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戴口罩還開陽台演唱會?告訴你一個疫情之外真實的義大利

2020-03-16   沙漠玫瑰Rose

新冠肺炎單日確診近3500,超過7%的死亡率,兩項數據使義大利成了中國之外世界最高的國家。如果按人口比例算,義大利的疫情早已超過了中國。只不過,最近看到一波營銷號在帶節奏,什麼「義大利人不戴口罩」、「某國全體恐慌」,和疫情之初某些外國媒體陰陽怪調的聲音如出一轍,簡直是「同一個世界同一群媒體」。就像二戰里很多段子「黑」義大利一樣,哈哈一笑之後應該知道的是:我們的共同敵人是病毒,不是任何一個國家或者任何一個人

威尼斯里亞托橋也少了曾經的遊人

只是想梳理一下義大利怎麼突然崩盤的,以及幾次深度旅行後,我看到的一個義大利。

其實在疫情之初,義大利的反應算是歐洲比較快的,1月31日兩名來自中國的遊客確診,是最早的病例。義大利當天就暫停了來自中國的直航,宣布進入緊急狀態。要說明一點的是,這和國家之間好不好沒有任何關係,是任何一個國家對於自己正常的保護政策。直到2月21日報告病例數都未超過20人。

羅馬菲烏米奇諾機場

2月下旬義大利的增長曲線和1月底武漢如出一轍,幾乎是成倍增加,絕對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病毒咋進去的呢?因為歐洲有個「怪胎」叫「申根」,切斷直航沒什麼用,轉機同樣也能入境。而且交通高度互聯且無邊境檢查的申根區可以自由出入。2月下旬是歐洲的狂歡節,那位「1號病人」還參加了多場馬拉松,他至今仍被視為義大利的「超級傳播者」。

更重要的是,2月的義大利一直在矛盾與爭議中徘徊,因為國情不同。

在許多真真假假的新聞中,我們聽到的最多的就是「要自由」、「不戴口罩」、「老年人不怕死」等等。

比如動不動就搞個罷工的義大利


其實義大利政府這次讓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刮目相看,採取了一系列「史上最嚴鐵腕措施」,但是措施未能落地的原因和義大利的歷史有很大關係,今天的義大利直到1870年才建國,歷史上是沒有「義大利」這個國家的。我們熟悉的「米蘭」、「威尼斯」、「佛羅倫斯」在此之前都是一個個的「城邦」或者「共和國」,各自為政,幾百年來就打來打去。而且義大利總理的權力很有限,「總統」更有點像是掛名的職位,因為他們是民主政治,總理說停業,米蘭說不行,結果現在尷尬了。更何況,世界上只有中國才有如此團結一致的人民啊!

佛羅倫斯

相比較起歐美許多國家,只有義大利在一直認真檢測,把數據如實上報給世衛組織。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數據增長並不是壞事,有數據說明都在幹活啊,查不出來才讓人更恐慌。到現在為止義大利查的不僅僅是肺炎,而是病毒感染,也就是有無症狀只要病毒感染了就計入統計數據。以一種「壯士斷腕」的魄力正面疫情,付出了極大的代價。這還是二戰那些段子裡說的打仗就投降的義大利嗎?如果像某些國家一樣,聲稱「不給輕症做檢測,或是認為是『流感』」,哪一個更讓人放心呢?

這還是個遍布帥哥美女的國度


不僅僅義大利,歐美很多國家都不戴口罩,主要有兩方面原因:第一,和亞洲人所受的教育不同,歐美人的意識里,只有生病的人才需要戴口罩,口罩不是預防得病的。第二,由於一些宗教的原因,歐洲許多國家有禁止蒙面的法律。第三,口罩的庫存和產能有限,而且……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口罩都是在中國生產的,很多還都是在湖北生產的=。=如果讓人人都戴上口罩,那麼醫護人員就不夠了,確實沒法宣傳。不過隨著國內疫情的緩解,產能恢復,加之隨著疫情的爆發義大利人終於知道戴上口罩了。

在許多人眼中義大利都是要自由的國家,要不然怎麼有「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的詩句呢。Emmm~這首詩是匈牙利詩人裴多菲寫的,跟義大利沒什麼關係。歐美人的生活態度和我們是不太一樣的,他們更注重的是享受生活,所以才會有了我們看到的視頻里描述的義大利老人說「我80了,活的夠本了」的說法。回憶一下中國疫情嚴重的時候,不也是因為媒體宣傳,讓年輕人告訴父母「很嚴重,一定要戴上口罩」,他們才戴上的麼?老年人經歷的多了,有些人是會有這樣的心態的。

為何義大利死亡率如此之高?

