張老師的引導,他知道了兩件事:一是自己能學好,二是自己必須學好。
欺騙
有一次,學校開家長會,姥姥代替了在外工作的父母去了學校。小順一下午都惶惶不安,想:老師一定會對姥姥講自己的成績如何如何的一塌糊塗。
終於等到姥姥回來,小順低著頭只等姥姥數落。可是姥姥容光滿面,看起來十分高興的樣子,他一臉的詫異。想不到老師竟對姥姥說他表現得很出色。
後來,小順上了大學,暑假裡他第一個去拜訪了小學老師。談起這件事時,只聽這位老師懺悔地對他說:「那天,我說了你很多不好的話,可第二天,你的反應讓我吃驚。從那以後,你的成績直線上升,我一直都在納悶兒……這時,小順才明白是姥姥善意的欺騙挽救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