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4日,著名的書畫家、詩人、學者和中醫、太極拳專家梅墨生先生因患腸癌去世,梅先生一生堅持養生,59歲卻突然辭世。而同是藝術界的黃永玉,從不講養生,今年已經95歲,卻依然健在。二人壽命如此特殊,引髮網絡熱議,似乎一邊倒的質疑養生。
梅墨生先生生前擔任中醫世界論壇副秘書長,北京吳式太極拳研究會常務副會長等職務,不僅在中醫學有深厚的造詣,而且太極拳功專家級人物。梅墨生14歲開始學習長拳,25歲練習太極拳,他一生注重養生,生前在多種場合宣傳養生,倡導健康的養生理念,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並在各種報刊雜誌上發表過諸多養生經典理論文章。重視養生的梅老先生沒有達到中國的平均壽命78歲。而黃永玉先生重來不談養生,開跑車,抽煙、熬夜,生活習慣並不好,現在95歲了,卻依然身體健康。兩者的養生理念和生活習慣相去甚遠,壽命卻差了這麼多。
養生對於延長人的壽命有沒有作用?我們還要不要養生?今天小編也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養生能否延年益壽,不能夠以偏概全。
梅墨生先生重視養生,終年只有59歲。當年的「中國健美第一人」馬華壽命只有41歲。如果從這種個別的案例,就斷定養生沒有用,既不符合科學邏輯,也缺乏科學嚴謹。影響人的壽命的因素有多種,養生能否讓人延年益壽,應該與自己和所在家族壽命進行對比,用平均壽命或者長壽者的壽命去對比,顯然不具有可比性。梅先生去世後,有些人不是去評價梅老先生的詩詞書畫的造詣,而去嘲諷、挖苦梅先生的養生影響壽命,不得不讓人懷疑其動機。
二、生下來就決定壽命,不符合科學道理。
有的人認為人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該吃吃,該喝喝,養生不會起任何作用。這種觀點在科學發展的今天,這種帶有封建迷信的色彩論調不值得去辯駁。有醫學專家認為,人的壽命全部決定於人的遺傳基因。這種觀點似乎高大上,很有科學性和信賴度。基因對於人體健康和壽命的影響不可否認,但是人的壽命全部由基因決定,也過多地誇大了基因的作用。我們看到同一家族,同胞兄妹多個,他們雖然存在遺傳基因的差異,基本99%遺傳基因是相同。按照這個邏輯,至少同一個家族同胞兄妹,壽命應該大致相同。而事實並非這樣,即使一個家族的同胞兄妹,壽命也相去甚遠。可以做個假設,即使同一個人,他一出生的命運和遺傳基因是一定的,在不同的生存條件下和生活習慣下,他們的衰老程度和壽命也絕對不會一樣。
三、人需要平時注意保養,人體的指標預警應該引起足夠重視。
汽車作為現代化的交通工具給人的出行帶來方便,我們自己的汽車每行駛一定的里程或者一定的時間就要去保養車輛。如果不按時保養或者保養的質量不夠好,就會影響機器的壽命。一旦出現小的毛病,都會立即去檢修,以免影響整個機器的壽命和性能。
汽車保養和維修對於機器性能和壽命影響,這個簡單的道理大家都知道,但到了人身上,很多人就搞不明白了。其實人體也是一個複雜精密的機器,人體在生存的過程中,身體的各個器官也會出現消耗,也需要定期的保養,出現各種指標異常,也應該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比如:我們身體超重了,很多人認為自己胖點沒什麼,其實不然,超重是高血壓、心臟病的誘因。有的血脂、血壓指標異常了,認為不就是血脂高點、血壓高點嗎?其實這些指標異常,都是我們人體生命體徵報警。身體向你報警了,你還不去注意,不去糾正不正常的身體指標,身體出現這樣的那樣的問題、得了病也不去及時治療,身體的疾病就會不斷加深,出現生命危險的可能性就會不斷加大。
農村有句諺語:「破罐熬好罐」。就是說夫妻雙方中那些看起不健康,常年生病、常年吃藥的一方,往往卻比看起來身體健壯,沒有任何疾病另一方長壽。看起來不健康,知道自己身體差,就注意平時保養,有點小病就及時去治療,往往到了老年,身體的很多毛病都好了,反而身體健康起來,壽命反而更長。個別看起來身體強壯的人,卻因為突如其來的一場病奪取了生命。這類人看起來身體強壯的人,其實身體不一定健康,往往一場病就成為「壓死駱駝的左後一根稻草」,這正是說明了平時保養的重要性。
四、養生不僅要注重人體外在修身,更應應該注重內在修心。
《黃帝內經》開篇論述人體養生與壽命關係:「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勞作,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只用了寥寥數語,闡述了節制飲食、起居習慣、不過度勞作,這些形體修身方面,對於人體壽命的影響。 「是以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一淫一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後面卻用了一整段的內容闡述了修心的重要性,心志安閒、節制慾望、情緒安定,任何不正當的嗜欲都不會引起他們注目,任何淫亂邪僻的事物也都不能惑亂他們的心志,這才是養生之道,才是真正的領會和掌握了修身養性的方法。
中醫講人有形和神組成,人和動物的區別就在於不僅僅有身體,而且人有思想和智慧。飲食、起居和運動都是鍛鍊人體體魄,體魄強健只是人體健康的物質基礎,對於有思想、有智慧的人來說,修心更為重要。體力勞動過度傷害的是人的身體,對於人體造成傷害比較小。但是過度的腦力勞動和不良的情緒直接傷害的是人體臟器,有時造成傷害可能會臟腑形成器質性病變,造成傷害無法再次修復。因此,心志安閒、節制慾望、情緒安定,控制焦慮、憤怒、失望等不良情緒,對於養生更為重要。
看起來黃永玉先生不養生,他開跑車,抽煙、熬夜,95歲依然身體健康,就是因為他性格闊達,天生樂觀,不拘泥於生活細節,其實這正是養生最高境界。
因此,小編認為人身體保養非常重要,不僅僅是要注意形體的鍛鍊,更要注重人心境的修煉,思想闊達、積極樂觀,才是養生之道,才是真正的領會和掌握了修身養性的方法,這樣才更有利於人體健康長壽。
今天非常高興,華夏養生堂的粉絲終於達到了100人。從上個月6月9日開始發布文章以來,承蒙各位支持,終於有了今天的局面。因為新手,不懂得平台規矩,中間有兩次被扣分,影響了轉正。但是看到大家的閱讀和點贊,我備受感動和鼓舞。今後我會加倍努力,寫出更好的文章回報大家。喜歡華夏養生堂的文章請關注、點贊、分享!你有什麼好的養生經驗,歡迎在下面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