醫療的承載度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其實義大利一開始動作算是快的,在2月25日的時候,佛羅倫斯廣場上就搭起了「帳篷」,這個不是普通的帳篷,而是軍用帳篷,內部各種設施一應俱全,4個小時就可以搭建一個。還是那句話,國情不同,世界上只有中國可以10天蓋一個「火神山」,但是義大利依然用了自己可以用的資源。汶川地震時,義大利就曾援助了中國數個這樣的帳篷。

本圖來自於網絡

義大利的醫療水平並不差,在世界上都是名列前茅的。比如此次新冠中出現的「ECMO」機器(人工肺),這種機器中國目前無法自行生產,都是從國外進口的。世界上最著名的兩個生產這個機器的品牌,一家在德國,一家在義大利。但怎奈何病患太多,而且義大利是世界上老齡化排名第二的國家,僅次於日本,67歲才退休,是歐洲退休最晚的國家。全國有1/6的人口是70歲以上老人,大多又有基礎性疾病。本來老年人得個普通肺炎都很危險,更何況這麼嚴重的疾病。

西西里巴勒莫餐廳里的義大利老人

義大利在對抗傳染病方面是有歷史的,席捲歐洲的「黑死病」義大利就是最嚴重的國家。在威尼斯狂歡節上看到的「鳥嘴」面具,就來自於中世紀時治療瘟疫的「鳥嘴醫生」,戴這樣的面罩為了隔離,鳥嘴裡要裝上草藥過濾空氣。

關於義大利最近一系列的事件和外界對於義大利一直的印象,我也想說說自己的看法:

1、義大利(人)不靠譜,窮且懶。

從旅行的經驗上來看,義大利確實有諸多不靠譜的地方存在,比如火車經常晚點,動不動就全國交通罷工。這個是事實,比如我在西西里等大巴車,當地人就會告訴我:你就在那個電線桿下等,不要看時刻表,那個不准,因為這裡是西西里。

義大利人自己也沒轍。

但是義大利不可能什麼都不靠譜啊!目前疫情最嚴重的北部倫巴第大區(相當於中國的省),是義大利經濟最發達的大區,首府米蘭不僅僅是著名的旅遊城市和時尚之都,更是重要的工業城市,貢獻了全國近1/4的GDP。不僅僅有各家跨國外企,本地的傳統企業和手工業在義大利更是多如牛毛,一代代人秉承傳統,堅守著心中的那一份信念才堅持下來諸多手工藝品的製造。有的小作坊就是家族企業,幾個人製造的手工藝品銷往全球。

別忘了,慢性子的義大利人可是造出了這個世界上最快的跑車。在中北部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有一座小城摩德納(Modena),人口不足20萬,卻是「法拉利」、「蘭博基尼」、「瑪莎拉蒂」等世界頂級豪車的總部所在地。他們要是以天天罷工的心態生產汽車,這車還不開散架了?

若是啥事兒都不靠譜,從文藝復興開始的那麼多藝術家打哪兒來的?

2、義大利是「歐洲的中國」。

這個稱謂絕沒有任何的貶義,因為義大利是歐洲國家裡最重視家庭觀念的。在很多義大利家庭里,一家三代甚至四世同堂住在一起的比比皆是。尤其是小城市到了晚上,當地居民下了班就聚集在餐廳或者酒吧甚至是街頭,像極了我小時候街坊鄰居在胡同里拉家常的景象。我在旅行中遇到當地人和他們閒聊,他們有的人會開心的讓我看他們手機里的照片,給我介紹他們的家人,跟我說這個是自己的女兒,那個是自己的祖母。

義大利周末的酒吧


義大利偶遇的婚禮

曾經一個在義大利開公司的華人跟我說,他們招聘需要義大利本地人,來面試的年輕人甚至有父母跟著來的……媽寶不分國界啊~

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意式美食豐富多彩。看似毫無原則的義大利人,經營著講究的生活,在美食上無比挑剔。從食材的選擇到加工烹飪都有著嚴格的標準。這個國家從北到南有著迥異的美食文化,他們在飲食方面有著悠久的歷史,如同他們的藝術,總是喜歡精心製作。他們會享受生活,也會利用食材和配料慢吞吞地創造出一件件藝術品,和中國人非常像,對吃有著執著的熱愛。

帕爾馬火腿,被稱為「火腿中的愛馬仕」

3、義大利很亂,餐廳宰客,小偷特別多,上廁所都要錢!

是的。我至今在國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被偷就是在羅馬。但是我絕不是給義大利人洗地,旅途中很多當地人聽說我的遭遇都表示同情和理解。由於前面提到的申根無邊境控制,難民的湧入,不僅僅是義大利,整個歐洲都有不少難民、吉普賽人。當地的小偷大多也都是這些人。作為遊客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無論在哪裡都不要露富,少帶現金,信用卡用完了在APP里鎖卡,記住了,歐洲並不是天堂

雖然羅馬街頭警察很多但奈何不了小偷

羅馬、威尼斯重點旅遊景點的餐廳宰客我了解,也知道是哪家餐廳。但是旅遊景點的餐廳宰客,在全世界也都是一個普遍現象,並不僅僅在某一個國家存在。

威尼斯餐廳(圖文無關)

至於上廁所要錢,歐洲絕大部分地方是沒有免費的公共廁所的,大多要給看門人1歐「小費」。其實有個最簡單的辦法:找一家咖啡廳或者餐廳買一杯咖啡,順便用個衛生間。既享受了意式咖啡的香氣又解了燃眉之急。

對了,說到喝咖啡,義大利喝咖啡坐著和站著喝價格不一樣!不是對遊客,對當地人也一樣,坐下喝咖啡要收「座位費」。所以才會看到咖啡廳門口經常站著許多義大利人端著咖啡杯~

4、義大利的「陽台演唱會」。

第一次看到視頻的時候我直接樂噴了,說不定義大利這次能憋出幾個帕瓦羅蒂來。陽台文化絕對是義大利的一大特色。在歐美很多國家是不允許在陽台上晾曬衣物的,就像不能隨便在公寓外牆上安裝空調室外機一樣奇怪。當地老太太會說「破壞整體美」,只有義大利例外,陽台上飄舞的衣物像極了中國的弄堂或是巷子。

比如那不勒斯,或者西西里島的巴勒莫、陶爾米納、諾托,一個個巴洛克風格的陽台絕無重複,是城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諾託大教堂

更何況,這個國家的人天生就適合踢足球、看歌劇、吃冰激凌……歌劇本身就是從文藝復興繁榮之地佛羅倫斯、威尼斯等地產生和發展出來的。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帕瓦羅蒂的故鄉是前面提及生產豪車的摩德納,如果將來再有機會去義大利,別忘了去米蘭的斯卡拉歌劇院聽一場歌劇,那裡被譽為「歌劇的聖殿」。

斯卡拉歌劇院

疫情嚴重義大利人不得不待在家裡,就在陽台上開起了「演唱會」,能從家裡扛出豎琴的絕對是土豪啊!聽他們個個美聲唱法,義大利人樂觀積極的一面展示的淋漓盡致。

5、關於援助。

絕大多數義大利人還是對中國友好的。今年是中意建交50周年,本來還是「中意文化旅遊年」。現在世界經濟是一個共同體,中國是這個經濟體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我們疫情嚴重時許多國家出手相助,義大利如果疫情扛不住了,經濟崩盤,影響同樣存在。

再說一遍:我們的共同敵人是病毒,疫情面前無國界

剛剛看到米蘭的朋友發過來的視頻:義大利的天空電視台(SKY)在播放中國武漢對抗疫情的紀錄片,老百姓的生活,各方的支援,病患的隔離與治療,鮮活的場景配上義大利語的字幕,讓全世界都可以借鑑學習。中國是一個知道幫助別人的國家,一個懂得感恩的國家,我們的國家已經成長強大起來了。

================

【作者:沙漠玫瑰】

環球旅遊達人,旅行體驗師、自由撰稿人、嘉賓主持。已隻身旅行過五大洲近50個國家,200餘座城市。